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君拌汪醬/文
陳柯 Flicker Pinterest/圖
鵝掌楸:奇妙而珍稀的植物
犬君拌汪醬/文
陳柯 Flicker Pinterest/圖
鵝掌楸是木蘭科鵝掌楸屬的高大喬木,高達(dá)40米,樹皮呈淺灰色。那么猜猜看,鵝掌楸為什么名為鵝掌楸呢?答案很簡單,因?yàn)轾Z掌楸的葉子長得跟鵝掌一樣。
鵝掌楸為什么又名“馬褂木”呢?答案也很簡單,因?yàn)轾Z掌楸的葉子長得跟古時候的馬褂一樣,看起來就像是一件件小小的綠馬褂。
不管鵝掌楸的葉子到底像什么,但可以確定的是,鵝掌楸的葉子獨(dú)樹一幟。世間植物這么多,除了與鵝掌楸同屬的北美鵝掌楸,再無一種植物有著如此奇妙形狀的葉子。
鵝掌楸屬有兩個種,包括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鵝掌楸,以及廣布于美國的北美鵝掌楸。在美國,北美鵝掌楸是一種頗受歡迎的園林植物。
鵝掌楸所屬的木蘭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它們有著和史前植物類似的一些特點(diǎn),比如植株高大、葉大花大等等。
鵝掌楸的葉子長6~16厘米,相當(dāng)于小孩的手掌大??;它的花雖比不上廣玉蘭那般“樹上蓮花”的大型花,但也不小。鵝掌楸的花杯狀,有3輪,共計9枚花被片。最外輪的3片萼狀,呈綠色,長約5厘米;內(nèi)兩輪稍小,花瓣狀,呈橙黃色,邊緣色淡,基部微帶淡綠色。
這樣的花一朵朵開在枝頭,就像是一個個淡黃色的晶瑩杯子,頗為美觀。
木蘭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鵝掌楸所在的木蘭科鵝掌楸屬也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早在中生代白堊紀(jì)時期,便有鵝掌楸屬植物的身影,在意大利、法國等地,都發(fā)現(xiàn)過白堊紀(jì)時期的鵝掌楸屬植物的化石。而在古近紀(jì)時期,鵝掌楸屬植物曾廣布?xì)W亞大陸,直到第四紀(jì)冰期時大部分滅絕,只留下了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這兩個品種。
雖然鵝掌楸屬植物熬過了第四紀(jì)冰期,然而它們生存得也很艱難,曾經(jīng)的繁盛不再,只剩下了兩個種,而且在歐洲全境滅絕。
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鵝掌楸現(xiàn)今的狀況只能說得上是“茍延殘喘”。20世紀(jì)末的調(diào)查顯示,野生的鵝掌楸在中國全境僅出現(xiàn)在11個省的84個分布地點(diǎn)。更關(guān)鍵的是這些野生鵝掌楸分布星散而間斷,84個分布點(diǎn)里,超過百株鵝掌楸的分布點(diǎn)只有5個;10~20株的有19個;剩下的60個分布地點(diǎn),每個地點(diǎn)只有不到10株鵝掌楸。
據(jù)估計,現(xiàn)在中國境內(nèi)的野生鵝掌楸不超過萬株。鵝掌楸還被列入了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hù)同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野生鵝掌楸之所以瀕危,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diǎn):一是生境喪失;二是天然更新不良。
首先是生境喪失。人類活動造成了鵝掌楸的原生境破壞,無處生長。許多位于原生境的鵝掌楸遭到砍伐,偶有殘存的,也往往是因?yàn)樽诮?、?xí)俗原因,留下的“神圣的大樹”。
除了生境喪失之外,鵝掌楸本身也存在天然更新不良的問題。鵝掌楸的果實(shí)是聚合果,由許許多多帶翅的小堅果組成,自然條件下,是通過種子來繁衍后代的。然而鵝掌楸是異花授粉,它的雄花、雌花花期不同,兩者錯開,可授粉期很短,常常有授粉不良、授粉不均的問題。再加上鵝掌楸屬于“演替”中的先鋒物種,幼苗耐陰性很差,只能生長在透光好、雜草稀的地方,這使得鵝掌楸的天然更新十分困難。
高大的北美鵝掌楸
雖然野生鵝掌楸已在“茍延殘喘”,但是它的北美親戚——北美鵝掌楸卻活得“有滋有味”。
與身為瀕危物種、中國國家二級保護(hù)植物的鵝掌楸不同,北美鵝掌楸是無危物種,在美國的許多地方是優(yōu)勢物種,常常形成大片的天然樹林。北美鵝掌楸也沒有結(jié)籽率低的問題,它的結(jié)籽率高達(dá)90%,發(fā)芽率也高,簡直是令鵝掌楸望塵莫及。
鵝掌楸與北美鵝掌楸的雜交種幼苗
雖然野生的鵝掌楸所剩無幾,但是在國內(nèi)的一些公園、校園里,偶爾也能見到零星的人工栽培的鵝掌楸,或是國外引進(jìn)的北美鵝掌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