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博
坐在大巴上的賈苗默默地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眼神卻隱隱有些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從隴南市兩當縣重重大山里走出來,來到省城蘭州參加在蘭州交通大學東方中學舉辦的第九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甘肅賽區(qū)作文大賽決賽。這一天,全省有近千名跟賈苗一樣緊張而激動的學生奔赴蘭州,參加這一盛會。
2002年由魯迅獨子、全國政協(xié)委員周海嬰先生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魯迅文化發(fā)展中心,2004年創(chuàng)建了宗旨為“尊重母語、學習語文、獨立思考、培養(yǎng)韌性”,全國唯一經魯迅家屬授權的“魯迅青少年文學獎”。自2009年舉辦第一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以來,每年全國有數(shù)百萬青少年參加角逐。今年在甘肅教育社《未來導報》和《學生天地》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設立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甘肅分賽區(qū)。
風云初起 編輯部的故事
4月12日,甘肅賽區(qū)“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初賽啟動,在省內各地掀起熱潮。隨后,來自全省88個縣區(qū)百余所學校近20萬份參賽作品匯集到《未來導報》和《學生天地》的編輯部。
作為編輯部里為數(shù)不多的男勞動力,小鄭每天推著平板車將小山一樣的初賽作品從一樓的傳達室運到四樓的辦公室。小編們每天小心翼翼地拆開每一個信封,將雜亂的參賽作品按照組別、地區(qū)整理歸類。之后,20名來自各大高校中文系的高年級學生進行了初審評定。
20萬份初賽作品、6000份一審后的作品、1200份決賽作品……這些數(shù)字詮釋了此次大賽背后工作人員的汗水與期待,也承載了來自全省近20萬名學生的夢想。
編輯部里時常響起清脆的電話鈴聲,各地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的參賽者、老師和家長前來咨詢決賽事宜,小編們仔細地核對信息,耐心地回答咨詢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決賽名單一經公布,種子選手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群英薈萃 決賽進行時
鏡頭一:報到現(xiàn)場
“天水、隴南、張掖的同學請在左邊排隊,慶陽、武威、定西的同學請在中間排隊,來自其他地區(qū)的同學請在右邊排隊?!?/p>
“請說一下你的地區(qū)和學校名稱……請在這里簽字。”
“這是你的座位號請拿好,進入考場后請對號入座?!?/p>
……
6月25日決賽這天,蘭州交通大學東方中學校園里的報到臺上,工作人員的聲音此起彼伏。來自隴南市西和縣石峽九年制學校的魏博和父親輾轉一晚才到達東方中學,此時報到臺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東方中學學生會的志愿者帶領魏博在校園里排隊報到,等在校園外的魏爸爸突然想起沒有給兒子買水,焦急地說:“這么熱的天,孩子渴了怎么辦?。俊惫ぷ魅藛T上前安慰道:“您別著急,我們考場提供飲用水,您就放心吧!”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賽選手們很快就完成了考前的身份確認以及領取準考證和座位號等事項。隨著報到臺前“長龍”的消失,比賽選手們也都就位了,時長兩小時的現(xiàn)場作文大賽即將拉開帷幕。
鏡頭二:考場進行時
“考試即將開始,請同學們將除文具以外的其他物品收起來,并檢查所帶文具?!笨紙鰞?,參賽選手們正襟危坐,連呼吸都變得緊張起來了。
“丁零零……”鈴聲響起,監(jiān)考老師開始分發(fā)試卷,隨后教室里便回蕩著選手們奮筆疾書的沙沙聲。在能容納近千人的學生會堂里,600多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初中組和高中組選手們奮筆疾書??紙鰞群軣?,在考試進行到一個半小時時,監(jiān)考老師提醒大家可以交卷了,但沒有一人起身交卷,因為他們還想再看看自己的卷面上有沒有錯別字、信息是否都已填寫完善。
鏡頭三:考場外的堅守
考場外,馬路兩邊的臺階上坐滿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學生家長及老師。接近正午時分,陽光炙熱,但是大家交談的熱情絲毫未減。
一個年輕的身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來自白銀市景泰縣的張瀟在校門外焦急地等待著,此刻她的妹妹張培淑正在考場內奮筆疾書,她希望妹妹從考場出來之后能夠第一眼就看到她。
張瀟告訴記者:“聽到妹妹進入甘肅賽區(qū)決賽的消息時,我們都不敢相信,我們在公布的名單上核對了好幾遍呢!這次比賽對于妹妹來說是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對她以后的求學之路幫助也很大,我真替她感到高興!”
鏡頭四:考后眾生相
第一個完成考試的是來自蘭州市七里河小學的王嬿淇,走出考場的她一頭扎進在外等候的母親懷里,高興地說:“作文題不難,我很快就寫完了,監(jiān)考老師還提醒我檢查錯別字,我看得可仔細了!”
等候在考場外的人們都伸著脖子看著從考場里走出來的孩子們,每每看到自家孩子出來時,他們都是滿眼欣慰,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
大賽的背后 見證者們這樣說
《未來導報》主編沖碑忠是這次甘肅獲得“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分賽區(qū)資格的主要策劃者,他告訴記者:“舉辦‘魯迅青少年文學獎本身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于甘肅的學生來說多了跟外界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往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獎項的意義?!?/p>
這次作文大賽邀請了全國20位專家,組成了陣容強大的評審團。各組的作文選題由專家組統(tǒng)一命題,在考試開始時才對外公布。小學組以“溫暖和感動”為主題,選手易入手成文,旨在讓大家學會感恩;初中生已初步具備了哲學思維能力,以“遇見”為主題,旨在讓同學們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中組是參賽選手中思想最為成熟的一組,因此命題更有深度,以“生命與價值”為題,這對高中生來說既能發(fā)散思維,又具有深度。
評審專家徐兆壽教授在閱卷后感嘆道:“閱讀中學生的文章就是體察一代人的精神,我的感受是,這代人中和、寬容的心境在慢慢養(yǎng)成,這是一次可喜的見證。”趙金花老師說:“在這次活動中更多的感動源于評審老師的兢兢業(yè)業(yè),無論是來自大學的教授,還是來自小學的老師,大家都逐字逐句地品讀來自孩子們對生活的感動、對生命的感悟,字斟句酌,反復評議。感動還來自孩子們一篇篇文章,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表達、不同的風格,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點滴生活、點滴感動和點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