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東寨港紅樹林退化動態(tài)初步分析

        2017-12-29 03:07:39王榮麗邱明紅丁冬靜廖寶文鐘才榮李詩川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紅樹樣方紅樹林

        王榮麗,管 偉 ,邱明紅 ,丁冬靜 ,廖寶文 ,毛 靜,鐘才榮 ,李詩川

        (1.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520;2.海珠濕地維護中心,廣東 廣州 510305;3.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海南 ???571158;4.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海南 ???571129)

        東寨港紅樹林退化動態(tài)初步分析

        王榮麗1,2,管 偉1,邱明紅3,丁冬靜1,廖寶文1,毛 靜1,鐘才榮4,李詩川4

        (1.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熱帶林業(yè)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520;2.海珠濕地維護中心,廣東 廣州 510305;3.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海南 ???571158;4.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海南 海口 571129)

        針對團水虱爆發(fā)導致海南東寨港紅樹林大面積退化的現(xiàn)象,對退化紅樹林群落的退化特征與林下土壤理化性質(zhì)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表明:(1)相比2012年,2014年東寨港紅樹林退化程度加深,表現(xiàn)為:活立木株數(shù)明顯減少、死亡率明顯增高、群落郁閉度明顯降低;(2)團水虱Sphaeromasp.對紅樹林樹種的蛀蝕具有選擇性。長寧河沿岸不同紅樹樹種退化程度不同,退化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26.47%)>尖瓣海蓮Bruguiera sexangulavar.rhynchopetala(10.71%)>海蓮Bruguiera sexangula(10.42%)>秋茄Kandelia candel>紅海欖Rhizophora stylosa;(3)退化紅樹林區(qū)域土壤沙粒含量2012年和2014年呈顯著差異,2014年土壤沙粒含量比2012年顯著減少;粘粒含量呈極顯著差異,2014年土壤粘粒含量比2012年顯著增加,而土壤粉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則差異不顯著。各樣地土壤的化學性質(zhì)包括pH值、速效鉀含量在2012年和2014年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全鹽量、堿解氮、有效磷呈顯著差異,相比2012年,2014年土壤pH值、全鹽量顯著降低,土壤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顯著增加。

        紅樹林;退化;土壤;差異

        海南省擁有中國大部分的紅樹林資源,不僅數(shù)量較多而且種類豐富,東寨港是海南省主要的紅樹林濕地分布區(qū)之一。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qū)1980年建立,1992年被首批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qū)內(nèi)除紅樹植物外,紅樹林伴生植物、鳥類、魚類、大型底棲動物種類非常豐富。然而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屬于生態(tài)脆弱帶[1],由于人類活動的干擾,海南東寨港紅樹林面積一再減少。范航清對我國紅樹林不同時期的退化面積及原因開展調(diào)查,研究表明,引起紅樹林退化的原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向種植業(yè)和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的轉(zhuǎn)變、堤壩的修建、人類居住區(qū)的擴建等[2]。海南東寨港紅樹林從1996年開始加速退化,2002年相對于1996年紅樹林面積仍減少566.2 hm2,同時紅樹林斑塊空間結(jié)構(gòu)、樹種構(gòu)成也發(fā)生改變,導致紅樹林退化的原因為紅樹林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林、水產(chǎn)養(yǎng)殖塘的建設(shè)、旅游設(shè)施建設(shè)、過度捕撈和森林砍伐[3-4]。近年來,由于水體富營養(yǎng)化,團水虱爆發(fā),導致紅樹林大面積退化。紅樹林退化機制為:紅樹林遭受團水虱感染,在紅樹植物根部蛀蝕成密集孔洞,破壞根系結(jié)構(gòu)[5-6],使根系生長速度減慢[7],根系加快萎縮,最后在風浪的作用下倒伏死亡。本研究對2012年和2014年東寨港紅樹林開展群落調(diào)查,以及對退化紅樹林下土壤理化性質(zhì)進行分析研究,揭示海南東寨港紅樹林2012年到2014年的退化動態(tài),為紅樹林的保護和恢復提供參考依據(jù)。

