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仁
濟南長清區(qū)歸德鎮(zhèn)雙乳村戴慶生老人是一位天生的聾啞人,今年93歲。50年前,父母去世之后,他就與哥哥戴慶杰生活在一起。1986年,哥哥和嫂子相繼去世,他就由他的三個侄子、侄媳婦贍養(yǎng)。30多年來,三個侄子戴福武、戴福斌、戴福義和三個侄媳婦曹美英、董林英、顧業(yè)香待他如親父親一樣,孫子們待他像親爺爺,讓他幸福地安度晚年。從他的表情和手勢比劃中,我們看到了老人心中的喜悅和高興。
戴慶生天生聾啞。1967年,父親病危,母親又染病在身,對于這個聾啞兒子他放心不下。父親臨終時,戴慶杰握著父親的手說:“爹,你放心吧,咱戴家的好家風(fēng)會永遠(yuǎn)傳下去,只要有我吃的住的,就有弟弟的。”
戴慶杰三個兒子相繼成家立業(yè),全家16口人,生活在一起,這么大的一家人,誰也沒紅過臉,更沒吵過嘴。后來,條件好了,才分家單過。1986年春天,戴慶杰患病,又把照顧叔叔的重任委托給了三個兒子。戴慶杰去世后,戴福武兄弟三人就開始輪流贍養(yǎng)叔叔,每家10天,精心伺候老人。戴慶生老人沒事時就在街上轉(zhuǎn)悠,逢人笑瞇瞇的,街坊鄰居都說“這個聾啞老頭好福氣,比有兒有女的都好?!?/p>
30年前,戴慶生老人得了癲癇病,每到2月中旬就要犯一次,要住院治療。犯了病后,抽搐,大小便失禁,不管輪到誰家,都精心伺候,給老人擦洗身子,喂飯。最近5年,不等老人犯病,就先到醫(yī)院進(jìn)行預(yù)防治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996年,戴福武因病去世,戴福斌、戴福義商議,大嫂快60歲了,由他們輪流贍養(yǎng)叔叔。戴福武的妻子曹美英一聽,直搖頭:那可不行,老伴去世了,還有我,還有兒子閨女,贍養(yǎng)老人我還得有份。22年來,曹美英一直輪流贍養(yǎng)著叔公公。
侄子侄媳的孝心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現(xiàn)在他們已是五世同堂,孫子、孫媳、曾孫到兩三歲的玄孫對戴慶生老人都是十分尊重。孫媳婦曹俊嶺是村里衛(wèi)生室的鄉(xiāng)醫(yī),她每天都要給爺爺比劃上一會,了解老人的心情,查看老人的身體狀況。
筆者走出他們家大門時,戴慶生老人指著門前一塊空地,比劃起來,原來這是老人開出來的,去年種的大白菜、胡蘿卜收獲頗豐。
也許是生活在無聲世界里,老人很少有煩惱。在生活上,他也不講究,從不挑食,給什么就吃什么。
對于戴家人來說,戴慶生老人是家里的“寶”,溫和而慈祥,善良而開朗。戴慶生這樣一個無兒無女的聾啞老人能夠長壽,也充分說明了戴家的好家風(fēng)、好傳統(tǒng)在傳承,在發(fā)揚光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