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飽受戰(zhàn)火折磨的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于2017年4月4日發(fā)生了一起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造成了至少一百人死亡,四百多人受傷,死難者中包括許多兒童。敘利亞這個在2013年化學武器事件之后才加入到《禁止化學武器條約》的國家,再一次因為化學武器走上風口浪尖?;瘜W武器,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幽靈,一直在人類身邊時隱時現,從未離去。
01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從良”
隨著化學武器在戰(zhàn)場上使用頻率不斷增加,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化學武器在戰(zhàn)爭使用所帶來的慘無人道的巨大傷害,由此國際社會開始了禁止化學武器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致力于裁軍工作的國際聯(lián)盟成立,其中限制和禁止化學武器也是裁軍議程之一,而《日內瓦議定書》是國際聯(lián)盟的意外驚喜。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明確規(guī)定禁止戰(zhàn)爭中使用細菌武器和化學武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效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作戰(zhàn)方法的國際法律文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截至目前,共有140多個國家參加了該議定書。議定書具有普遍的約束力,不僅對參加的國家具有約束力,而且對那些沒有加入的國家具有同樣的約束力。
雖然,議定書的出現使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在國際上得到普遍的接受,但其本身仍然具有較大的缺陷,不能完全阻止化學戰(zhàn)的發(fā)生。1935年,意大利發(fā)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中,使用了化學武器,這是對《日內瓦議定書》首次公然違反;同時,日本在侵華戰(zhàn)場上使用化學武器更是對議定書置若罔聞。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化學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得化學武器的制造技術以及殺傷力都有極大的提高,《日內瓦議定書》已不能夠滿足規(guī)制化學武器的需要。因此,更加深入地禁止化學武器的努力已經展開,出臺一個更全面的國際公約成為一種共識。
隨著人們對化學武器裁軍工作的不斷努力,一項全面《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議題在1968年被提出,直至1992年才形成該公約草案,期間過程甚為艱難。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在1980年之前是一般性辯論階段,主要就公約所能涉及的問題進行討論。但即使是在一般性討論中,也充滿了錯綜復雜的斗爭。當時組成討論會的成員國除中國外,還大致分成三個集團:西方10國集團、東方8國集團及不結盟國家的21國集團。在許多問題上不僅各個集團之間存在尖銳的意見對立,而且集團內部也常常出現分歧。1980年至1984年,禁止化學武器問題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這一階段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主要分歧存在于擁有大量化學武器的美國和蘇聯(lián)之間。1985年到1988年,從對公約進行實質性審議轉到了制定公約階段,在擬定公約的談判過程中,討論的問題和分歧主要包括化學武器的定義、禁止的范圍、銷毀、核查問題及機構設置等。
就在談判處于僵局的時候,美蘇兩國的化學武器政策先后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戈爾巴喬夫上臺后,蘇聯(lián)于1987年單方面停止了化學武器的生產,接受了聯(lián)合國關于進行化學武器現場國際視察的建議,并邀請參加談判的各國代表到蘇聯(lián)參觀其化學武器銷毀設施。而在1991年2月底海灣戰(zhàn)爭結束不久,美國總統(tǒng)布什也于1991年5月13日向談判委員會遞交了一份聲明,聲稱為表示美國對禁止化學武器的責任,將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之日,正式宣布不以任何理由對任何國家使用化學武器,美國還將在公約生效后l。年內無條件銷毀一切化學武器。
經過24年的艱苦談判,到1992年9月《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終于被聯(lián)合國大會批準,并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也于1997年5月23日成立,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目前共有190個締約國。該組織自成立以來已監(jiān)督銷毀72524噸化學戰(zhàn)劑,占已宣布總量的84.95%。2013年10月11日,為表彰其“對消除化學武器的多方努力”,禁化武組織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02
