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秋華 孟慶貴 元文革 闞玉文 石穎 劉俠 龐國新 張恭 車文利
1 小麥的基本概況
小麥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麥為主要糧食。我國小麥多屬于普通小麥,異緣六倍體,原產(chǎn)地在中亞和西亞,北從土耳其通過新疆、蒙古傳入我國,南經(jīng)印度傳入我國。小麥總產(chǎn)量前四位的國家為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
小麥從出苗到開始越冬(日平均氣溫降到2℃以下,麥苗基本停止生長)的這段時間為冬前期。冬小麥要高產(chǎn),播種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河北地區(qū)冬季漫長,干燥多風,蒸發(fā)旺盛,冬小麥冬季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冬前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勻的基礎上,促根增蘗,促弱控旺,培育壯苗,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1.1 劃鋤、補苗,確保苗全苗壯
小麥出苗以后要及時查苗,對缺苗斷壟的地方,用浸泡好的同一品種種子及時補種,或在小麥3~4葉期,從苗密的地方間苗補種到苗稀的地方,移栽時要掌握好覆土深度,做到“上不壓心,下不露白”。
對于群體過大的地塊,可及早劃鋤斷根或鎮(zhèn)壓,劃鋤指的是用“抓鉤”,就是有2個或3個齒的農(nóng)具將麥苗周圍的土劃開,小麥冬前劃鋤,可以消滅雜草,疏松土壤,彌合裂縫,有利于防旱防凍。其中,對于晚播弱苗,劃鋤還可以促根增蘗;對壯苗和旺苗適當進行深鋤,可以有效除去部分次生根,使主根吸收充分營養(yǎng),不斷深扎,促進植株粗壯,防止后期發(fā)生倒伏,同時可以減少小分蘗,可以有效改善群體結構,確保小麥顆粒飽滿。小麥冬前鎮(zhèn)壓,不僅可以消滅坷垃,壓實土壤,還可以起到提墑、壯苗以及促根、增蘗的作用,通常要選在晴天的中午進行,此外,鹽堿地與濕度大的麥田不能進行鎮(zhèn)壓。
1.2 澆越冬水
越冬水可以促進越冬期小麥根系發(fā)育,鞏固麥苗健壯分蘗,有利于幼穗分化,防止凍害死苗。同時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澆凍水的時間(晝消夜凍)一般在12月1日至5日。鹽堿地麥田冬灌,還可以壓堿改土。冬灌的適宜時間,一般從日平均氣溫下降到7℃~8℃時開始,到5℃左右時結束。群眾的經(jīng)驗是:夜凍晝消,冬灌正好。冬灌過早,此時的溫度較高,增加土壤水分的蒸發(fā),導致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影響效果;過晚,則土壤凍結,使分無法滲透,且地面積水結冰,容易引起麥苗窒息死亡,另外,冰凌能夠抬起土塊,拉斷麥根,吊死麥苗。因此,在進行冬灌時要依據(jù)一定順序:先灌黏土地、低洼地,其滲水性弱,后灌沙土地,滲水性強;先灌底墑不足或較差的二三類麥田,后灌墑情較好、播種較早,并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冬灌后要及時劃鋤松土,彌合裂縫,以利于保墑增溫,防止透風傷根造成死苗。
1.3 秋草冬治
大力推廣麥田雜草秋冬治。其優(yōu)點是:(1)苗小不被麥苗覆蓋裸露度高。(2)生長勢弱容易著藥根除,且用藥量小、成本低,還可以保證周圍作物的安全。其技術要點為:防除禾本科雜草最好在小麥4葉后至澆凍水之前。此時草齡小約3~5葉期,對藥劑的敏感度高。注意事項:(1)在配藥時要用二次稀釋法,即先用少量水把藥劑對成母液,再按稀釋倍數(shù)加水,充分攪勻后噴霧。(2)施藥時要對全田的麥行麥壟進行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3)最低氣溫低于4度時不能用藥。在用藥前后2天不可大水漫灌。小麥3~4葉期是開展麥田雜草冬前化除的最佳時期,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除草劑及時進行防治,同時要注意用藥方法,提高化學除草效果。對以薺菜、播娘蒿等闊葉類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畝用36%唑草苯磺隆5克或70.5%二甲·唑草酮45克,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對以野燕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畝用3%甲基二磺隆30毫升或5%麥唑啉·炔草酯80~100克,對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
2 病害防治
冬前麥苗的主要病害有小麥銹?。寒敳∪~率達到10%,且秋季氣溫偏高、雨水偏多時,立即噴灑葉銹特或粉銹寧1000倍液進行防治。
小麥全蝕病:對于過去發(fā)生過全蝕病的地塊,每畝用20%粉銹寧乳油120~200克,對水50~60千克,順壟噴灑幼苗,能顯著降低小麥穗期發(fā)病率。
小麥紋枯?。盒←溂y枯病從秋苗期至抽穗期均能發(fā)生。每畝用20%粉銹寧乳油150克,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75克,對水50~75千克順壟噴施,效果良好。
3 蟲害防治
小麥的蟲害主要有麥蚜、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三種麥蚜除直接危害小麥造成減產(chǎn)外,還能傳播小麥黃矮病。小麥齊苗后,特別是在黃矮病發(fā)生較重的地區(qū),要積極做好田間調查,當蚜株率超過5%、百株蚜量達到10頭左右時,應進行藥劑防治。方法是:每畝噴灑1.5%樂果粉劑1.5~2千克,或者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順壟噴霧,效果都很好,并能兼治小麥紅蜘蛛。對于地下害蟲:當小麥出苗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地片調查,當死苗率達到3%時,立即施藥防治。①撒毒土。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2千克,或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或2%甲基異柳磷粉劑2千克,對細土30~40千克,拌勻后開溝施,或順壟撒施后接著劃鋤覆土,可以有效地防治蠐螬和金針蟲;②澆藥水。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對水750千克,順壟澆施,對蠐螬和金針蟲有特效;③撤毒餌。用麥麩或餅粉5千克,炒香后加入適量水和40%甲基異柳磷或50_x0016_05乳油50克,拌勻后于傍晚撒在田間,每畝2~3千克,對螻蛄的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
(作者單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農(nóng)科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