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護理研究·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護理差異與生活質(zhì)量比較分析
徐海燕
目的對比分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護理差異與生活質(zhì)量。方法終末期腎病患者4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患者采用透析方式的不同分為血液透析組和腹膜透析組,每組20例。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簡式量表(WHOQOL-βREF)]及抑郁癥狀[采用美國流行病學研究中心制定的抑郁量表(CES-D)],同時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標水平[自然殺傷細胞(NK)、T細胞總數(shù)(CD3)、輔助性T細胞(CD4)、抑制性T細胞(CD8)、CD4/CD8]。結(jié)果血液透析組生理、心理方面生活質(zhì)量與腹膜透析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血液透析組在社會關系、環(huán)境及總的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低于腹膜透析組(Plt;0.05)。2組接受透析治療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且2組患者CES-D量表中的評分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前,2組CD3、CD4、CD8、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2組CD3、CD4、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lt;0.05),CD8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lt;0.05),而觀察組的CD3、CD4、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CD8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結(jié)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治療方式有著明顯的護理差異,血液透析患者在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方面的生活質(zhì)量較差,腹膜透析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然而2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護理;生活質(zhì)量
終末期腎病作為臨床內(nèi)科多發(fā)疾病和常見疾病,其主要是以患者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水電解質(zhì)紊亂、代謝產(chǎn)物及毒物潴留等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1,2]。因此在臨床上對終末期腎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有著重要作用。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腹膜透析、腎移植及血液透析三種方法進行治療,由于腎移植的實施難度較大,因此臨床多采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3]。臨床資料顯示,評價腎臟替代治療療效的重要指標就是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4]。本研究通過觀察40例終末期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護理方式,以探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護理差異及生活質(zhì)量。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終末期腎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符合柏林國際腎臟病研討會上提出的終末期腎病診斷標準[5]:①慢性腎功能不全;②持續(xù)6個月及以上透析治療;③患者或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均能堅持治療及依從性也較好;④通過本院相關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屬雙向情感障礙郁郁癥患者;②患者在本次入院前有過藥物過敏史;③患者在治療期間依從性較差,未按規(guī)定進行檢查。40患者根據(jù)采用透析方式的不同分為血液透析組和腹膜透析組,每組20例。2組間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20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2.1.1 血液透析組:首先透析前給予患者心理準備護理及測量生命體征等;其次是患者透析過程中進行飲食護理,應注意多提醒患者食用高纖維及蔬菜食品,以促進患者的排便功能,但切記要叮囑患者每天需限制水的飲用量及體重增長≤3 kg;再次是在透析過程中應給予患者預防并發(fā)癥護理;最后是透析結(jié)束后,給予患者生命體征的測定,療效的檢測護理。
1.2.1.2 腹膜透析組:①準備透析室:透析室每天需用紫外線進行1次消毒;②準備好透析液及透析用物;③透析前給予患者心理準備護理及測量生命體征等;④透析過程給予患者透析管道護理:a使用雙聯(lián)系統(tǒng);b在透析過程中,注意將透析管中的空氣排空,避免空氣進入引起引流不暢及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腹痛等;c保持腹膜透析管固定,避免牽拉,并觀察患者皮膚出口的情況,防止皮膚出口出血和感染;⑤飲食護理,應注意多提醒患者食用高纖維及蔬菜食品,以促進患者的排便功能;⑥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告知其透析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耐心的為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講解,使患者及其家屬增強信心,減輕患者的顧慮,促使患者積極地配合護理及治療;⑦給予患者生命體征的測定,療效的檢測護理,同時給予患者預防并發(fā)癥護理治療。
1.2.2 調(diào)查方法: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由專業(yè)護理工作者指導患者或其家屬填寫問卷。
1.2.2.1 生活質(zhì)量:2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測定,均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簡式量表[6](WHOQOL-BREF)進行測定。該量表共26個問題,其中有2個問題是針對受測患者自身健康狀況及生存質(zhì)量總的生存質(zhì)量,其他分為社會關系、生理、環(huán)境及心理4個領域,每個領域分為4~8個問題,每個問題按程度的由輕及重記1~5分。
1.2.2.2 患者抑郁癥癥狀:采用美國流行病學研究中心制定的抑郁量表[7](CES-D)對患者的抑郁癥狀進行測定。其方法是:選擇CES-D量表中的與抑郁有關的癥狀20個,測定患者抑郁癥癥狀的水平,分為4種水平,對患者1周內(nèi)的情況進行調(diào)查。4個答案分別為:1無;2偶爾;3經(jīng)常(一半時間)4持續(xù);選擇越高證明抑郁癥狀越嚴重。
1.2.2.3 免疫功能: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常規(guī)肝素抗凝后,置于轉(zhuǎn)速1 000 r/min的離心機離心5 min,去除上清液,置于-80℃環(huán)境中保存?zhèn)溆?。予以全自動血液分析儀(DxH 800型,國產(chǎn))檢測自然殺傷細胞(NK)、T細胞總數(shù)(CD3)、輔助性T細胞(CD4)、抑制性T細胞(CD8)、CD4/CD8,試劑盒均來自重慶華森制藥有限公司。
2.1 2組患者治療后WHOQOL-BREF量表評分比較 血液透析組患者生理、心理評分質(zhì)量與腹膜透析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血液透析組社會關系、環(huán)境及總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低于腹膜透析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WHOQOL-BREF量表評分比較 n=20,分,
2.2 2組治療后CES-D量表評分及狀態(tài)比較 2組接受透析治療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且2組患者CES-D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后CES-D量表評分及狀態(tài)比較 n=20,分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CD3、CD4、CD8、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2組CD3、CD4、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lt;0.05),CD8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lt;0.05),而觀察組的CD3、CD4、CD4/CD8 T細胞亞群及NK細胞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CD8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慢性腎功能衰竭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臨床上主要采用腎臟替代的治療方法對其進行治療,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臨床上常用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8]。近年來,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患者的生存周期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加;且隨著各種輔助治療的日益完善,尤其是護理治療,使得透析患者的各項生命健康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患者的全身狀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透析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正常人的生活質(zhì)量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9,10]。
