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詩妍
(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醫(yī)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肝硬化患者診斷中運用生化檢驗的臨床價值
楊詩妍
(哈爾濱理工大學校醫(yī)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目的 探討肝硬化患者診斷中使用生化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選擇同期檢查身體健康的50人進行對照,兩組患者均給予生化檢驗檢查,并統(tǒng)一整理生化檢驗檢查各項結果,對兩組檢查對象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經(jīng)過檢查后發(fā)現(xiàn),在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直接膽紅素等比較中觀察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高;在膽堿酯酶、白蛋白、總蛋白數(shù)據(jù)對比中,觀察組患者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 在肝硬化疾病診斷中使用生化檢驗,然后通過配合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報告等進行分析,實現(xiàn)了對患者肝臟狀況的有效檢查,并為治療方案提供了充足的參考依據(jù),對肝硬化疾病檢驗、預防等具有極高利用價值。
肝硬化;診斷;生化檢查
肝硬化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若患者疾病發(fā)現(xiàn)較晚,在初步發(fā)現(xiàn)階段存在并發(fā)癥時,死亡幾率較大。導致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喝酒、抽煙等不良習慣造成的。為了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治療肝硬化疾病,本文將針對肝硬化患者診斷中使用生化檢驗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
1.1 臨床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然后隨機抽取該階段進行身體健康檢查的50人充當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在22~75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5±2.5)周歲,兩組研究對象男女比例分別為3∶2與4∶1,患者的患病時間為3個月~8年,平均患病時間為(2.55±1.05)年;患者入院檢查后,主要患有酒精性肝硬化、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所有參與臨床研究的對象在身高、病程、年齡等一般數(shù)據(jù)比較中,不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首先行常規(guī)檢查,進行血常規(guī)、肝功能等檢查;若患者存在肝腹水,要馬上實施穿刺及X光檢查。然后,所有研究對象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還需要在次日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5 mL血液進行檢查。使用生化檢驗檢查儀器以每分鐘3000轉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采集的患者血液標本進行3 min離心處理,實現(xiàn)血清分析,并對處理后的血液標本實施各項生化項目指標檢測,生化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白蛋白、谷草轉氨酶、γ-谷氨酰轉肽酶、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總蛋白及膽堿酯酶等。[1]
1.3 檢查指標
將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生化檢驗指標項目進行對比,如果對比的結果出現(xiàn)谷草轉氨酶和酸轉氨酶相比數(shù)值為2以上,則說明患者患有肝硬化疾??;γ-谷氨酰轉肽酶較高則說明酒精性肝硬化較為嚴重。[2]
1.4 統(tǒng)計學研究
通過SPSS24.0軟件都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統(tǒng)計、解析,采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t與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若P<0.05,則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價值。
在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總膽紅素、天冬氨酸轉氨酶、γ-谷氨酰轉肽酶、直接膽紅素數(shù)據(jù)對比中,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在膽堿酯酶、總蛋白、白蛋白比較中,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患者低(P<0.05)。
且觀察組生化檢驗所有指標都不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詳見表一。
參與研究的50例肝硬化患者均被檢查出指標異常,
患病率100%(50/50),患病率與患病患者數(shù)據(jù)一致,由此可見,生化檢驗在肝硬化患者檢查中準確率相對較高。
表一 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檢查指標對比
表一 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檢查指標對比
生化項目 正常標準 對照組(n=50) 觀察組(n=50)白蛋白(g/L) 35-55 42.45±5.65 21.25±2.73總蛋白(μmol/L) 60-80 73.79±9.02 59.21±10.09總膽紅素(μmol/L) 1.7-20.5 11.25±4.67 86.49±8.84直接膽紅素(μmol/L) 0-6 3.41±0.81 37.32±9.23膽堿酯酶(U/L) 3700-13200 7245.37±2200.11 81.24±782.53 γ-谷氨酰轉肽酶(U/L) 7-50 18.37±6.79 177.33±23.47堿性磷酸酶(U/L) 35-130 75.11±10.85 181.24±24.56天冬氨酸轉氨酶(U/L) 7-46 15.55±2.71 97.35±14.20丙氨酸轉氨酶(U/L) 7-40 15.24±2.83 58.22±11.13
人體肝臟細胞合成代謝功能的的強弱可以通過TP、A/G、ALB、CHE進行反應,相關指標數(shù)據(jù)越大,則肝臟細胞合成代謝功能越好。經(jīng)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在膽堿酯酶、總蛋白、白蛋白等對比中,觀察組患者數(shù)據(jù)明顯比對照組健康人群小。有學者認為,肝臟細胞里面有大量的ALT、AST,能夠對肝臟細胞受損狀況實現(xiàn)相應的反應,且肝臟細胞受損力度與ALT、AST水平是正比例關系。在本文研究中,患者體內(nèi)的天冬氨酸轉氨酶與丙氨酸轉氨酶含量相對較高,和傳統(tǒng)研究結果相同。而病情發(fā)展狀況在血清及常規(guī)生化檢查中能夠得到的數(shù)據(jù)有限,不過對肝硬化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颊吲c健康人群不僅在天冬氨酸轉氨酶、總膽紅素、白蛋白、γ-谷氨酰轉肽酶等指標檢測中有區(qū)別,在直接生化檢測中的透明質(zhì)酸、Ⅲ型前膠原肽等數(shù)據(jù)指標也存在差異。[3]
綜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臨床診斷中結合生化檢驗與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家檢查結果等,能夠增加肝硬化疾病診斷的可靠性、準確性,確保肝硬化患者能夠被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降低了肝硬化疾病對患者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
[1] 朱艷華.分析血常規(guī)與生化檢驗項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17):69-71.
[2] 王薇,孫嬌杰.肝硬化患者生化檢驗項目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23):99-100.
[3] 尚海晶.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的生化檢驗項目價值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9):204.
To Explain the Clinical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irrhosis
Yang Shiyan
(Harbin Polytechnic hospital HeilongjiangHarbin,150080,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iochemical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cirrhosis. Methods Fifty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and 50 healthy subjects were used as controls.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atients,biochemi cal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Biochemical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irrhosis is of high value for insp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liver disease.
liver cirrhosis;diagnosis;biochemical examination
楊詩妍,碩士,副主任檢驗技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臨床醫(yī)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