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欣
?
論通信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措施
廖 欣
廣東省電信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77
經濟的不斷進步帶動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國的通信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線傳輸技術也正處于迅速發(fā)展的階段。應對有線傳輸技術進行改進,促進其發(fā)展。
傳輸技術;有線傳輸;改進措施
最初階段,麥克斯韋與法拉第共同提出電磁波理論。該理論的誕生,對通信工程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信息快速發(fā)展,社會經濟持續(xù)增長,信息傳輸逐漸朝著新的方向發(fā)展,也就是可利用短波長來實現(xiàn)寬頻帶的發(fā)展,并且也已經取得較好的效果。在第一次對光進行信息傳輸試驗的時候,就是在大氣中完成。但是實驗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光的傳輸能力相對衰弱,且衰減的倍數(shù)相對較大。利用光作為信息傳輸?shù)拿浇椴⒉环蠈嶋H的需要。針對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的學者進一步進行實驗研究。也就是利用充滿氣體的管和聚焦鏡,但實驗結果并不理想。在最初研究通信技術的時候,人們非常重視玻璃纖維。但其傳輸衰減值已經超過1000?dB/km,這也充分說明,光系統(tǒng)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并不是非常適合。直至21世紀70年代,科學家開始研究單模光纖。即便有百公尺長,但是衰減值非常低,不足20?dB/km。1972年科學家研究出多模光纖,相對比單模光纖,衰減值更低,少于4?dB/km。因而,在逐漸發(fā)展和不斷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光通信的傳輸容量越來越大。隨著SDH的出現(xiàn),且建立在光路的基礎上,有線傳輸已經成為通信網絡傳輸?shù)闹黝}。在ASON技術出現(xiàn)后,人們就逐漸步入通信網絡時代。傳輸網絡技術與方式在不斷更新,更能夠適應人們的使用要求。
2.1 雙絞線的應用
雙絞線是由兩條絕緣的導線按照某種規(guī)律纏繞在一起的通用配置線,兩根線之間輻射的電波會相互抵消,雙絞線一般是用來傳輸模擬信號的,但是也適用于數(shù)字信號的傳輸。雙絞線也有屏蔽的和非屏蔽之分,屏蔽雙絞線和絕緣套之間有一個金屬的屏蔽層,非屏蔽雙絞線在貝爾發(fā)明電話的時候就有應用到,之后不久的電話線網絡也是由非屏蔽雙絞線組成的。雙絞線在現(xiàn)在社會的應用也隨處可見,使用在很多需要中和干擾的場地。在解決攝像機集中遠程供電的問題也發(fā)揮了作用,遠程供電器用雙絞線為攝像機提供直流供電,讓攝像機的圖像和供電在同一根線上傳輸[1]。
2.2 光纖應用時的優(yōu)點
光纖傳輸是有線技術傳輸中最重要的途徑,它的載體是光和電信號,是傳輸?shù)囊环N高效方式,它是由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部分組成的,單模光纖的直徑是與光波的波長一樣的,所以它只允許一條光線在光纖中直線傳輸。而多模光纖則有多條光路。光纖在沒有任何中繼支持的情況下,它的長度可以達到幾十里,甚至是上百里的距離,這為通信工程提供了便利,在跨海工程的應用效果尤為顯著。在安全隱患方面,光纖通信本身是不帶電的,因此在易燃易爆的化工廠等很受歡迎,它對使用地的溫度要求也不高,在低溫或者高溫的惡劣情況下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并且光纖的主要成分是石英,耐腐性和絕緣性都極佳,是不受電磁輻射的影響的。
2.3 電纜的應用分析
同軸電纜的技術原理是利用銅網來包住銅線的方式來進行信號的傳輸,在應用的途徑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基帶同軸電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絡同軸電纜,基帶電纜只用在數(shù)字傳播。第二種是寬帶同軸電纜即視頻同軸電纜。按照直徑的不同也可以分為粗同軸電纜和細同軸電纜。同軸電纜曾經有過一段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巔峰時間,后來逐漸衰落。同軸電纜是由塑料的絕緣體、銅線、網狀導電層以及電線皮組成的,電纜一旦彎曲就會導致內部的電波會反射回信號發(fā)送的起源地,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損耗了信號的功率,把接收到的信號變弱了。雖然同軸電纜的傳輸速率不理想,但是同軸電纜在一些領域起到的作用仍然很大, 在廣播電視臺和一些監(jiān)控工程,因為同軸電纜的傳輸技術頻帶很寬,因此在電視信號等接收上應用得很好,能夠避免外界的干擾。
2.4 架空明線的施工和應用
架空明線是指用來傳送傳真和數(shù)據(jù)等電信服務的通信線路,一般架設在電線桿上,它的構造是非常簡單的,后期的維護也相對簡單。世界上的第一條架空明線是連接華盛頓和巴爾的摩的通信線路,用于電報業(yè)務。在架空明線的施工上要考慮到地質情況和風力的因素,電桿的穩(wěn)定性尤為重要,拉線的加固和避雷線的設置都要考慮到,不僅僅是立起來那么容易,現(xiàn)在的架空明顯大部分應用在落后的偏遠地區(qū),因為通話量不會超過300 路,本身的速率也很低。它自身容量小的缺陷導致它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通信的需求,現(xiàn)在已經很少見了[2]。
改進是指改變舊的情況,通過合理科學的方法使其進步,提高其質量。通信工程的有線技術傳播的傳輸材料,方法都將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加完善。在有線傳輸技術的幾大類中,雙絞線在綜合布線工程中不僅布線方便,線纜的利用率高, 而且價格也便宜,取材方便。但是雙絞線最大的缺點就是傳輸?shù)木嚯x不夠長,距離控制在100?m 左右,因為作為電子信號在雙絞線中傳輸?shù)臅r候會受到電阻和電容的相關影響,網絡信號會衰弱。而雙絞線在距離上的缺陷也不是絕對的,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在中間放交換機。光纖傳輸?shù)木嚯x雖然遠,但是在光纖光學的某一個臨界點的時候,給信號加更多的功率就會影響到信號本身,最后適得其反。有一個實驗解決了這個問題。圣地亞哥的學者成功打破了在無信號中繼器的情況下光纖傳播12?000?km 的記錄。這可以不用在纖維的連接處放電子再生器,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光纖傳輸中可以引進SDH 技術,它是一種成熟的保準技術,開放性的光接口可以實現(xiàn)在光纜段的橫向兼容,可以降低互聯(lián)網的成本。同軸電纜的改進,其實就是改進缺點的過程,同軸電纜的缺點是體積過大會占用大量的電纜管道空間,而且不能承受壓力,它的缺點是雙絞線可以克服的。有線傳輸技術可以向著網絡的方向發(fā)展,以后必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迎來智能通信的時代必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
工業(yè)化和信息化兩者之間在不斷的融會貫通,政府對通信工程的重視和投資也越來越大,我們已經迎來以互聯(lián)網為核心發(fā)展的產業(yè)浪潮,有線傳輸技術作為一種有效技術手段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以前的烽火臺、信鴿到如今的現(xiàn)代信息傳播,通信工程不斷的進步發(fā)展,未來也將不斷的探索進步[3]。
[1]陳經緯.傳輸技術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15.
[2]田雷.有關通信工程傳輸技術的探討[C]//OFweek寬帶通信與物聯(lián)網前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
[3]韓進.通信工程中有線傳輸技術的改進研究[J].通信設計與應用,2015(3):15.
On the Improvement of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Liao Xin
Guangdong Telecom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Dongguan 523077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economy has dr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The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improved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red transmiss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TN913
A
1009-6434(2017)02-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