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帥 趙喜進(河北省安國市中藥材協(xié)會 河北 安國 071200)
大宗中藥材防風市場前景分析及規(guī)?;弋a(chǎn)種植技術
趙 帥 趙喜進(河北省安國市中藥材協(xié)會 河北 安國 071200)
防風別名北防風、關防風等,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是我國常用中藥材之一。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防風列為上品。防風內(nèi)含揮發(fā)油、甘露醇和多糖成分,味甘、溫、無毒,有解表、散風除濕、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熱、無汗、關節(jié)痛、皮膚瘙癢等癥。在民間有采防風葉做菜食用的習慣,久食可預防感冒,還可以強身健體。主產(chǎn)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云南等地。
防風株高30~100cm,主根粗長,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莖單枝,自立,二岐分支。葉片三角狀,二回或近三回羽狀分列,裂片條形至披針形,頂端2~3裂,先端漸尖,全緣?;ò咨?,復傘狀花序,頂生。果長卵形,具疣起?;ㄆ?~7月,果期6~8月。
防風喜野生于山坡、林邊、草原、沙質(zhì)壤土和向陽的山坡。喜陽光充足、涼爽的氣候,耐寒、耐旱,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忌過濕和雨澇。酸性大、黏性重的土壤不宜栽培。
防風在臨床上由于療效顯著,用量不斷增加,還出口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防風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藥材,是任何其他品種不可代替的。野生防風多年來價格始終居高不下,持續(xù)上漲。防風在東北三省及內(nèi)蒙古地區(qū)所產(chǎn)的貨叫做關防風,品質(zhì)優(yōu)良,藥效充足,在全國各地藥材市場首屈一指,獨領風騷。野生關防風資源越來越少,價格逐年上漲,目前已經(jīng)達到200元/千克,且仍有上漲之勢。關防風在非典時期曾一度缺貨,造成價格暴漲達120元/千克,價格之高令人咋舌。多年后的今天,關防風本身的價值已經(jīng)上漲到了這個價格,目前最好的選片價格已經(jīng)漲到290元/千克以上。2014年防風價格為14元/千克,2015年價格為13元/千克,2016年價格為30元/千克。2016年地產(chǎn)防風價格為27~35元/千克。
地產(chǎn)防風前些年價格從20元/千克上漲到42元/千克。藥材加工商四處收購貨源,如從內(nèi)蒙古等地往安國拉運,鮮貨、濕貨、半干貨、干貨都要,鮮貨價格也在10元/千克以上,然后加工成飲片銷售。今年種子比2016年少很多,愿早購種,搞好種子處理,防風好行情將不斷持續(xù)下去。
家種防風價格上漲的本質(zhì)就是野生貨源供不應求,而野生關防風更是少有的幾個過200元/千克的品種,十幾年來價格一直堅挺上漲。見下表。
防風價格10年走勢
防風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上中旬,秋播于地凍前播種,次年出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已進入機械化時代,一切機械化讓種植生產(chǎn)變得更加方便,省時省力,使防風種植走上穩(wěn)步發(fā)展的道路。下面介紹防風現(xiàn)代化最新種植技術。
防風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達40~60cm。防風對土地要求不嚴,適應性強,一般土壤都可,選地勢高燥、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質(zhì)土壤為宜。
種前先施發(fā)酵好的雞糞、豬糞等糞肥,氮磷鉀復合肥畝用50kg,如防蠐螬危害可施10kg硫酸亞鐵,采用撒施法,將肥料均勻撒施地面,用大型機械或小型拖拉機對土地進行深翻30cm以上,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整平耙細,作成寬1.5~2m的畦,保證排水暢通。
