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政
(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
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現(xiàn)狀及思想政治教育之反思
崔忠政
新形勢下民辦高等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生力軍,在校學生數(shù)量逐年增長。民辦院校學生在思想、心理和生活方式上有特殊的特點。民辦院校自身也具有很明顯的發(fā)展特點和獨特環(huán)境。作為民辦高校輔導員迫切需要理清思路、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突破口并不斷總結反思,努力找到適合實際工作環(huán)境的新方法。切實發(fā)揮好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的作用。
根據(jù)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強調指出。新時期高等院校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先驅者、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更加是高校思想政治穩(wěn)定工作和社會主義理論實踐的落實者、指導者。從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民辦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軍。首先目前全國有民辦院校300多所,在校學生260多萬人,在校學生占全國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很大比例。其次民辦高校比公辦高校面臨更加復雜的問題和困難,學生情況和待遇環(huán)境問題與公辦院校存在差距。在這種形式下民辦高校輔導員采取何種工作方式至關重要。下面結合本人工作經歷,對民辦高?,F(xiàn)狀進行分析并淺談下做好民辦院校輔導員工作的一些體會和反思。
按省份區(qū)劃的招生模式導致學生素質層次良莠不齊。目前大多數(shù)的民辦獨立院校在不同省份按照不同批次進行錄取,同時不同身份的各批次錄取分數(shù)段也存在不同。導致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素質情況復雜,可能同一個專業(yè)班級里面不同身份的同學高考成績相差近百分。還有的統(tǒng)一個專業(yè)既有統(tǒng)考本科生還有中職升本的本科生。這需要輔導員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驗,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學方法來做好分級分類管理工作。
單位性質導致輔導員事務性工作壓力繁重,影響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政工作。出資建校的根源使得民辦院校是由董事會和黨委雙重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有點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在內,需要較高工作效率和強度。因此民辦高校輔導員日常需要面對包括學生處、團委、教務處、財務處在內許多個部門的事務性工作。面對這些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可能會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次要的位置。如何面面俱到地處理好事物,多方面工作兼得這些問題對于輔導員的個人業(yè)務素質有較高要求,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對于輔導員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鍛煉作用。
學生工作樣式豐富,輔導員工作不拘于傳統(tǒng)而靈活多變,學生工作氛圍整體活躍。民辦高校因為建校時間短和重視自身的宣傳力度等因素甚至要比公辦大學、重點大學更注重校園的文化建設和自身軟實力建設。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主導的今天特別會加強學校文化宣傳和各分院系的特色建設來滿足學生需求適應時代主題。比如倡導愛校榮校的“榮校杯系列體育賽事”、增強凝聚力的“新生杯體育節(jié)”,增強學風和校風建設的“三個一、兩進入工程”、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春雨談心談話工程”和“千名輔導員萬家行家訪活動”等等。
實事求是的講目前民辦院校輔導員與公辦院校輔導員相比,無論在工資待遇上還是評職晉級方面確實存在很大差距。勞動報酬反應勞動價值這一原理使得我們不少民辦院校教師特別是輔導員在心理上有很大落差,甚至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時候會讓我們缺乏工作積極性。通過長時間的工作了解得知大部分民辦高校輔導員在選擇這份工作的時候并沒有考慮收入和待遇問題,而是因為從上學時候起對于學生工作的熱愛和學生工作情懷而選擇的輔導員工作。那么我想既然當初出于共同的情懷而走進輔導員隊伍中來,我們是否可以克服下眼前的苦難和失落,能一直堅守著最初的理想和情懷,毅然地忠誠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在一片大好的高等教育改革環(huán)境下我相信高校輔導員工作隊伍會迎來新的春天。特別是民辦高校輔導員需要這樣的決心和勇氣,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腳踏實地地落實好黨的教育工作。以豐碩的教育成果和偉大的信仰力量來慰藉自我也是一種幸福。
民辦院校輔導員必須把握民辦院校學生所具有的心理特點及獨特思維方式,結合民辦院校實際狀態(tài),增強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特色,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導向。首先我們應該制定出一系列詳盡的切合實際的關于學生學習、紀律、寢室衛(wèi)生、日常行為、請假制度方面的實施準則,用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全面推進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在學風建設和班風建設中做到有章可查、有據(jù)可尋。
其次,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將情感教育和人文關懷滲透到日常管理中去。以“春雨談心談話工程”和問題學生教育為載體真誠與學生溝通,強調以人為本的來重視學生的價值和尊嚴,全面關懷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把握住以學生未來發(fā)展為目標根本的價值尺度。真正做到尊重、理解、關愛、信任、體諒學生,逐漸建立起一種體現(xiàn)出關愛和公正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礎之上做好發(fā)現(xiàn)問題傾向——解決矛盾所在——心理疏導溝通的工作新模式。在做以上的工作時候我采取的不是僅僅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健康、有無學習和生活困難,而是多多地去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感受和想法、傾聽學生對于事物的見解。長此以往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你知道的更多了,愿意跟你聊天的學生也多了,不愿意溝通的學生開始跟你敞開心扉了。
最后,在新媒體時代及其繁盛的今天。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模式可以千變萬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輔導員與學生的談話如果僅局限于面對面交談,會導致輔導員與學生交流的范圍受限,談話效率極低。我們可以腦洞大開地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方式,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各種社交網絡平臺全方位與學生交流溝通。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圈子來了解他們的個人情趣愛好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變化,增加與學生的交流話題更好地走近他們的生活。這樣做好“線上和線下”雙重交流可以切實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時效性,拓寬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領域。
首先,民辦院校大多數(shù)輔導員都是與“90后”在年齡上相仿地“80后”?!?0后”的輔導員來從事在學生管理方面無疑更具有優(yōu)越性,但“80后”輔導員的人生經歷不足和工作經驗欠缺也是他們的明顯的特點。古人云:“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從者,必兼?zhèn)渫??!陛o導員一定要把握住自身言行做到行為示范,同時又能較好扮演夠亦師亦友的角色。作為長輩和朋友能夠平等的與學生交流思想,善于傾聽學生的自身感受而不是“強制式”的說教。與此同時還需要當好“服務者”,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唯一的依靠。當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感情和價值觀迷茫的時候,當內心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地伸出援手。只有這樣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才能切實有效。
其次,要在常規(guī)形式化的工作下注重學生的內化教育。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避免空洞的形式化的說教,而應將教育建立在一定的事件載體上。比如把握住重大節(jié)日前后的安全和理性教育、針對國內外突發(fā)事件的宣傳教育、一些危機事件處理后的再次預防教育、內涵豐富的課程化式主題級隊會等等各種陣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傳遞給學生正能量,以真實的案例分析達到最直接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