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艾瑞里
作為供應商,你也許認為消費者需要你為他們做盡可能多的事情:生產(chǎn)、配送、安裝,然后再離開。事實上,消費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懶,他們對自己設計或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會有成就感,因而愿意為之付出一定的勞動。
例如,宜家的平板包裝家具雖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安裝,而且品質也不及其他更昂貴的家具,但顧客還是更喜歡自己拼裝的宜家家具。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宜家效應”。
20世紀40年代,有一家名叫P Duff & Sons的美國公司顛覆了整個烘焙原料界。它的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是盒裝蛋糕粉,只需加水攪拌再放入烤箱烘烤就能做好蛋糕。然而,這款產(chǎn)品遭遇了慘敗。實際上,在家做烘焙的人并不喜歡輕松的烘焙過程,花費的勞力和技術太少,讓烘焙者缺乏成就感。Duff公司于是改變了策略,讓蛋糕變得難做,新推出的蛋糕粉需要加入雞蛋、食用油和新鮮牛奶。新產(chǎn)品一推出就很受歡迎。
同樣,在折紙實驗中,盡管折紙新手的折紙作品質量低劣,但他們給自己的產(chǎn)品定出了驚人的高價,要比普通買家的定價高得多,原因就是他們更喜歡那些自己投入了精力去做的東西。
公司大可充分利用“宜家效應”激發(fā)顧客的購買欲和對品牌長期的忠誠度。比如,耐克讓顧客定制鞋子、鞋帶和襯里的顏色,彩滋網(wǎng)(Zazzle)允許顧客定制服裝和賀卡,M&Ms讓顧客選擇自己喜歡的巧克力豆顏色組合。定制化革命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公司需要仔細研究應該如何利用這一趨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