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龍江·蘇群 圖/遼寧·Michael
湖庫秋釣越冬鯉
文/黑龍江·蘇群 圖/遼寧·Michael
深秋湖庫釣鯉魚,同樣挑回暖天出釣
深水與淺灘的結(jié)合部是這個季節(jié)的好釣點
深秋湖庫釣鯉魚,同樣要找回暖的“小陽春”出釣,此時釣位的選擇是重中之重,因為這個階段的鯉魚尚未遷入深水區(qū),魚群多從湖、庫的上游洄游至中游。因而,此時選釣點應(yīng)在湖、庫的中游選擇那些背風(fēng)、朝陽且有一定水深的灣子作為釣點。
我們首選的釣點仍然是大面積的淺灘,水深最好不超過3米,宜選淺灘的灘尾,也就是深水與淺灘的結(jié)合部。此外,有朝陽的石壁或者水下有礫石分布的地段亦是可選之處。
確定好大環(huán)境后,釣手首先要選一個安全的營地,搭好帳篷,挖好排水溝,整理釣具,備好餌料,最后再確定釣位。
釣者要先用主釣竿子連上釣組,探測水深。水深應(yīng)掌握在2~3米之間,也就是說,倘若主釣竿用5.4米竿(不能短于5.4米),釣點水位應(yīng)在2~2.5米之間;若用7.2米或8米長竿,釣點水深應(yīng)在2.5~3米之間。找到適當?shù)乃詈螅炚咭扔脡嬜犹矫魉椎臓顩r,要找平坦、無淤泥的底質(zhì),有3~5米那么大范圍就足夠了。
以筆者所在的六峰湖為例,打上窩子一般要等上1~2個小時再下竿,這期間窩子里雖然也游進了鯉魚,但多是2兩以上的幼鯉,大魚要更晚才能靠近窩點。
任何季節(jié)釣大鯉魚都不可忽視線組的強度
此季釣大鯉,窩料不能打太重
釣位的選擇是深秋庫釣的重中之重
湖庫鯉魚吃慣了野味,添加濃腥、濃香的東西反而上鉤率不高
大鯉魚往往在打窩兩小時后進窩
等候大魚之前,我們不妨先拿小鯉魚來熱熱身。窩子里的鯉魚個頭雖然不算大,但是也有1~2斤的,因此釣線也不能太細,5.4米竿的標配是1.2號主線配0.8號子線,7.2米或8米長竿可配1.5號主線。1.5號主線在此季并不算太細,因為此季水已涼,鯉魚魚體開始發(fā)僵。再者,竿子越長越軟,線徑細點兒也無妨。
玩小魚兒時記得留下點兒雜魚,湖、庫中哪種雜魚最多就留哪種,以備后用。
深秋釣水庫,釣點要背風(fēng)向陽且有一定的水深,但最深不宜超過3米
釣大魚不能用商品餌,因為之前季節(jié)湖區(qū)的釣手所用餌料非香即腥,在這個時段再用,往往一整天見不到口。我們最好現(xiàn)場制作苞米面釣餌——先在酒精鍋中燒少半鍋湖水,放一點鹽末,再加點兒白糖;小盆備用一天的苞米面,水燒開后勻著倒入盆中,將苞米面燙成半熟,記住要全部燙到,不能有生面,然后用手捏成小餅,鍋里水燒開后將小餅放入煮15分鐘后撈出,稍涼后趁熱用手揉搓成團備用。
浮標的調(diào)釣不能依據(jù)以往調(diào)高釣低,釣大鯉應(yīng)以調(diào)平水釣高目為準。至于釣多高的目,筆者一般釣標目的半數(shù)以下。
用苞米面作餌的目的,除了大鯉偏好糧食餌料之外,主要目的是用黏餌不打頻率,要搓大棗大小的餌掛鉤,如果你用5.4米竿釣小鯉,那么主釣大鯉的竿子要用7.2米的,在5.4米竿的釣點外圍投餌守釣。
小子加鯉魚誘劑是不錯的窩料
苞米面釣餌釣大鯉有奇效
大鯉魚生性謹慎,它會在酒米窩子的范圍外游弋,即便游近窩點,也會在釣餌四周徘徊,只要它不離開窩子就有戲。
大鯉魚吞餌之前多先試探,輕嘬餌入嘴即吐,浮標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位移或猛地下栽幾目,這個時候釣者不可提竿子,等到浮標斜著沒入水中不見,或者竿子被魚拖入水中再抓竿也不遲(竿子拴失手繩,不上竿止,竿架也不上虛架)。
刺魚是釣大鯉魚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釣手若見到浮標傾斜入水,應(yīng)稍等上幾秒再提竿子。要想將鉤子牢固地刺入魚嘴,力道的掌握很重要,硬竿子可輕提,軟竿子則要大力提竿,提竿后要保持竿線與水面處于垂直狀態(tài)。
當然,有些大魚是不可能讓釣手抬起竿子來的,比如竿子被魚拖走。這就要求你投餌時釣線不要打滿,留點兒反應(yīng)余地。
大魚咬鉤,釣手提竿后魚一般不會有迅猛橫切的動作,常見的是平穩(wěn)地向外游,持續(xù)地把你的竿子拉平,直至拔河狀態(tài)。這就要求釣手在一開始遛魚時就要盡量或左或右地倒竿子,化解大魚的蠻力,實在不行就將竿子的前半部插入水中,只要化解大魚頭兩下的沖撞,這尾魚基本就是你的了。
TIPS小貼士
倒插竿的原理:你向上弓竿子,魚是被向上牽引著,會加重魚的恐懼。而倒插竿子,牽力向下,魚很快就會停下來不再沖撞,令釣手有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