巨量的化學戰(zhàn)劑與禁止化武組織
2013年8月21日年,敘利亞出現釋放沙林毒氣事件,毒死至少734人。在美英法等國武力威脅之下,經過俄羅斯的積極斡旋,敘利亞政府于當年9月份同意簽署《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并放棄化學武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受命進入敘利亞,計劃在2014年年中完成化學武器銷毀任務。
2013年10月11日,該組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三天后,敘利亞政府走完了一個月的快捷程序,正式加入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截至目前,聯(lián)合國成員國只有埃及、朝鮮、南蘇丹尚未加入公約或未簽約,這給加入公約的國家造成了很大的不安。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通過努力,不斷加快和推進銷毀化學武器進程,至今已經完成了銷毀全球已知化學武器庫存的80%以上。在宣布擁有化學武器的韓國、阿爾巴尼亞、印度、利比亞、俄羅斯、美國、敘利亞等國家,共有一類化學武器70493噸、二類化學武器2032噸,其中被核實銷毀61445噸和1152噸,第三類化學武器均已被銷毀。美國和俄羅斯銷毀化學武器的任務最重,兩國分別核實銷毀一類化學武器24924噸和33764噸,約占宣布總量的89.75%和84.5%,并且兩國均已完成了第二類和第三類化學武器的銷毀。(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第1類化武是指有毒化學品及其前體,但只要種類和數量符合預定用于本公約不加禁止的目的者除外,需經聯(lián)合國禁止化武組織現場視察和監(jiān)控;第2類化武是指經專門設計通過使用后而釋放出的第1類所指有毒化學品的毒性造成死亡或其它傷害的彈藥和裝置;第3類化武是指經專門設計其用途與第2類所指彈藥和裝置的使用直接有關的任何設備。)
但是,不能如期完成全部化武銷毀任務,成了禁止化學武器工作的常態(tài)。一些擁有化學武器的締約國銷毀步伐緩慢,未能如期完成全部銷毀,給銷毀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督够瘜W武器公約》最早規(guī)定在10年內完成銷毀,又明確規(guī)定延長不得超過公約生效后15年。根據這一規(guī)定各締約國應該在2012年4月29日之前完成全部的銷毀工作,然而美國、俄羅斯兩個化學武器大國都沒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任務,預計分別推遲到2023年和2020年。
化學武器的發(fā)展已經過了上百年的歷程,徹底消除這一戰(zhàn)爭幽靈并非易事,盡管國際社會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但是化學武器現實和潛在的威脅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瘜W武器并未失去軍事價值,這個惡魔幽靈依然浮現在動亂的戰(zhàn)場上。
03
幽靈余孽
全面戰(zhàn)爭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消失了,但是地區(qū)局部戰(zhàn)爭和沖突從未結束。于是,生化武器這個幽靈便在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間。
2013年3月至4月,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相互指責對方使用化學武器,并要求聯(lián)合國對有關情況進行調查。聯(lián)合國調查組于2013年8月18曰正式抵達敘利亞,展開了為期兩周的調查。然而,調查組到達后的第三天,在大馬士革近郊發(fā)生了新的一起化學武器襲擊事件,共造成了1429人死亡,其中包括426名兒童。政府軍和反對派依然相互指責,調查組宣稱此次襲擊使用了化學戰(zhàn)劑——沙林,但不能明確哪一方實施了襲擊。
2017年4月4日,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再次發(fā)生了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造成了至少100人死亡、400人受傷,該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美國向敘利亞一軍用機場發(fā)射了59枚戰(zhàn)斧導彈。雖然敘利亞宣布“化學武器已被運出敘利亞并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被銷毀”,但是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仍然在敘利亞戰(zhàn)場時有發(fā)生,該地區(qū)的化學武器成了新的大國博弈場所,美俄在這里針鋒相對。
大國之間的博弈促使了化學武器的誕生,然而,化學武器自從問世以來,就一直伴隨著人們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的努力,實現一個無化學武器的世界是人類的夢想。1997年4月29曰生效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是人類實現無化學武器夢想的途徑,也是大國博弈的結果。武器是贏得戰(zhàn)爭的工具,沒有戰(zhàn)爭也就沒有了化學武器,這個幽靈將會回到屬于科學的玻璃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