        1 研究區(qū)概況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qū)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濕地保護區(qū),位于海南省??谑忻捞m區(qū)瓊山縣內(nèi)三江、演豐、演海和文昌縣的鋪前、羅豆的交界處(E110°34′,N19°56′),保護區(qū)總面積為 3 337.6 hm2,紅樹林面積為2 180 hm2[8]。保護區(qū)屬熱帶季風區(qū)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3℃~23.8℃,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5%;年均降水量1 676.4 mm;潮型為不規(guī)則半日潮[9]。在東寨港的四周有四條河流年匯入東寨港的水量達到7億m3,長寧河是其中一條,流水過程攜帶大量泥沙,在東寨港內(nèi)沉積,為紅樹林的生長發(fā)育提供有利條件。

        2 樣地設(shè)置及研究方法

        2.1 紅樹植物群落調(diào)查方法

        采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shè)計,針對長寧河兩岸因遭受團水虱危害而退化的海蓮Bruguiera sexangula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隨機選取4個紅樹林退化斑塊(相當于4個區(qū)組),沿近岸到林內(nèi)的方向按退化程度的不同分別鋪設(shè)3個樣方,每個樣方的面積為10 m×10 m,分別為嚴重退化樣方(樣方Ⅰ),退化較輕即交界處樣方(樣方Ⅱ),未退化樣方(樣方Ⅲ,作為對照)。在2012年4月和2014年4月對各樣方進行調(diào)查,主要調(diào)查樣方內(nèi)紅樹植物種類,總株數(shù)、活立木株數(shù)、胸徑(cm)、樹高(m)、生長狀況等級,并計算死亡率(%)。

        2.2 不同樹種受害程度調(diào)查及退化動態(tài)調(diào)查

        實地踏查,沿長寧河兩岸設(shè)立10個樣點,每個樣點隨機選取20棵樹,總共200棵樹,掛牌標記,于2013年7月、2013年12月、2014年4月、2014年8月進行調(diào)查,調(diào)查指標為:植物種類、葉量、團水虱蛀蝕等級,并計算退化率。

        將退化的樣木生長狀況分為5個等級,具體如下:

        1級:危害較輕,呼吸根有蛀蝕,板根和支柱根基本完好,葉量80%~100%。

        2級:危害較嚴重,呼吸根全部被蛀蝕,板根或支柱根被輕微蛀蝕,樹冠葉片部分掉落,葉量60%~80%。

        3級:危害嚴重,板根或呼吸根蛀蝕嚴重,開始蛀蝕主干基部,呼吸根和紅樹根部有密集的蟲孔,樹干基本疏導功能受損,樹冠葉片掉落嚴重,葉量40%~60%;

        4級:危害非常嚴重,呼吸根全部死亡,主干基部蛀蝕較深,樹干基部已失去疏導功能,樹干葉片,葉量<40%;

        5級:樹木枯死。

        2.3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測定

        在各個樣方內(nèi)按S形路線取表層0~30 cm土壤,用環(huán)刀取原狀土測定土壤物理性質(zhì),每次取樣3個重復,并用土壤袋采集土樣帶回實驗室待風干后進行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測定,取土時間第一次為2012年4月,第二次為2014年4月,分別測定土壤粒徑組成,容重,pH值,全鹽量,土壤有機質(zhì),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

        2.4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Excel 2003和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退化紅樹林群落特征變化

        2012年紅樹林群落特征如表1所示,各區(qū)組優(yōu)勢樹種均為海蓮和木欖。各樣方林分密度為1 000株/hm2~3 200株/hm2,調(diào)查區(qū)域紅樹植物胸徑范圍為6.8~14.6 cm,樹高為3.9~6.2 m。2012年退化樣方內(nèi)紅樹林退化程度非常嚴重,3個區(qū)組林分郁閉度為0。交界處樣方紅樹林群落郁閉度高于退化樣方,為0.3~0.7。未退化樣方群落郁閉度為0.7和0.8。

        表1 2012年各樣方群落特征?Table 1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ample plots in 2012

