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俊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黏人的老大
文|張俊 編輯|嚴芳 插圖|李麗
生了二寶,爸爸媽媽都很開心,但沒過多久煩惱就來了,原本已經(jīng)開始懂事的大寶突然退化,變小了,開始依戀媽媽,變成了愛黏人的小寶寶。
媽媽本來是想多生一個陪3歲的大寶,現(xiàn)在面臨的局面卻是:要給二寶喂奶,大寶卻黏著媽媽陪他玩……按說已經(jīng)升級為老大的大寶,應(yīng)該在弟弟妹妹面前表現(xiàn)出大寶的責任感,幫著爸爸媽媽照顧小弟弟小妹妹??!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原本已經(jīng)開始懂事的大寶退化,比以前更加黏人呢?
3歲左右的孩子,一方面自我意識形成,渴望獨立,另一方面對很多事情非常敏感,處在一個安全感不足的年齡階段。這個微妙階段的孩子對媽媽說一句:“你不乖,媽媽不喜歡你了”,就會以為媽媽真的是不喜歡自己,不要自己了。所以,當有了小弟弟小妹妹后,大寶發(fā)現(xiàn)媽媽對自己不如以前那般全心全意地關(guān)注,就會有一種失落感,非常害怕失去媽媽的愛。因此,原本已經(jīng)渴望獨立的他,突然變得更加依賴媽媽,不斷驗證自己的安全感。
有的媽媽從懷孕到生下二寶,其間沒有關(guān)注到大寶的情緒變化,以為生二胎只是自己和老公的事情。在二寶出生后,媽媽又全身心撲在二寶的吃喝拉撒上,大寶要么交給保姆,要么交個老人幫忙照顧。這讓大寶有種深深地被遺棄的感覺。這種被遺棄和忽略的感覺如不及時修復,也許會持續(xù)一生。在這種狀況下,有的寶寶會以變得黏人的方式來表達,有的寶寶則以過分討好媽媽甚至長輩的方式表現(xiàn)。因此,在打算生二寶的時候,建議媽媽從懷孕開始就要關(guān)注大寶的情緒,及時幫他進行調(diào)整,讓他有做好哥哥或姐姐這一角色的心理準備。
3歲左右的孩子有的會讓人覺得很自私,玩具不讓其他小朋友玩,不能忍受自己的媽媽對其他小朋友的擁抱和友愛,如同玩具專屬于自己一樣,他們覺得媽媽只能是自己一個人擁有的。這種自私的心理其實也是一種成長中的自我保護。他們還沒有能夠獨立生活的能力,還需要媽媽的保護和關(guān)愛。這個年齡的孩子表現(xiàn)出的黏人和“霸道”,其實都是為了讓媽媽全身心地關(guān)愛自己、專屬于自己。
生二寶,絕對不只是爸爸媽媽兩個人的事情,最大的角色轉(zhuǎn)換者是大寶。對他來說,家里不僅僅是多了一個家庭成員,而是多了一個要和自己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父母的愛,一起分享玩具和好吃的的人……
在準備要二寶的時候,媽媽可以和大寶聊天,告訴他將會多一個弟弟或妹妹。有了弟弟或妹妹后,他就有一個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了。也可以提前給他讀一些關(guān)于兄弟姐妹方面的繪本,讓大寶了解手足情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懷孕后,媽媽完全有必要和大寶一起分享二寶的成長,也讓他了解到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懂得生命的奇妙和可貴。
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后,媽媽不要覺得大寶在身邊是礙手礙腳的,而干脆把他送到父母家。3歲的寶寶會做一些小事情了,可以讓他參與到弟弟或妹妹的養(yǎng)育中,比如幫著一起洗澡,幫媽媽拿下紙尿褲……這些參與不僅僅可以培養(yǎng)他與二寶之間的手足情,也可以讓大寶學會照顧他人。特別是3歲左右的女孩,她經(jīng)常會抱著洋娃娃過家家,自己扮演著媽媽來照顧小寶寶,這個時期,可以讓她學習如何照顧他人,因此,媽媽千萬不要把大寶推開。
有了二寶后,有的媽媽會出現(xiàn)分別之心。二寶還是小嬰兒,除了吃就是睡,相比較起來,大寶則很不省心,會出現(xiàn)各種狀況:不想去幼兒園了,和小朋友鬧矛盾了,不好好吃飯了,就想看電視、玩游戲……這些讓媽媽很冒火,可能有時控制不住會說:你一點也不乖,看妹妹或弟弟多乖,我不喜歡你了。媽媽首先不要在內(nèi)心去比較兩個孩子,其次,這些話媽媽再生氣也不能說,覺得大寶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要多安撫,多和他聊天。約定的晚上講故事時間也不要隨便取消,如果媽媽沒精力,可以暫時讓爸爸代替。給二寶買玩具和衣服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到大寶的需求……總之,爸爸媽媽要盡量讓大寶感覺到,有了弟弟或妹妹,他依然是被父母關(guān)愛著那個孩子。
溫馨TIP:
不管是大寶還是二寶,對媽媽來說都是手心里的寶。兩個孩子,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他們所思所想都不一樣。爸爸媽媽不要總覺得二寶小,而大寶已經(jīng)長大了。大寶再大也依然還是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呵護和關(guān)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