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峰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既是國家在新時期的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也是國民普遍的精神訴求。在國家重視、社會認同和民眾參與下,“全民閱讀”在今天已經(jīng)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熱潮?!叭耖喿x”推廣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全民閱讀”推廣理論研究方興未艾。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由國務院參事王京生先生,與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徐雁教授聯(lián)合主編的“書香中國·全民閱讀推廣叢書”,適時地將備受人們關注的閱讀話題,分解成書香社會、書香校園、書香家庭三個模塊,對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與多元化的閱讀現(xiàn)象進行歸納總結,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加以闡發(fā)、分析。同時,順應數(shù)字閱讀的趨勢,對數(shù)字閱讀提出了思考。
全民閱讀的人文內涵
何為“全民閱讀”?在理解這一概念前,首先需要理解“閱讀”的概念。閱讀是一個知識加工的過程,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1]。涉及閱讀環(huán)境、閱讀行為、閱讀理念三方面[1]63-65?!叭耖喿x”指的是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用以鼓勵國民借助各種閱讀平臺積極閱讀。全民閱讀即社會閱讀或大眾閱讀[2]。全民閱讀所要營造的閱讀氛圍主要是從閱讀理念、閱讀主體的行為、閱讀環(huán)境三方面來考慮,盡可能地覆蓋廣泛的社會群體,達到社會效應的最大化。圍繞這三方面提出理論假設和進行的實踐都可以看成是閱讀推廣活動。
從閱讀文化和“全民閱讀”的人文內涵出發(fā),《書香社會:全民閱讀導論》梳理了社會閱讀的歷史變遷,并從公共閱讀資源、重點人群閱讀、社會閱讀氛圍、體制機制四大方面分析了當前的閱讀形勢。從閱讀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閱讀個體的差異性和當下的閱讀形勢,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才能把潛在的讀者轉換成實在的讀者[3]。
從1980年開始的“振興中華”讀書活動[4],到1997年發(fā)起的“知識工程”[5],以及2000年以后蓬勃發(fā)展的“全民讀書月”活動[1]159-160,“全民閱讀”伴隨閱讀推廣活動經(jīng)歷了一個由萌芽到緩慢發(fā)展,再到全面開花的階段。政府、圖書館、出版?zhèn)髅叫袠I(yè)、民間力量以及學術研究群體等先后參與到推動“全民閱讀”的浪潮中,力量不斷壯大。正是基于這一演變歷程,《書香社會:全民閱讀導論》將“全民閱讀”推廣準確定義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明確指出“全民閱讀”氛圍的營造需要多方聯(lián)動共同協(xié)作,共同構建“書香社會”的閱讀根基。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即集中在“書香兒童—學齡少年—青年知識分子”這一社會閱讀人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鏈條上。以“親子閱讀”為抓手的“書香家庭”,以校園閱讀推廣為重心的“書香校園”建設,將擔負起更多更厚重的文化責任[6]。
學習型家庭夯實全民閱讀社會基礎
早在1994年,俄羅斯就通過“圖書館+家庭”服務模式激活了家庭閱讀活動[7]。家庭是教育的起點,家庭閱讀也是全民閱讀的起點,對于建設書香社會,培育讀書種子具有重要意義。在家庭閱讀中,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最為重要,其次是科學的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資源的選擇。此外,在家庭閱讀中,女性閱讀、老年群體和特殊兒童群體的閱讀是三大特殊的閱讀類型,值得閱讀推廣人和家庭成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閱讀指導。家庭閱讀不僅限于家庭范圍,還需要公共圖書館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公共圖書館是家庭閱讀的有力資源保障與推廣陣地,館員能夠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指導,圖書館的環(huán)境也是理想的家庭閱讀空間。針對家庭閱讀的交流平臺的創(chuàng)設和資源利用的指導,面向特定讀者群的推薦書目的編制和家庭閱讀方法培訓等,潛移默化地吸引著家庭閱讀,培養(yǎng)著千家萬戶的閱讀習慣,涵養(yǎng)著引領全民閱讀的風氣[1]?!稌銈骷遥杭彝ラ喿x指南》一冊以“親子閱讀”為抓手,敘述了以書香藝馨為文化底色的“學習型家庭”及其家長,對于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性,是一部貫徹著分級閱讀、分類讀物推廣理念的指導讀物。
校園閱讀推廣引領書香校園建設
在以營造書香社會為宗旨的全民閱讀活動中,校園是播撒書香的重要陣地[8]?!稌銤M園:校園閱讀推廣》一冊從各類院校進行人文閱讀和人文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了學校、教師、圖書館和學生在校園閱讀推廣中扮演的角色,通過對國內外校園閱讀的政策法規(guī),推廣現(xiàn)狀的分析,根據(jù)不同院校的性質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定位。