        2012年到2014年退化紅樹林群落特征變化如表2所示,2014年東寨港紅樹林進一步退化,各樣方內(nèi)活立木株數(shù)顯著減少,死亡率顯著增高,郁閉度顯著降低。區(qū)組a、b、c嚴重退化的樣方到2014年紅樹植物全部死亡,郁閉度2012年和2014年全為0,區(qū)組d紅樹植物死亡率由2012年的33.33%增加到2014年的41.67%。區(qū)組a交界處樣方郁閉度由2012年的0.6降到2014年的0.1,死亡率由10%增加到50%。區(qū)組b交界處樣方郁閉度由0.7降到0.2,死亡率由40%增加到46.67%,區(qū)組c、d郁閉度分別由0.4降到0.1,0.3降到0.2,死亡率分別增加到89.47%、33.33%。未退化的樣方到2014年也呈現(xiàn)明顯的退化趨勢,未退化樣方不同區(qū)組到2014年郁閉度依次退化為0.4、0.4、0.2、0.3,死亡率依次增加到18.75%、46.88%、76.47%、50%。

        表3顯示,2014年7月臺風“威馬遜”過后,不同區(qū)組內(nèi)均有掘根倒木的存在。掘根倒木的樹種有海蓮、木欖、秋茄。區(qū)組a掘根倒木密度最大,直徑最大值和直徑中位數(shù)均大于其余3個區(qū)組。掘根倒木都是團水虱危害較嚴重的樹木,根部被密集蛀蝕導致固土能力減弱,在風的作用下就容易倒伏死亡,間接反映紅樹林被團水虱危害狀況,同時臺風的作用進一步加劇了東寨港紅樹林的退化。

        表2 2014年與2012年各樣方群落特征變化Table 2 The variation of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2012 and 2014

        表3 2014年8月東寨港紅樹林不同樣地掘根倒木統(tǒng)計Table 3 Uprooting fallen wood statistics of mangroves in different sample plots in Dongzhai estuary in August 2014

        3.2 不同樹種的退化特征及退化動態(tài)

        經(jīng)2013年7月份調(diào)查,海南東寨港長寧河沿岸不同樹種退化程度如表4和圖1所示,不同紅樹樹種退化程度不同,200株樹中僅木欖有1株達到5級,即完全死亡。綜合來看,不同樹種的退化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木欖(26.47%)>尖瓣海蓮(10.71%)>海蓮(10.42%)>秋茄>紅海欖,紅海欖基本上未被蛀蝕。結(jié)果表明,團水虱對不長寧河沿岸不同紅樹樹種退化動態(tài)如圖1所示,從2013年7月開始,除紅海欖沒有繼續(xù)退化外,木欖、海蓮、尖瓣海蓮、紅海欖、秋茄退化程度不斷加深。從2013年7月到2014年4月,木欖的退化率由約25%增加到40%以上,海蓮退化率由10%增加到30%以上,秋茄在2013年7月和2013年12月退化率為0,到2014年4月秋茄退化率達到20%以上。到2014年7月,臺風“威馬遜”加劇了東寨港紅樹林的退化,經(jīng)2014年8月調(diào)查,大部分紅樹主干折斷、側(cè)枝折斷或連根拔起,樹冠葉片幾乎全部掉落,葉量<10%,單從表面無法判斷紅樹植物是否完全死亡,無法遵照團水虱危害退化等級來確定退化程度,紅樹林退化狀況、能否恢復需要以后進一步的觀測。同紅樹植物的蛀蝕具有選擇性。

        表4 不同樹種退化特征?Table 4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pecies

        圖1 不同樹種隨時間變化的退化特征Fig.1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pecies over time

        3.3 退化紅樹林群落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變化

        3.3.1 退化紅樹林群落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變化

        經(jīng)方差分析,2012年和2014年退化紅樹林下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差異如表5和圖2所示,退化紅樹林下土壤沙粒2012年和2014年呈顯著差異,土壤粘粒呈極顯著差異,土壤粉粒和土壤容重差異不顯著。相比2012年,2014年土壤沙粒含量顯著降低,土壤粘粒含量顯著增加。土壤沙粒、粉粒、粘粒、容重在不同退化程度的樣方內(nèi)差異均不顯著。

