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疊疊,突兀嶙峋是巖;蒼蒼茫茫,奔騰不息是水。這里是黃河,是壺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繁衍生息的舞臺,也是我演繹生命與民族情懷的舞臺。
我,高原融化的雪水,自群山之巔奔涌而下,帶著勢不可擋、奇?zhèn)グ蹴绲牧α浚廴毫鞫剂?,最終匯聚成涌動咆哮的黃河之水,來到了這險峻的壺口,這個讓我吃盡了苦頭又出盡了風(fēng)頭的舞臺。
我裹挾著巨浪,一路而下,披關(guān)奪隘,義無反顧地朝壺口沖去。天是寂寂的藍,石壁是寂寂的灰,天地間仿佛只有我的存在,在這個展示生命的不屈與精彩的舞臺上,排排巨浪涌向石壁,在奇響之中,涌向岑岑天際。一種生命的潛藏,在我的軀體里涌動迸發(fā),噴發(fā)出一串串氣勢磅礴、激情燃燒的響亮音符。
“君不見,滔滔洪流旋巨浪,你追我趕斗龍槽;又不聞,聲震長空驚寰宇,千山萬壑蕩回音”。于是一川大水就這樣漸漸地碎成了點,碎成了霧,碎成了奔騰不息的江河湖泊,終究成就了我的錚錚鐵骨,成就了逶迤萬里的豪情和自信。最終,我又一點點匯聚起來,陷深坑而自拔,聚群流而騰飛,像一條巨龍,騰飛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此刻的我,早已經(jīng)把生命付之于企盼,付之于強悍。豪情之中是從容和篤定,我感覺到生命的層層浸潤,節(jié)節(jié)延伸,雖然軀體被那嶙峋的巖石逼得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但還是在這個壯闊的舞臺上,用我的執(zhí)著削去了巖石的風(fēng)骨,為自己打開了一條通向大海的通道。
一切人世間的風(fēng)霜雪雨,榮辱沉浮,名利世俗,風(fēng)云變幻,歷史滄桑,全在我千萬年的奔騰與演繹之中。我不必披神秘的歷史經(jīng)緯,只需要盡情釋放自我,讓那個大氣磅礴的名字——壺口瀑布,來震撼我們民族的靈魂。讓壺口成為你,成為我,成為我們共同的壺口,共同的舞臺。
我越過壺口,像條巨龍,搖頭擺尾,逶迤東去。那滿腔豪情,千百年來逐漸演繹成整個華夏兒女的錚錚鐵骨。這種精神,在每一個人心中孕育萌發(fā)奔涌,凝聚成一種亙古不變的民族情懷。
壺口,這是中華民族最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地方,是大自然展演神奇的舞臺,也是我燃燒激情的舞臺,從這個舞臺我流向天際,流向亙古,流向每個華夏兒女的血脈。
點評
在考場作文大量“缺鈣”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本文所彰顯出來的一種磅礴大氣、豐厚底蘊和文化氣場無疑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小作者避開大多考生從現(xiàn)實中選材成文的共同取向,巧妙地化實為虛,將聞名中外的自然景觀——壺口瀑布虛化為題目中的“我”,盡情抒寫在“壺口”這一奇特的舞臺上,“我”所展示出來的不屈追求和激情燃燒的生命情懷,并將“我”的形象和精神融進了歷史和民族的發(fā)展,這種非同一般的構(gòu)思技巧是使本文脫穎而出的重要緣由。同時,閱卷老師特別驚嘆于小作者扎實過硬的語言功底,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及其搖曳生姿的長短句的運用,凸顯出一種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與本文的主旨、意境自然契合。 (丁國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