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書 駱傳甫 賀春萍
“花瑤妹”的關愛情愫
——記黨的十九大代表、溆浦縣北斗溪鎮(zhèn)黨委書記、鎮(zhèn)關工委名譽主任梁金華
李遠書 駱傳甫 賀春萍
身著花瑤傳統服飾的梁金華(中)和瑤胞在一起
在湖南省境內雪峰山的東北,也就是溆浦與隆回兩縣交界之地,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嶺之中,居住著一個古老部族——花瑤?;ì幨窍嫖髂细沟噩幾宓囊粋€分支,因服飾獨特、色彩艷麗,特別是花瑤女性挑花技藝異常精湛,故稱“花瑤”。今年10月金秋,花瑤出了件大喜事。溆浦縣北斗溪鎮(zhèn)黨委書記兼鎮(zhèn)關工委名譽主任“花瑤妹”梁金華,作為十九大代表赴京參加了黨的這一盛會?!敖鹑A是雪峰山養(yǎng)育的金鳳凰。”“金華是花瑤的驕傲!”梁金華載譽歸來時,鄉(xiāng)親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她。
1982年,梁金華出生在溆浦縣邊遠山區(qū)一個瑤族農民家庭。這里地處雪峰山腹地,被當地人喻為“瑤人界”。由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日子過得緊巴巴。在黨的關懷下,她一路走來,從一個普通瑤族小姑娘蝶變?yōu)橐环健罢贫嫒恕薄K@個年輕的“80后”女書記,團結帶領全鎮(zhèn)黨員群眾,把名不見經傳的貧困山鄉(xiāng),建設成為湖南省美麗鄉(xiāng)鎮(zhèn)、湖南省特色小鎮(zhèn)。2016年7月,她被湖南省委授予“優(yōu)秀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榮譽稱號。作為鎮(zhèn)關工委名譽主任,她將全鎮(zhèn)的關工委工作放在心上,將濃濃的關愛獻給鄉(xiāng)親們、獻給深山里的農民子弟,受到人們的廣泛贊譽。
一
父母的勞苦、生活的艱辛,在梁金華心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她了解農村孩子的疾苦,懂得農村孩子的不易。特別是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逐年增加,留守兒童群體越來越大,這些孩子的處境更難。她把關愛青少年成長特別是關愛留守兒童作為教育扶貧、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聯系服務群眾的作用,實行鎮(zhèn)村干部帶頭聯系結對,發(fā)動教師、干部、五老參與,逐步形成了“三點一線八愛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法。“三點”即政府引導、學校主體、村委會有益補充?!耙痪€”即以關愛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在陽光下健康、快樂、茁壯成長為主線。八愛心,即愛心卡、愛心資助、愛心聯絡員、愛心“媽媽”、愛心檔案、愛心陣地、愛心志愿者、愛心活動。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每個學校、每個村都建立了關愛中心,每名留守兒童都有身邊的教師、干部、五老聯系,孩子們不愁吃、不愁穿,有學上、有病可醫(yī)、有人照看,在“全天候”的關愛下健康成長。這一做法,得到了國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新華社等8家中央媒體去年作了專訪。今年元月,中央電視臺“道德觀察”欄目以“信仰與力量——為了孩子”為題報道了該鎮(zhèn)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
針對空巢老人這一現實問題,梁金華滿懷對鄉(xiāng)親們的深情,創(chuàng)新服務群眾模式,探索出了以村級組織活動中心為陣地,以黨員村干部和黨員志愿者為骨干,“全民參與、低償服務”的關愛空巢老人工作模式,得到國家民政部的肯定。
二
本來,梁金華作為一名國家干部,有機會走出大山。但擔當起瑤鄉(xiāng)群眾脫貧致富領頭人的重任,她覺得,自己植根山鄉(xiāng),用辛勤的汗水換取困難群眾的幸福生活,很值,也很有意義。
梁金華這名“80后”深深理解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因為語言溝通障礙,很多瑤族群眾特別是青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成了一大難題。為了拓寬貧困群眾特別是青年的致富路子,2016年省教育廳到北斗溪鎮(zhèn)結對扶貧時,她瞄準市場興起月嫂行業(yè)這一機遇,搭上了這列“扶貧快車”。他們創(chuàng)新開展“花瑤妹”月嫂培訓,采取爭取青年農民技能培訓和婦女兒童發(fā)展項目支持、企業(yè)實體資助、培訓機構適當減免的模式,組織瑤鄉(xiāng)貧困婦女到長沙集中學習嬰兒護理、營養(yǎng)烹飪、家教禮儀等專業(yè)知識,經過嚴格考核和健康體檢后,頒發(fā)結業(yè)證書,推薦到周邊城市就業(yè)。今年6月6日,省委書記杜家毫到坪溪村調研時充分肯定了北斗溪鎮(zhèn)開展月嫂培訓的好做法,并要求相關部門加強指導,幫助該鎮(zhèn)在培養(yǎng)月嫂上作出品牌。目前,他們已連續(xù)舉辦了3期月嫂培訓班,有127名貧困農村婦女走入城市,有了固定的收入。鎮(zhèn)里還注冊了“花瑤妹”商標,讓花瑤家政服務與特色農產品、民俗工藝品等深山老林里的“土疙瘩”,變身為市場“香噴噴”的搶手貨。
梁金華帶領一班人精心謀劃扶貧產業(yè)建設,培育壯大了坪溪七星瑤寨農家樂、寶山云霧茶、松林紫薯等35個扶貧產業(yè)發(fā)展項目,吸納青壯年回家創(chuàng)業(yè),帶動全鎮(zhèn)70%貧困人口實現增收致富。
三
“十九大上我最關注的,是怎樣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上更好的學?!痹诮邮堋吨袊洕芸酚浾卟稍L時,梁金華坦言。參加十九大,大大開闊了她的眼界,她的思考也更加深刻。
梁金華自幼就懂事好學。中專畢業(yè)后,通過自學考試取得了湖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茖W歷,后又通過函授取得了湖南省委黨校法律專業(yè)本科學歷、經濟學在職研究生學歷。自身的經歷使她深深懂得,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防止貧困代際傳遞,教育是治本之策,也是對青年最大、最根本的關愛。有鑒于此,他們吸引浙江寧波周秀芳愛心助學團隊“定點”北斗溪鎮(zhèn)開展教育扶貧,3年籌資300多萬元,修建了7所農村希望小學,扶持了223名貧困學生。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說到了她的心坎上。她認為,如果能普及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教育就有可能真正成為貧困地區(qū)“斬窮根”的一個好辦法。普及高中可以實現兩個目標:讓這些貧困家庭要么出一個大學生,要么出一個產業(yè)工人。因為成績好的話,可以讀大學;成績一般的話,可以讀職業(yè)院校,掌握一門技能,實現就業(yè)。
面對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梁金華激情滿懷。談起十九大感言,她說:“我將特別珍惜這份榮譽,時刻銘記肩負責任,并把它化作無限動力,向著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用我的‘辛苦指數?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