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駕校教練都那么兇
在這個學車流行的年代,駕校教練可謂是“真性情”的代名詞了。相信很多拿到駕照的老司機們,都有過一個性如烈火、嬉笑怒罵的教練,也都當過教練口中和眼中的那個百世難遇的“傻子”。但是這背后的原因,有沒有人思考過呢?
學過車的學員們都知道,有些駕校教練的脾氣不是一般的差,那么,為什么駕校教練的脾氣都不好呢?
首先,他們在學員面前把自己當成了師傅,因為他們駕齡長,技術好,水平高。
其次,學員在學習駕駛技術時,由于沒有接觸過車輛,難免笨手笨腳的,告訴這個,忘了那個,使得教練不厭其煩,而且學員人數(shù)多,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教練每個人都這樣去交,時間長了就發(fā)脾氣了。
再就是做教練工作單調,重復,對看不上的人自然沒有好態(tài)度了。
很多人都說駕校教練的脾氣特別壞,動不動就要罵人。所以,各種關于教練的吐槽和抱怨多了,在大眾的印象中,駕校教練就變成了個“長舌婦”,而且還是很惡毒的那種。
其實,駕校教練的這些話基本為“就事不論事”。發(fā)現(xiàn)學員們的不規(guī)范及錯誤動作后,除了立即予以糾正外,還往往要配以大量的評價性詞語,并延伸出一系列的疑問與擔憂;從語言表現(xiàn)口吻上,中肯客觀的成分已經完全消失殆盡,轉而代替以充滿火藥味的批評與責問。
比如:“眼睛往哪兒瞟呢?那邊是有美女呢還是有鈔票呢?”“往死里踩剎車啊!你干嘛?拍香港電影?等著急速飛車了?”
所以說,很多教練脾氣差也是為了讓學員更好的學好車,雖然學員聽起來會很難受,但這個也是教學的一種。當然,如果太過分的話,是可以舉報的。
自國發(fā)〔2016〕9號提出取消“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從業(yè)資格認定”后,許多人錯誤地認為,不再需要駕校教練員資格了,什么人都可以做教練員了。實際上,這其實對教練也提出了更多剛性要求
有人說,駕校教練大多性如烈火動輒怒斥,那是因為駕駛技術關乎一個人乃至很多人的生命安全,不得馬虎,故而駕校教練對學員要求極為嚴格;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學員考試的通過率對駕校的聲譽和教練的考核有重要影響。
不過,這背后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006年12月20日17時左右,江蘇大豐某駕校學員洪某在駕校場地內練習坡道起步項目,身為教練的徐某未隨車指導,洪某在由西向東倒車下坡的過程中,車尾駛向南側圍墻,擠夾到站立在圍墻邊的學員嚴某,致其死亡。在這起案件中,責任應當如何認定呢?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可能不以為意,一起交通事故嘛,當然是應當由肇事學員承擔交通肇事的責任。而實際上我國刑法規(guī)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該罪要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學員的行為導致了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但其并未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而是由其操作技術不熟練導致的意外事件,故而由學員承擔交通肇事的責任于法無據(jù)。
由于交通肇事罪的限定條件較為嚴格,那么會有人把眼光轉向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觀方面要件為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
我們回頭來看當事人在案件中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從案情來看,學員的行為顯然不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作為一名初學者,學員對于汽車的換擋、制動、剎車等操作并未達到熟悉的水準,因此其對于自己的駕車技術根本談不上自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期待一位駕駛技術不精的初學者能夠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排除一切錯誤,迅速做出正確的操作,須知“法律不強人所難”。
既然排除了學員的主觀犯意,那顯然其不應當為此次事故承擔責任。那么這個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呢?沒錯,只有我們的教練來給學員背鍋了。
這時恐怕就會有教練大喊冤枉了:連直接駕駛的學員都沒有責任,不在車上的教練員責任何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規(guī)定:“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與教學無關的人員不得乘坐教練車。學員在學習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該案中徐某作為駕駛培訓教練,理當負有隨車指導,確保學員安全的義務,而徐某卻并未隨車指導,導致釀成事故,其主觀上具有疏忽大意的過失,且造成了撞死另一名學員嚴某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故而法院最終判決教練徐某承擔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并附帶民事賠償。
早在2013年,江蘇泗陽一家駕校內,也發(fā)生了一起類似的案件,學員林某在練習倒車入庫時,誤踩油門,將在車旁教學的教練李某撞傷致死。前者的判決書原文已無從查起,而后一案件中,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教練、學員誰才是主責成為審理的焦點,最后法院判定教練負主要責任。
看到這些案例,想必很多教練員已經欲哭無淚了。其實在駕駛訓練這一行業(yè),風險和責任是并存的,教練員和學員們已經不僅僅是普通的傳道授業(yè)的師徒,更是值得生死相依托付性命的關系。所以,這下大家該理解我們教練員的苦口婆心了吧!
(《方圓》2017年18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