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陽,崔榮崗,田風勝,白海龍,邊 云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分泌科(滄州061001)
復榮通脈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療效及對血流變學的影響*
蘇 陽,崔榮崗,田風勝,白海龍,邊 云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分泌科(滄州061001)
目的:探討復榮通脈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DPVD)患者的療效及對中醫(yī)癥狀評分、血流變學的影響。方法:選取82例DPV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同時給予胰島素、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復榮通脈膠囊治療,兩組均治療2個月。評價并比較兩組療效及血液流變學。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5%高于對照組的65.0%(P<0.05)。觀察組治療1個月后及治療2個月后的中醫(yī)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2個月后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復榮通脈膠囊治療DPVD療效較好,能降低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改善患者血流變學,且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DPVD)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指下肢外周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微血管病變。DPVD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長期的脂質代謝紊亂、高血糖、血流變學改變等[1]。有研究認為[2],改善DPVD患者血流變學對患者的恢復至關重要,因此西醫(yī)治療DPVD常采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但單用此類藥物往往產生較多的毒副作用,且療效并不理想。中醫(yī)認為,氣陰兩虛、瘀血阻絡為DPVD的主要病機[3]。復榮通脈膠囊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過往研究將其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4]。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2例DPV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所選擇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55~73歲,平均(63.5±5.4)歲;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11.1±4.1)年;DPVD病程為(5.2±2.8)年。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56~72歲,平均(62.8±4.9)歲;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10.8±3.7)年,DPVD病程為(5.5±3.5)年。兩組性別、年齡、糖尿病及DPVD病程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以比較。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包括飲食控制、口服降糖藥物等在內的常規(guī)治療,同時采用胰島素對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進行治療,以使其空腹血糖水平保持在5.6~7.2 mmol/L,同時給予兩組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J20080078)口服治療,1次/d,100 mg/次。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復榮通脈膠囊(冀藥制字Z20070041)口服治療,3次/d,5粒/次,于飯后口服。復榮通脈膠囊(批準文號:冀藥制字Z20070041)成分包括水蛭、穿山龍、地龍、甘草、牛膝、葛根、黃芪、全蝎、玄參等,由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制劑室生產,每粒相當于生藥2 g。兩組患者每個療程均為1個月,連續(xù)服用2個療程。
3 療效評價標準 比兩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以及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中醫(yī)癥狀積分評定標準:參照中醫(yī)癥狀積分量表[5]對中醫(yī)癥狀積分進行評定,評分分別為0、1、2、3分,對應為無癥狀、輕度、中度、重度。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將療效評定劃分為三個等級即顯效、有效、無效。
1 兩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11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5.0%(26/40)。觀察組顯效21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5%(38/4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 兩組中醫(yī)癥狀積分評定結果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2個月后的中醫(yī)癥狀積分分別為(11.2±1.9)分、(8.4±1.3)分、(5.6±1.1)分;觀察組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2個月后的中醫(yī)癥狀積分分別為(11.0±2.1)分、(7.5±1.1)分、(4.3±0.9)分,觀察組治療1個月后及治療2個月后的中醫(yī)癥狀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兩組血糖、血脂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2個月后的TC、TG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4 兩組血流變學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血糖、血脂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血流變學變化情況比較
5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胃部不適1例,失眠2例,輕度頭痛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觀察組出現(xiàn)胃部不適2例、失眠3例、輕度頭痛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復榮通脈膠囊以水蛭為主藥,《神農本草經》記載水蛭“主逐惡血、惡瘀、月閉、無子、利水道”,可破血逐瘀,直通血脈;輔以牛膝引藥下行,地龍通經活絡、清熱息風,全蝎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共奏破血通絡之功。同時復榮通脈膠囊中的葛根、穿山龍、玄參有滋陰涼血之功效;黃芪能益氣行水、活血,能大補脾、肺、腎三臟之氣;當歸活血、補血;甘草能助黃芪衛(wèi)氣虛,同時有調和諸藥的效果。以上諸藥合用,使得復榮通脈膠囊起到復榮通脈、破血通絡、益氣補虛之功效。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2個月后的TC、TG水平及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與常規(guī)治療相比,加用復榮通脈膠囊對DPVD患者血脂及血流變學的改善效果更為顯著?,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水蛭、地龍中含有能夠有效改善血流變性、起到抗血栓作用的水蛭素、蚓激酶等生物活性物質;牛膝、當歸、玄參、葛根中含有起著不同程度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和擴張血管作用的多種皂甙、生物堿等成分;黃芪能通過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姜旭等[7]采用復榮通脈膠囊聯(lián)合辛硫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治療,認為復榮通脈膠囊可擴張微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抵抗減輕動脈硬化作用,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復榮通脈膠囊治療DPVD療效較好,能明顯降低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改善患者血流變學,且安全性良好。
[1] 史菲菲,任啟芳,于 磊,等.封閉負壓引流術在糖尿病足治療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12):2057-2059.
[2] 王 榮,馬江衛(wèi),賈愛華,等.丹參注射液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相關炎癥指標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29):3246-3248.
[3] 屈 勇,張燕平.硫辛酸聯(lián)合丹參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54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11):1548-1550.
[4] 姜 旭,高占義,楊景超,等.復榮通脈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8):2139-2140.
[5] 周 靜,高 晟,吳深濤.應用量表積分評價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的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5,32(9):526-529.
[6] 康立華,李雪莉,李 軍,等.血絡康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評價[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A01):84-85.
[7] 姜 旭,王元松,張立英,等.復榮通脈膠囊聯(lián)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分析[J].陜西中醫(yī),2015,36(8):1007-1008.
*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162777293)
糖尿病血管病變/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復榮通脈膠囊/治療應用 血液流變學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2.030
(收稿: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