本冊的主要觀點之一,在于強調將校園閱讀推廣工作常態(tài)化,并將經(jīng)典導讀、編制推薦書目、閱讀療愈、校園閱讀推廣機制的建立視為常態(tài)化建設的內容。常態(tài)化校園閱讀推廣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進行長遠規(guī)劃。具體來說,分為培養(yǎng)閱讀習慣、培育閱讀情趣、激發(fā)閱讀動機,引導閱讀傾向、指導閱讀門徑、提高閱讀能力,陶冶意志情操、弘揚人文傳統(tǒng)、豐富精神生活,增強文化認同、建立核心價值、淳化社會風氣等不同階段,直至最終達到建設書香社會的目標[1]。在明確目標后,各院校需要選擇不同的類型和方法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推廣創(chuàng)意策劃,選擇適宜的宣傳媒介。
《書香滿園:校園閱讀推廣》以校園閱讀推廣活動為重點,描述了校園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和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以典型校園閱讀推廣案例的分析引領書香校園建設的探索,是一部貫徹著分眾、分時、分地閱讀推廣理念的指導讀物。
“啟屏求知”踐行“新讀書主義”
什么是數(shù)字閱讀?數(shù)字閱讀的特點有哪些?怎樣進行數(shù)字閱讀?如何利用數(shù)字閱讀資源和工具提高閱讀的質量?《書香在線:數(shù)字閱讀優(yōu)化》以“網(wǎng)絡閱讀+數(shù)字讀物”的新閱讀方式為闡述對象,逐條回答了以上問題。將閱讀概括為“讀物”“讀者”“閱讀行為”的集合體。在對比傳統(tǒng)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數(shù)字閱讀率呈現(xiàn)逐年攀升的趨勢,將傳統(tǒng)閱讀與碎片化閱讀的交融視作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背景。系統(tǒng)總結了數(shù)字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渠道,根據(jù)不同的用戶和資源的內容劃分了不同的數(shù)字閱讀資源類型。對數(shù)字時代高質量的閱讀提供了參考。全冊書突出網(wǎng)絡閱讀的實用性的同時,圍繞獲取閱讀內容方式的多樣化,強調閱讀的本質不變,即閱讀的關鍵在于內容。從閱讀和服務出發(fā),提倡踐行“啟屏求知”的“新讀書主義”!
總結
“書香中國·全民閱讀推廣叢書”圍繞“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建設,展開了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是一套充滿人文內涵的閱讀推廣研究叢書。相信會對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從分冊的特點來看,各分冊作者陳亮、李海燕、錢軍、萬宇、周燕妮等專業(yè)閱讀推廣人,既具有從事閱讀推廣的實踐經(jīng)驗,又有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他們的合作使得分冊各有看點?!稌闵鐣喝耖喿x導論》,從知識性和科學性的角度出發(fā),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推進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的理論體系;《書香傳家:家庭閱讀指南》講述了古今中外的家庭閱讀傳統(tǒng),故事性和可讀性強,通俗易懂;《書香滿園:校園閱讀推廣》集合了眾多院校閱讀推廣的經(jīng)典案例,可操作性和借鑒性強;《書香在線:數(shù)字閱讀導航》總結了數(shù)字閱讀的特點、方法,介紹了數(shù)字資源的獲取與利用,實用性強。四個分冊內容翔實,脈絡清晰,共同組合成了一套各有側重的閱讀推廣指導讀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叢書尚可作為引玉之磚,啟迪更多閱讀推廣的新穎觀點和思維碰撞。希望在此叢書的帶動下,有更多致力于“全民閱讀”研究的優(yōu)秀的學術著作能夠問世,為“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推波助瀾。
注釋
[1]王京生,徐雁著.書香中國全民閱讀推廣叢書:書香社會[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4):61.
[2]馮瑜.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化解閱讀危機的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7
[3]李海燕.閱讀的個性化與社會性及其對圖書館推進全民閱讀的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2016(4):22-25.
[4]許琳瑤.從“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到全民閱讀推廣工作:1982-2012[D].南京:南京大學2013:11—14.
[5]熊靜.論閱讀史研究與“書香社會”建設的關系[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2):10—13.
[6]徐雁.醫(yī)俗無別方,惟有讀書是———“學習型家庭”是“書香社會”的文化細胞[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6(3):110—115.
[7]周婷.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研究———以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4(12):65—67.
[8]張毅紅,陳彥旭,顧丹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之館校合作研究———基于小學低年級的“閱讀起步”策略[J].圖書館研究,2016(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