本研究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精神狀況的差異進行觀察分析,血液透析組患者在社會關系方面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較低,顯示社會對其的關注度還不夠,導致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心理容易出現(xiàn)孤立。且本研究中血液透析患者在環(huán)境關系方面生活相對于腹膜透析更差,主要包括在醫(yī)院獲得治療、護理、醫(yī)療設備等。有報道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身體狀況明顯優(yōu)于腹膜透析患者,也有報道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低于腹膜透析患者[11,12]。本次研究中,腹膜透析患者治療后WHOQOL-BREF量表評分中總體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血液透析患者。這和治療過程中采取的護理輔助治療有很大關系,由于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者較早且較為詳盡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增加了患者對醫(yī)護工作者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提升了患者的總體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組患者CES-D量表中的評分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2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組別CD3(%)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CD4(%)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CD8(%)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血液透析組62.02±3.2264.32±3.872.7410.00937.76±3.8641.93±4.154.4150.00036.54±3.4429.44±2.879.5090.000腹膜透析組62.04±3.2163.58±3.511.9430.05637.78±3.8939.92±4.012.2980.02536.57±3.4233.46±3.064.0660.000t值0.0260.8500.0222.0890.0375.749P值0.9790.3980.9830.0400.9710.000組別CD4/CD8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NK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血液透析組1.04±0.161.48±0.1910.6280.00016.87±1.3719.97±1.489.2230.000腹膜透析組1.05±0.171.32±0.118.0000.00016.89±1.3817.83±1.412.8590.006t值0.2574.3730.0626.281P值0.7980.0000.9510.000
本試驗通過對4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評分、CES-D量表評分及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標水平等進行分析,證實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治療方式有著明顯的護理差異,血液透析患者在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方面的生活質(zhì)量較差,腹膜透析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而2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
1 李晴,周婷婷,李韜彧,等.延續(xù)護理在腹膜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伴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4-117.
2 林崇亭,韓淑梅.腹膜透析感染性腹膜炎治療及護理進展.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439-440.
3 肖月,趙琨,隋賓艷,等.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經(jīng)濟學評價研究綜述.中國衛(wèi)生經(jīng)濟,2012,31:62-64.
4 黃海華.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對比分析.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3:915-917.
5 張慶娟,袁自靜,蔣美華,等.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zhì)量比較.江蘇醫(yī)藥,2012,38:3031-3032.
6 熱娜,趙新,張豫,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對比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57-160.
7 李建飛,韋建輝,李丹妮,等.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菌血癥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57-659.
8 江培蘭,蔡照紅,吳蘭.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護理干預的預防作用.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805-1807.
9 李建飛.老年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患者N末端腦鈉尿肽前體水平比較.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537-2538.
10 彭映姝,何強,李貴森,等.尿毒癥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的經(jīng)濟學比較研究.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5,42:3172-3175,3232.
11 史小艷,時秋英,徐甜甜,等.中青年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患者生命質(zhì)量的多中心調(diào)查.廣東醫(yī)學,2016,37:605-607.
12 沈燕,吳琴寧,吳靜,等.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腎病療效觀察.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6,36:790-793.
13 何川鄂,楊林,賈中尉,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質(zhì)量影響因素比較.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5161-5162.
14 葉佩儀,張喆,譽翠顏,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移植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睡眠質(zhì)量的研究.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3329-3332.
15 黃菲菲,高旭海,何央.急診血液透析失衡綜合征的預防與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0-81.
16 潘淑曼,周瑩,胡瑜.重癥狼瘡性腎炎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行腹膜透析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889-1891.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3.041
215600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張家港醫(yī)院
R 473.5
A
1002-7386(2017)23-3662-03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