        表5 2012年和2014年不同退化程度樣方土壤物理性質(zhì)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egrading sample plots in 2012 and 2014

        綜合來看,2012年到2014年,退化紅樹林下土壤粘粒含量增加,沙粒含量減少,可能是由于退化紅樹林對土壤的固持作用減弱,每天的漲潮退潮作用為紅樹林帶進不同粒徑組成的泥沙,從而使退化紅樹林表層土壤粒徑組成發(fā)生變化。

        3.3.2 退化紅樹林群落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變化

        退化紅樹林群落土壤化學性質(zhì)從2012年到2014年的變化如表6和圖3所示,退化紅樹林群落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鉀含量2012年和2014年均呈現(xiàn)極顯著差異,相比2012年,2014年土壤pH值顯著降低,土壤速效鉀含量顯著增高。土壤全鹽量、堿解氮、有效磷2012年和2014年呈顯著差異,2014年土壤全鹽量相比2012年降低,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含量相比2012年均顯著增加。而土壤有機質(zhì)差異不顯著。

        表6 2012年和2014年不同退化程度樣方土壤化學性質(zhì)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egrading sample plots in 2012 and 2014

        綜合來看,2012年到2014年,隨退化程度的加深,退化紅樹林下土壤全鹽量明顯降低,這是由于紅樹林具有生物積鹽作用,紅樹林下土壤鹽分含量往往高于無紅樹林的裸灘。紅樹林大量死亡,由于失去紅樹林的積鹽作用,土壤鹽分含量降低。紅樹植物大量死亡,植物殘體增加,經(jīng)微生物分解,土壤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增加。

        圖2 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變化Fig.2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variations

        圖3 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變化Fig.3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variations

        4 結(jié)論與討論

        團水虱一直是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員,長久以來與紅樹林等其他因素共同形成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團水虱地理分布范圍非常廣泛,世界上幾乎所有海岸線均有它們的分布[10]。我國對團水虱的報道主要在近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在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底棲生物調(diào)查中被提及[11,12]。東寨港團水虱致死紅樹林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報道團水虱大面積致死紅樹林事件。2010年海南東寨港爆發(fā)團水虱,紅樹林大面積退化甚至死亡。一直到2012年由團水虱造成的紅樹林死亡現(xiàn)象仍然沒有得到遏制[13]。2010年海南東寨港紅樹林已有10個斑塊感染了團水虱,到2013年每個斑塊的面積擴大,與2010年的1.17 hm2相比,2014年紅樹林死亡面積增加到5.39 hm2[14]。關(guān)于造成團水虱爆發(fā)的原因,國內(nèi)外很多人做了相關(guān)研究,R. Allen Brooks(2004)報道了佛羅里達北部灣發(fā)現(xiàn)鉆孔團水虱的存在,它的分布與溫度、鹽度、pH 等水質(zhì)因素沒有顯著性關(guān)系[15]。Svavarsson等(2002)研究表明,團水虱將紅樹植物根系當做寄居的場所,并未攝食所蛀蝕根系,根系逐漸被蛀空,影響到紅樹植物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導致被蛀蝕根系不能及時修復,最后由于缺少根系支撐,紅樹植物倒伏死亡[16]。黃戚民等(1996)調(diào)查表明,團水虱的集中區(qū)域與水流是否暢通有關(guān)[17]。邱勇等(2013)研究發(fā)現(xiàn)水體的總氮含量,總磷含量,浮游生物量是影響團水虱水平分布的主要水質(zhì)因子[18]。范航清等(2014)研究表明,在海區(qū)環(huán)境退化的背景下,人類鴨塘蝦塘養(yǎng)殖及過度捕撈經(jīng)濟動物導致東寨港團水虱的大面積爆發(fā)[14]。為防治團水虱危害進一步加深,從2013年4月開始,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qū)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關(guān)閉保護區(qū)養(yǎng)鴨場和蝦塘,投放螃蟹苗,在團水虱蛀蝕根部涂抹淤泥或遮蓋塑料等[19]。但是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相比2012年,2014年東寨港紅樹林群落仍在繼續(xù)退化,紅樹植物死亡率比2012年增加,紅樹林群落郁閉度進一步降低,究竟是團水虱仍危害仍在繼續(xù)還是團水虱感染紅樹植物后其癥狀表現(xiàn)存在滯后效應(yīng)需要繼續(xù)監(jiān)測。

