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翠云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合肥 230000)
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效果評價
盧翠云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合肥 230000)
目的 觀察并分析腸內營養(yǎng)支持護理對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的臨床成效。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為探究對象,對其分組,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成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使其統(tǒng)計學存在意義(P<0.05)。結論 對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實施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全面護理方式,能有效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改善,而且使患者的腸道功能快速恢復,從而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
腸內營養(yǎng)支持;胃癌;全胃切除術;護理方式
現(xiàn)階段,胃癌的發(fā)病率極高[1]。有效治療方式就是胃癌全胃切除術,可是此治療方式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導致患者的飲食功能恢復較慢,患者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2]。所以,患者在手術之后必須予以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干預方式。本文選取本院的66例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具體研究報告如下文所示。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該院收治的66例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為探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3例患者,女性15例,男性18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3.44±4.57)歲;對照組33例患者,女性17例,男性16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4.11±4.5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予以參照組患者腸外營養(yǎng)支持的普通護理方式,包括日常護理,病房護理等;予以觀察組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全面護理方式,具體的護理措施為:①治療護理干預:當患者進行手術之后的第2天,予以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第1天對患者進行溶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注射,然后進行加熱器升溫,使腸內營養(yǎng)保持在37℃左右的范圍內,并進行連續(xù)的泵入,滴注速度保持每小時10 mL,并對患者的癥狀進行隨時觀察,第二天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yǎng)乳劑的支持,滴注速度持每小時10 mL;依照患者的具體承受能力進行適當調整,加減營養(yǎng)液體的劑量。①心理護理: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疏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使其早日康復。③營養(yǎng)管護理:在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液的輸入過程中,明確進行營養(yǎng)管的定位,輸液后應用氯化鈉溶液對其進行沖洗,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④病情護理:隨時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患者出現(xiàn)的一系列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處理,避免異常情況出現(xiàn)。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血紅蛋白、白蛋白、血總蛋白、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等進行觀察與對比,并將其具體數據進行詳細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錄入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用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 值檢驗計量數據,然后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兩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腸道功能指標進行觀察與對比
表1 對兩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腸道功能指標進行觀察與對比
分組 例數 血紅蛋白(g/L) 白蛋白(g/L) 血總蛋白(g/L) 肛門排氣時間(d) 腸鳴音恢復時間(d)觀察組 33 114.5±18.74 36.74±6.32 79.65±8.7 48.15±7.11 52.34±6.44參照組 33 106.41±15.12 31.25±7.65 72.35±6.77 83.25±9.11 75.32±11.32 t 4.0241 4.1105 4.3251 4.8201 4.3601 P<0.05 <0.05 <0.05 <0.05 <0.05
2.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腸道功能指標觀察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的腸功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胃癌是消化道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該病癥在初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一般的患者都是在胃癌中晚期診斷出來的?,F(xiàn)階段,針對該病癥采用的有效方式就是全胃切除術,患者在手術之后,消化道功能很難恢復,這時就需要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與此同時進行全面的護理,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
通過此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存在明顯的差異性(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的腸功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存在明顯的差異(P< 0.05)。
總而言之,對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患者實施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全面護理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而且使患者的腸道功能快速恢復,從而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
[1] 朱愛華.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01):102-103.
[2] 孫曉林.行全胃切除術胃癌患者48例術后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護理方法與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6):229-230.
Nursing Evalua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Lu Cuiyu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Anhui 230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total gast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6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total gastrectomy,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s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condition,and make the rapid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unction,so as to enhanc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gastric cancer;total gastrectomy;nursing methods
盧翠云,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胃腸(腔鏡)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