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多
【摘要】目的:探討髕骨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近兩年收治的100例髕骨骨折患者按照數字表達法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兩組患者分別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早期體位舒適度、平均住院天數與骨折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與參考組患者患肢疼痛、腫脹程度、平均住院天數與骨折愈合時間、早期體位舒適度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通過體位、疼痛指導、中藥護理等全面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復,提高患者舒適度。
【關鍵詞】髕骨骨折;功能恢復;全面護理
臨床治療髕骨骨折主要采取手術復位固定的方法促進患者康復,然而影像學診斷結果顯示,髕骨骨折部位多存在斷裂及星形骨折線,同時骨折塊較多,因此單純的手術治療后患者康復較慢;而術后長期制動極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因此給予患者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筆者對我院收治的100例髕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髕骨骨折患者,其中單側髕骨骨折93例,雙側髕骨骨折7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6.61±3.53)歲;其中粉碎性骨折66例,橫斷骨折34例,按照數字表達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手術復位,之后用鋼絲進行固定。參考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生理與心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全面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針對手術前、后患者心理變化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治療前患者對術后疼痛與效果等不確定,因此多會出現恐慌、多疑情緒,此時醫(yī)護人員可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講解與安撫,使患者了解到現代醫(yī)學的先進程度,以使患者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在手術治療后,術后疼痛、長期制動等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此時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安撫,換藥等操作要輕柔進行,避免加重患者疼痛。(2)早期康復訓練。在手術后由主治醫(yī)師及管床護士對患者進行查房,并將早期功能訓練的必要性、作用以及方法詳細告知患者,并引導其進行被動功能訓練。在訓練時要及時觀察患者的反應,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避免過度鍛煉引起的疼痛導致患者出現抵觸心理。術后功能訓練依照按照不同階段進行:首先在手術麻醉效果結束后進行足趾活動、踝泵運動,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股四頭肌萎縮無力、粘連;其次在手術后1d-7d逐步進行被動伸屈活動膝關節(jié)訓練,隨著患者的恢復情況適當增加屈膝活動的范圍。再次,術后7d后進行CPM訓練,同時引導患者開始進行膝關節(jié)主動伸屈鍛煉。最后,在手術后14d后引導患者做蹬車運動等,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無論是哪個階段的訓練,都要以患者耐受為易,嚴禁暴力操作以避免患者傷口部位風險裂開。(3)中藥熏蒸護理。在拆線之后石膏固定20d后,進行中藥熏蒸治療,采用我院自擬中藥藥方,藥物煮沸30min后,過濾藥渣,用剩余的液體來熏蒸膝關節(jié),并指導患者注重做膝關節(jié)屈伸運動等;至藥物不燙手之后,采用占有藥液的毛巾反復擦洗膝關節(jié),直至藥物冷卻。擦洗之后適當按摩膝關節(jié)。(4)康復指導。患者出院時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生活方式指導等,并告知患者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以觀察骨折部位恢復情況。
1.3觀察指標
術后觀察患者骨折部位是否出現腫脹、疼痛、血腫、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等;比較兩組患者早期體位舒適度以及平均住院天數。早期舒適度評價標準:術后骨折部位、腰背部未出現疼痛,皮膚未出現壓紅為較好;術后骨折部位、腰背部出現輕微疼痛,皮膚出現壓紅為一般;術后骨折部位、腰背部出現較為嚴重、可承受疼痛,皮膚出現較為嚴重壓紅為差。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x2、t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共2例患者出現骨折部位疼痛、血腫癥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參考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共9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主要為骨折部位疼痛、血腫、腫脹及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早期舒適度
觀察組患者早期舒適良好32例,一般18例,差0例,舒適度良好率為64%,參考組患者早期舒度良好19例,一般25例,差6例,舒適度良好率為38%,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
2.3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均明顯少于參考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髕骨骨折患者手術后長期膝關節(jié)制動,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煩躁情緒,同時由于肢體運動減少,關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以及韌帶等容易出現粘連現象;而長期不運動會導致靜脈阻滯等,容易引起組織水腫等并發(fā)癥,因此對患者進行早期功能訓練、中藥熏蒸對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重構、促進骨折愈合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全面護理干預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患者早期舒適度、平均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均與參考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證明了全面護理對于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
總之,為了減少髕骨骨折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盡早康復,給予其早期功能訓練、中藥熏蒸等多種護理方法十分必要,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