        有研究表明,團水虱蛀蝕紅樹樹種的選擇順序為:海蓮、木欖>尖瓣海蓮、角果木>白骨壤、秋茄>桐花樹[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團水虱對紅樹植物的選擇性蛀蝕序列為:木欖>尖瓣海蓮>海蓮>秋茄>紅海欖。研究結(jié)果都顯示紅樹科植物最容易遭受團水虱的危害。團水虱對不同紅樹樹種的蛀蝕具有選擇性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調(diào)查研究。同時,將來在受災(zāi)跡地選擇桐花、紅海欖這類受害較輕的樹種進行種植將有助于東寨港紅樹林恢復。

        紅樹林退化后的土壤理化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對未來紅樹林的恢復具有重要影響,如灘面高程的變化對未來紅樹植物種植成活狀況具有關(guān)鍵性影響[20],因此,如何對受災(zāi)區(qū)域進行有效的恢復有待以后進一步研究。

        [1] 鄭德璋, 李 玫. 中國紅樹林恢復和發(fā)展研究進展[J]. 廣東林業(yè)科技. 2003, 19(1):10-14.

        [2] 范航清. 紅樹林-海岸環(huán)保衛(wèi)士[M]. 南寧: 廣西科技出版社,2000.

        [3] 王 胤, 左 平, 黃仲琪, 等.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面積變化及其驅(qū)動力分析[J]. 四川環(huán)境, 2006, 25(3): 44-49.

        [4] 辛 琨, 黃 星.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景觀變化與原因分析[J].濕地科學與管理, 2009, 5(2): 56-57.

        [5] Simberloff D, Brown B J, Lowrie S. Isopod and insect root borers may bene fit Florida mangroves[J]. Science, 1978, 21: 630-632.

        [6] RibiG.. Does the wood boring isopod Sphaeroma terebrans benefit mangrove Rhizophora mangle[J].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31:295-928.

        [7] Wilkinson LL.The Biology of Spaeroma Terebrans in Lake Pontchartrain, Louisiana with Emphasison Burrowing(M. Sc.Thesis)[J].New Orlean: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2004.

        [8] 廖寶文, 李 玫, 鄭松發(fā), 等. 海南島東寨港幾種紅樹植物種間生態(tài)位研究[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05, 16(3): 403-407.

        [9] 廖寶文.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M].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9.

        [10] 黃戚民, 周時強, 李復雪. 福建紅樹林上鉆孔動物的生態(tài)[J].臺灣海峽, 1996,(3): 305-309.

        [11] 周時強, 李復雪. 福建九龍江口紅樹林上大型底棲動物的群落生態(tài)[J]. 臺灣海峽. 1986, 5(1): 78-85.

        [12] 李 云, 王勇軍. 紅樹林主要有害生物調(diào)查初報[J]. 森林病蟲通訊, 1997 (4): 12-14.

        [13] 王榮麗, 廖寶文, 管 偉, 等. 東寨港紅樹林群落退化特征與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J]. 2015, 34(7): 1804-1808.

        [14] 范航清, 劉文愛, 鐘才榮, 等. 中國紅樹林蛀木團水虱危害分析研究[J]. 廣西科學, 2014, 21(2): 140-146.

        [15] Brooks R A, 周立志, 王 翔. 在佛羅里達灣北部紅樹林的大紅樹 (Rhizophora mangle) 生境中發(fā)現(xiàn)蛀木等足動物鉆孔團水虱[J]. Ambio, 2004, 3: 011.

        [16] Jorundur Svavarsson, Melckzedeck K.W.Osore, Emil ólafsson,陳奎英. 蛀木生物鉆刺團水虱是否改變紅茄冬紅樹林的分布形狀?[J]. AMBIO-人類環(huán)境雜志, 2002, (Z1).