選擇純新、優(yōu)質(zhì)、無病害的黃褐色種子是種植成功的關鍵,出苗整齊,抗病能力強,病蟲害少。種子處理:將種子浸泡1天,注意換水,撈出用2倍體積濕沙拌勻,貯存約20天,待出芽時即可播種。也可以用干種子直接播種。
防風畝用種子3~4kg。直播,將種子和中藥材重茬劑攪拌在一起,再播種,可提高產(chǎn)量,增強種子抗病能力,減少病蟲害(重茬劑使用可根據(jù)產(chǎn)區(qū)重茬病重病區(qū),酌情增加用量)。按行距25cm劃2cm深的溝,將種子撒入溝內(nèi),用大鋤覆土1cm,稍加鎮(zhèn)壓??捎弥兴幉膶S貌シN機,調(diào)好寬度、深度,開溝、播種、蓋土、壓實一次完成,兩個人作業(yè)1天播種10畝左右,速度快,效率高。也可以用大型機械播種,調(diào)好深度和寬度(即行距),一般都是拖拉機帶動,適合大面積的種植。播種后澆水,土地濕潤的可不用澆水。機械播種比起人工更加簡單、省時,現(xiàn)在已經(jīng)普及。溫度適宜,土壤保持濕潤,20天左右即可出苗。
防風也可以育苗移栽,育苗畝用防風種子10~12kg,可移栽10畝地。春季育苗當年秋季或次年早春移栽,移栽時按行距 30cm開溝,溝深7~10cm,采用平栽技術,將苗平擺于溝內(nèi),間距10cm,覆土壓實,種后平地保墑??梢杂弥兴幉膶S靡圃詸C移栽,省時、省力。
防風當年基本不開花,第2年才開花結種子,在華北、南方以及西北地區(qū)除留種田外基本不用除花蕾,當年采收。在東北生長2年,第2年(除留種子外)開花需要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應及時去蕾。當摘除頂端花蕾時,又萌發(fā)側枝,形成新的花蕾,因此人工除花不僅費工時,而且不易除盡。據(jù)實地經(jīng)驗可噴花蕾抑制劑,抑制開花,促進根部發(fā)育,效果顯著增產(chǎn),1畝地1袋,噴2次。
直播地,播種澆水后待地皮稍干可噴封閉藥二甲戊靈,禾闊雙封,畝用1瓶,能有效防除防風田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為后期除草減少麻煩。噴灑農(nóng)藥可用機械噴灑(拖拉機或大型機械帶動),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無人機(小型飛機)噴灑農(nóng)藥,1分鐘可噴1畝地。如果種前噴了封閉藥氟樂靈,則不需再噴,但據(jù)經(jīng)驗看,氟樂靈容易造成土地板結,且其需要混土處理比較麻煩,建議還是使用二甲戊靈。育苗移栽的可以噴二甲戊靈,畝用200mL,比直播加量。
出苗后,苗高5~8cm時間苗、定苗,去弱留強,以不擁擠為宜。發(fā)現(xiàn)缺苗及時補苗。
防風苗期容易受雜草阻礙,出苗后應及時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結利于根部延伸。中耕不宜過深,以劃破地皮為主??捎弥兴幉某輽C松土、除草,走多遠除多遠,比起人工更加簡單方便。為減少人工費用(同時也省力),經(jīng)大量實驗證明,在防風齊苗后(6~8個葉片,苗高10cm以上)可噴防風苗后專用除草劑,禾闊雙殺,可除去大部分雜草。噴藥方法:打除草劑前,先沖洗噴壺噴管及噴嘴2~3遍,然后用小盆稀釋1袋中的3小袋,后倒入注入半壺水的噴壺中,然后注水15kg,這就是二次稀釋法,1袋可噴半畝地,畝用2袋;選擇晴天無風天打藥,傍晚時候打藥,氣溫25℃左右效果最好,超過28℃慎用,地面潮濕有墑情效果好。噴后一天無雨。如果防風在出苗前已經(jīng)噴過封閉藥,在后期再噴1~2次專用除草劑,基本整個生育期都不受雜草危害,而且不影響防風生長。
本區(qū)土壤中Cr含量變化范圍為21.3~61.3 mg/kg,平均值為47.66 mg/kg,遠遠低于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150 mg/kg)[4],表明本區(qū)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中單指標Cr處于清潔狀態(tài)。
防風在生長期6~8月應進行追肥,有利根部生長,每畝施過磷酸鈣20~25kg,或單用10~15kg尿素。溝施行間,可用中藥材播種機追肥,可直接蓋好土,以增加肥效。施肥后澆水。雨季后可噴葉面肥或根莖膨大素,噴3次,每次間隔20天,有助增產(chǎn)。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倒伏與爛根。
