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西珍
(江蘇省太倉市港區(qū)醫(yī)院,江蘇 太倉 215434)
·中醫(yī)中藥·
對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的效果探析
任西珍
(江蘇省太倉市港區(qū)醫(yī)院,江蘇 太倉 215434)
目的:探討對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將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江蘇省太倉市港區(qū)醫(yī)院收治的98例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9)和觀察組(n=49)。為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為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12 w后,兩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12 w后其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進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相比,使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的指標。
補陽還五湯;腦梗死;恢復期;療效;血液流變學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此病的致死率、致殘率均較高。在此病患者中,有90%左右的患者在病愈后可留下偏癱、失語等后遺癥[1]。在腦卒中患者中,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約占80%。在臨床上,西醫(yī)主要采用降壓、抗凝、調脂、降顱壓、營養(yǎng)神經、保護腦細胞、預防并發(fā)癥等綜合療法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但較難改善其恢復期的臨床癥狀 。本研究主要探討對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江蘇省太倉市港區(qū)醫(yī)院收治的98例恢復期腦梗死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關于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且均經頭顱CT檢查、MRI檢查被確診。這些患者病情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均為氣虛血瘀型[3]。在這些患者中,有男57例,女41例;其年齡為56~74歲,平均年齡為(65.47±10.52)歲;其病程為14d至2個月,平均病程為(26.15±7.38)d。這些患者均未患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疾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加。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降血壓、抗凝血、調脂、降顱內壓、營養(yǎng)神經、保護腦細胞、預防并發(fā)癥及肢體康復等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進行治療,其處方為:生黃芪 30g,當歸 15g,赤芍、川芎、廣地龍、桃仁、川牛膝、僵蠶各10g,紅花、陳皮各6g,水煎服,1劑/d,在早晚分2次服下,用藥4w為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颊呷粲兄w麻木的癥狀可在此方中加入桑枝、雞血藤各10g?;颊呷艉喜⒂懈哐獕嚎稍诖朔街屑尤肷<纳?0g、石決明30g?;颊呷艉喜⒂醒惓?稍诖朔街屑尤氲ⅰ⑸介?0g。
1.3.1 臨床療效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評估其神經功能,進而將其療效分為以下的級別:1)基本痊愈。經治療,患者的NIHSS 評分減少91%~100%。2)顯著進步。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減少46%~90%。3)進步。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減少18%~45%。4)無變化。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減少不足18%或增加不足18%。5) 惡化。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增加≥18%。6)死亡。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shù)+顯著進步例數(shù)+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 血液流變學指標 在清晨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6 ml,置于無菌抗凝試管中,采用賽科希德公司生產的SA-5600 型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檢測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等血液流變學指標。嚴格按說明書進行相關的操作。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88%,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9.59%。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12 w后,兩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12 w后其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祖國醫(yī)學認為,腦梗死屬于“中風”的范疇,其中醫(yī)辨證分型主要分為肝陽暴亢型、風火上擾型、氣虛血瘀型及風痰阻絡型等。氣虛血瘀型是恢復期腦梗死最常見的中醫(yī)證型。中醫(y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行無力而發(fā)生血瘀。補陽還五湯是治療氣虛血瘀證的代表性方劑?,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此方具有促進人體內NO的合成、維持TXB2和PGI2的平衡、加快神經干細胞的分化與生長、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調節(jié)血液流變學及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動物實驗證實,補陽還五湯能顯著降低老齡大鼠血液濃、黏、凝的狀態(tài),提高其血液的攜氧能力[5]。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符合[6]。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12 w后,兩組患者的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12 w后其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血漿FIB、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全血低切粘度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與進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相比,使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恢復期腦梗死可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的指標。
[1]郭笑冬. 缺血性腦卒中中西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31-33.
[2]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分類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4.
[4]王云霄,袁俊亮,胡文立.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16,11(12):1073-1074.
[5]張紅宇,張曉華.補陽還五湯對氣虛血瘀證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23(3):10-11.
[6]趙素娟,董永書. 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11):1972-1973.
R743.3
B
2095-7629-(2017)15-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