        [17] 黃戚民, 周時強, 李復雪. 福建紅樹林上鉆孔動物的生態(tài).臺灣海峽[J]. 1996, 15(3): 305-309.

        [18] 邱 勇, 李 俊, 黃 勃, 等. 影響東寨港紅樹林中光背團水虱分布的生態(tài)因子研究[J]. 海洋科學, 2013, (4): 21-25.

        [19] 林華文, 林衛(wèi)海. 團水虱對東寨港紅樹林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 熱帶林業(yè), 2013, 41(4): 35-36.

        [20] 林文歡, 詹潮安, 鄭道序, 等. 粵東沿海前沿深水潮汐困難地帶營造紅樹林試驗[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4,34(11):67-70.

        The dynamics of mangrove degradation in Dongzhai harbor on Hainan Island

        WANG Rongli1,2, GUAN Wei1, QIU Minghong3, DING Dongjing1, LIAO Baowen1, MAO Jing1, ZHONG Cairong4, LI Shichuan4
        (1.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2.Haizhu Wetland Maintenance Center, Guangzhou 510305, Guangdong, China; 3.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571158, Hainan, China; 4.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Dongzhai National Mangrove Reserve,Haikou 571129, Hainan, China)

        The mangroves in Hainan Dongzhai harbor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uffered from degradation or even death due to the outbreak ofSphaeromasp. Characteristics of degrading mangrove communities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of the mangroves rapid degradation and death and vari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1) Mangrove degradation proceeded progressively from 2012 to 2014. Tree mortality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live trees and canopy density decreased signi ficantly. (2)The boring of mangrove trees bySphaeromasp. was species selective. Different mangrove species experienced different degradation degrees along the Changning river coast, withBruguiera gymnorrhizaexperiencing the heaviest degradation degree (26.47%)followed byB.s.var.rhynochopetala(10.71%) andBruguiera sexangula(10.42%), andKandelia candelandRhizophora apiculatadegrading least. (3)The soil sand content in 2014 was signi 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2012 while the soil clay content in 2014 was signi 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2. soil silt content and soil bulk density did not have signi ficant difference in 2012 and 2014. The soil pH value, total salinity, available nitrogen content,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were signi 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2012 and 2014. The soil pH value and total salinity in 2014 was lower than that in 2012. But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content,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signi ficantly increased in 2014.

        mangrove; degradation; soil; difference

        S718.55+7

        A

        1673-923X(2017)02-0063-06

        10.14067/j.cnki.1673-923x.2017.02.011

        2016-02-03

        科技部林業(yè)行業(yè)公益專項(2015044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676080);海南GEF項目;國家林業(yè)局海南東寨港紅樹林生態(tài)站運行項目資助

        王榮麗,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廖寶文,研究員,博士;E-mail:baowenliao@ritf.ac.cn

        王榮麗,管 偉,邱明紅,等. 東寨港紅樹林退化動態(tài)初步分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7, 37(2): 63-68.

        [本文編校:吳 彬]

        猜你喜歡
        紅樹樣方紅樹林
        藥王谷多種因素對漏蘆、野韭生長的影響
        紅樹林誕生記
        藏著寶藏的紅樹林
        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林業(yè)有害生物調(diào)查研究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叢植物多樣性研究
        紅樹植物無瓣海桑中重金屬元素的分布與富集特征
        海洋通報(2020年5期)2021-01-14 09:27:04
        云南九龍山自然保護區(qū)水青岡群落物種多樣性及群落特征
        神奇的紅樹林
        走過紅樹林
        歌海(2018年4期)2018-05-14 12:46:15
        紅樹植物老鼠簕內(nèi)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學成分的研究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被黑人猛烈进入|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小说| 最新亚洲av日韩av二区| 国产内射XXXXX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成人中文| 亚洲男人天堂av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桃av|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 精品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毛片aaaaaa片| 欧美熟妇色ⅹxxx欧美妇| 四虎成人在线|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精品| 亚洲av毛片在线免费看|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网站| 超碰97资源站|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区一区二区三区四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自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日韩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精品|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1|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中文字幕本久久精品一区| 疯狂撞击丝袜人妻| 在线免费毛片| 久久人妻av不卡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国产91|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