4.4.1 白粉病 6~10月發(fā)生,病葉兩面生白色粉狀物,后期長出小黑點。防治方法: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用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7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防治,或25%的粉銹寧1 000倍液噴霧防治。
4.4.2 葉斑病 7月下旬至8月底易發(fā)生,病株由基部葉片開始發(fā)病,由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相繼發(fā)生,初期病斑呈不規(guī)則黑褐色小斑點,后期病斑逐漸擴大,最后整個葉片發(fā)黑。防治方法: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噴施3~4次。
4.4.3 根腐病 該病是在高溫多濕季節(jié)發(fā)生的真菌病害。植株被害后根際腐爛,葉片萎蔫,植株變黃枯死。防治方法:可用3%的廣枯靈水劑5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加惡霉靈也可。
4.4.4 黃鳳蝶 又名茴香鳳蝶,一般5月開始危害,以幼蟲為害葉、花蕾,嚴重時葉片被吃光。防治方法:幼齡期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加辛硫磷1 000倍液噴殺。
4.4.5 黃翅茴香螟 在現(xiàn)蕾開花期發(fā)生,幼蟲在花蕾上結網(wǎng),取食花蕾和果實。防治方法:于早晨或傍晚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或BT乳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防風直播地在南方及西北、華北可1年收獲,東北生長時間短,要生長2~3年收獲比較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土地上凍前進行,秋末莖葉枯萎后可用小型割秧機割掉莖葉,比人工采收更加方便。采根時可以用小型拖拉機犁耕采收,也可以用大型中藥材收獲機采收,1個小時可以收1畝地,100馬力帶動,全程機械操作,而且根部不易折斷,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已成規(guī)模。防風畝產(chǎn)干貨300~400kg。
干貨。根呈圓柱形,表面有皺紋,頂端帶著毛須,外皮黃褐色或灰黃色,質(zhì)松較柔軟,斷面棕黃色或黃白色,中間淡黃色,味微甜,根長15cm以上,蘆頭下直徑0.6cm以上,無雜質(zhì)、無蟲蛀、無霉變。
干貨。根呈圓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有皺紋,頂端帶著毛須,外皮黃褐色或灰黃色,質(zhì)松較柔軟,斷面棕黃色或黃白色,中間淡黃色,味微甜,蘆頭下直徑0.4cm以上。無雜質(zhì)、無蟲蛀、無霉變。
防風易蟲蛀,吸潮后生霉、泛油,受潮品返軟,要貯于陰涼干燥處,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保持在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4%。
8.1.1 種子費用 一般畝用地需要 3~4kg種子,防風種子價格170元/千克,成本約510元。
8.1.2 土地租金 每畝600元。
8.1.3 肥料費用 每畝地用1 000~3 000kg腐熟農(nóng)家肥、氮磷鉀復合肥50kg,畝約300元。
8.1.4 人工費用 澆水、種植、采挖、管理等一切機械化比人工費用少,按每畝500元計算,每畝總成本約2 000元。
防風畝產(chǎn)干貨300~400kg,目前市場價格26-35元/千克,(按畝產(chǎn)350kg,價格30元/千克計算)收入為10 000元,除去成本,純收入在8 000元左右,如果是自家地、自家農(nóng)肥,來年自己留種效益會更高。市場價格上漲,東北及多年生的價格更高,效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