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重軍,李清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療效比較
楊重軍,李清
(玉山縣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西 上饒 334700)
目的 探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療效。方法 將2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對象根據(jù)隨機信封法分組。非手術治療組接受非手術治療18例,手術治療組接受手術治療10例。比較兩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HQOL分值。結果 手術治療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高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具備手術適應證的前提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治療療效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可快速減輕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活動功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療效;疼痛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發(fā)病率高,以腰腿疼痛、麻木為主要表現(xiàn),可對患者行走和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需及早選擇有效的方法治療[1]。本研究分析了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療效比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4年3月~2017年3月2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對象根據(jù)隨機信封法分組。非手術治療組接受非手術治療18例,手術治療組接受手術治療10例。手術治療組男6例,女4例;年齡61~79歲,平均(68.12±2.89)歲。非手術治療組男11例,女7例;年齡62~79歲,平均(68.25±2.13)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非手術治療組接受非手術治療18例,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止痛藥物治療,中醫(yī)可給予針灸、牽引、按摩和中藥口服等方式治療。腰部明顯疼痛可給予消腫止痛中藥外敷。
手術治療組接受手術治療10例。根據(jù)患者情況實施氣管插管全麻,并對患者進行全椎板切除減壓手術、全椎板切除減壓手術聯(lián)合減壓椎弓根螺釘固定植骨融合、或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進行半椎板切除減壓術或小開窗切除手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滿分10分,分數(shù)越低越好)、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功能JOA評分(總分29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HQOL分值(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
顯效:功能JOA評分增加50%以上;有效:功能JOA評分增加25%以上;無效:功能JOA評分增加不足25%或降低。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統(tǒng)計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相比較 手術治療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高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相比較(n)
2.2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HQOL分值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HQOL分值相比較(x±s)
2.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相比較(x±s)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發(fā)生率高,僅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之后,且在老年人中多發(fā),男性發(fā)病更高。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不斷加重,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發(fā)病率也出現(xiàn)升高的趨勢[3]。目前關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發(fā)病機制尚未安全明顯,但研究顯示其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炎性反應等相關。目前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多數(shù)中年和青年患者采取手術治療,但老年人機體功能降低,手術治療耐受性低下,因此關于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的選擇仍存在一定的爭議[4-5]。一般來說,若符合手術適應證且身體情況較好,實施手術治療患者可耐受且可更快緩解臨床癥狀,促進其相關功能的恢復[6-7]。但若患者合并內科疾病較多,機體功能較差,則需先考慮保守治療,在保守治療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再考慮手術治療[8]。
本研究中,非手術治療組接受非手術治療18例,手術治療組接受手術治療10例。結果顯示,手術治療組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高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疼痛VAS評分、下肢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JOA評分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手術治療組生活質量HQOL分值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具備手術適應證的前提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治療療效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可快速減輕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活動功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1] 行勇剛,田偉,何達,等.經(jīng)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神經(jīng)根孔狹窄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6,16(5):445-448,454.
[2] Gu G,Zhang H,Fan G,et al.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versus 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 two-level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4,38(4):817-824.
[3] 周躍,李長青,王建,等.椎間孔鏡YESS與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骨科雜志,2010,30(3):225-231.
[4] 伊立,董志堅,王鎖良,等.經(jīng)皮椎間孔鏡兩種手術入路治療鈣化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7,23(4):277-282.
[5] 徐紅艷,武星,孫秀明,等.椎間孔鏡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7,23(3):215-217.
[6] 鞏陳,呼國臣,申才良,等.椎間孔鏡神經(jīng)根減壓松解術與椎板間開窗髓核摘除術治療單節(jié)段單側腰椎間盤突出癥對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6,56(27):87-89.
[7] 高國勇,陳廖斌,鎮(zhèn)萬新,等.經(jīng)皮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5):423-425.
[8] 楊榮賢,羅曉云,趙先明,等.腰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前后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0,16(19):142-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