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越++王業(yè)光
摘 要:為了保證高層地下室部分注意結構的建造質(zhì)量,需要建造人員以及設計人員認識到這一結構對于整個建筑物的重要性,并能結合高層建筑的對于安全、舒適等方面的需要科學的進行項目建造。本文就高層建筑相應的地下室部分主體結構的施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層;地下室;主體結構
在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建設中,高層建筑由于其高效的空間利用率、良好的美觀性成為了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在開展高層建筑建造的時候,由于高層結構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這一工程的建造往往有較多的施工難點,尤其是其中的地下室建造,不僅施工難度大,也對地下室建造質(zhì)量要求較高。
1地下室部分在開展主體構造設計規(guī)劃階段的要點
現(xiàn)代建筑行業(yè)在整體建筑理念、工程建筑用料等方面都有了發(fā)展,讓高層建筑的整體結構有了多樣化的發(fā)展,在加之城市建造土地資源的緊張,讓現(xiàn)代高層建筑的設計人員以及建造單位都將目光凝聚到了高層建筑的地下部分。和過去建筑地下室部的設計以及建造相比,現(xiàn)代高層建筑地下室已經(jīng)突破了層數(shù)的限制,出現(xiàn)多層且結構復雜的設計方案,這在強化了高層建筑功能的同時也讓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建造更加艱難。
高層地下室建造難度和地下室設計規(guī)劃工作之間有著直接聯(lián)系,而由于設計工作要考慮到安全、造價等方面因此在施工方面也存在難度。一般情況下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建筑物的安全性,做好防火、抗震等方面的安全設計。其次,還要能從建筑的實用性方面進行考慮,保證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以及采暖條件,保證人們生活以及使用的舒適度。
另外,在進行建筑規(guī)劃的時候還要結合高層建筑在其結構方面的特殊性,通過科學的方式計算地下室所要承擔的建筑載荷,從而更有效的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性?;A形式的選擇,不單純是結構問題,而且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問題,不僅要考慮地基的承載能力,結構的安全可靠,施工技術條件的可行,還要考慮造價上的經(jīng)濟合理。
2高層地下室基礎形式的選擇
保證高層地下室基底選擇的科學性就能提升高層建筑上地上部分的穩(wěn)定性,因此基底的選擇也就成為了地下室建造一個關鍵內(nèi)容。在進行選擇的時候不僅要結合地下室的實際用途,同時還要能結合高層建筑地上部分建筑的特點進行選擇,尤其要注意地上建筑部分的總載荷打小、高層建筑基底要求的承載能力、建筑整體剛度要求等方面的情況。根據(jù)這些建筑要素的要求在高層地下室建造中出現(xiàn)了筏板類型基底、樁筏類型的基底、箱型類型的基底,建筑基底的出現(xiàn)都對高層地下室建造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它是一個整體的板,樁與筏板為一個整體,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笩板基礎是個整體的基礎,獨立基礎是每個柱子都有一個基礎。笩板基礎調(diào)整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比獨立基礎好。獨立基礎多用于層數(shù)不多的框架或排架。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梁聯(lián)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笩板型基礎。而且笩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箱型基礎主要是由鋼筋砼底板、頂板、側墻及一定數(shù)量縱墻構成的封閉箱體。當上部建筑物為荷載大、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軟弱土地基上的多層建筑時,為增加基礎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體整體澆筑成箱子狀的基礎,稱為箱型基礎。此基礎的剛度較大,抗震性能較好,有較好的地下空間可以利用,能承受很大的彎矩,可用于特大荷載且需設地下室的建筑。
樁筏基礎是樁基和筏板基礎的合稱,樁基不是結構,是由于地基,而筏板是結構的組成部分,是基礎,對于有地下室的建筑經(jīng)常用筏板基礎,如果荷載較大,地基土的承載力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或者沉降要求,所采用的地基處理方式。樁筏基礎主要適用于軟土地基上的簡體結構、框剪結構,以便借助高層結構的巨大剛度來彌補基礎剛度的不足。不過若為端城樁基,則可用于框架結構。
樁箱是基礎整體剛度大,可大大改善高層建筑的橫向整體傾斜,有效的調(diào)整或減小不均勻沉積,在高層建筑基礎中應用得越來越多,樁箱基礎的地基與上部結構相互作用共同工作的抗震性能得以大大提高。
3高層地下室部分在其建造階段的要點
地下室部分是高層建筑的基礎,對于整個建筑的穩(wěn)定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建造的時候要能嚴格遵守國家以及建筑行業(yè)中關于高層建筑的要求,避免地下室建造中的施工技術問題影響建筑的整體安全性。首先,和一般建筑相比,高層建筑整體規(guī)模較大,所需要消耗的建設材料也相對較多,需要設計人員能控制好建設材料質(zhì)量,不僅在建設材料質(zhì)量檢驗方面把好關,同時由于高層建筑建造規(guī)格較高,因此還要能根據(jù)建造方案要求選擇恰當?shù)慕ㄖ牧嫌绕涫瞧渲械幕炷令愋偷慕ㄖ牧希枰龊眠@一材料在配料和成、安全運輸方面的工作,保證高層建筑地下室部分的安全質(zhì)量。
其次,在高層地下室建筑材料質(zhì)量有了充分保證的基礎上,還要能選擇合適的建造技術,現(xiàn)代高層建筑方法較多,并且每種方式都有其獨具的特點以及施工效果,目前在高層地下室建造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建造方式就是逆做施工方式。
在建造中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軸線或周圍施工地下連續(xù)墻或其他支護結構,同時建筑物內(nèi)部的有關位置澆筑或打下中間支承樁和柱,作為施工期間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的支撐。然后施工地面一層的梁板樓面結構,作為地下連續(xù)墻剛度很大的支撐,隨后逐層向下開挖土方和澆筑各層地下結構,直至底板封底。同時,由于地面一層的樓面結構已完成,為上部結構施工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可以同時向上逐層進行地上結構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時進行施工,直至工程結束。逆作法可以分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部分逆作法、分層逆作法。逆作法施工可使建筑物上部結構的施工和地下基礎結構施工平行立體作業(yè),在建筑規(guī)模大、上下層次多時,大約可節(jié)省工時1/3;減小對鄰近建筑的影響。
4結束語
在開展高層建造的時候地下室不僅僅是工程建造的起點,同時也是整個建筑支撐的基礎,對于整個高層穩(wěn)定性都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而由于現(xiàn)代高層建筑整體結構存在一定的復雜性以及多元化特點,這也使得地下室部分主體結構在開展設計以及施工的時候要考慮到較多的方面,并能精地下室部分主體結構的建造施工和整體項目建造有機的連接一起,避免因地下室主體部分建造的問題影響項目建造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忠霞;孫軼兵.超高層建筑轉換層主體結構施工技術[J],中華居民(下旬刊).2013(03):115-116
[2]張書坤.城市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構件及轉換層施工技術[J].河南科技,2013(04):13-15
[3]范重;孔祥利;劉學林;王藝華等等.超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模擬技術最新進展與實踐[J].施工技術,2012(07):171-172
[4]洪建華;應有通;朱佳麗.住宅建筑地下室主體結構防水工程設計與施工研究[J].住宅科技,2012(06):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