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城鎮(zhèn)建設規(guī)模不斷的加快,征用土地數(shù)量也隨之不斷擴大,因土地征用的各項補償費分配而產生的糾紛也逐年增多,尤其是土地補償費,原因是部分村民小組在土地補償款分配中不公開、不民主,往往是少數(shù)幾個人說了算,有的還存在家族觀念等,損害了部分村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他們個訪和群訪,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因此,被征用的土地補償費如何發(fā)放,哪些人可以享受分配待遇,已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對此問題,筆者現(xiàn)提出如下一些的觀點和認識。
1 征地補償款的分配程序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經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等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須聽取被征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戶的意見,同意直接補給被征地農戶的,征地補償費可以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發(fā)放到被征地農戶,也可以委托集體經濟組織代發(fā)給被征地農戶。如果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戶同意將征地補償費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統(tǒng)一分配的,征地補償款由土管部門在規(guī)定時間內撥到被征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即村委會)后,村委會暫不撥到相關村民小組,應派分配指導小組同志到被征地的村民小組,首先要動員村民積極參保,對大多數(shù)村民不愿意集體參保的,不能強迫他們參保。應協(xié)助村民小組制定征地補償款分配方案,先召集該組的戶代表(一戶一人)開會,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分配政策,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推選辦事公道,有一定政策水平的村民擔任征地分配小組成員,一般5~7人,具體根據(jù)村民小組的規(guī)模大小而定,也可適當增加。村民小組組長任分配小組組長,分配小組依據(jù)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分配政策,本著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分配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的原則對號入座,對比較特殊的幾類人的人分配,分配小組應對照政策,討論是否參加分配和分配的比例,拿出初步的分配方案;初步方案出來后,召開戶代表大會公布初步分配方案,聽取戶代表的意見;修改分配方案并召開戶代表大會通過分配方案,80%以上戶代表簽字同意分配方案,分配方案通過,報村民委員會批準。張榜公示一周,公示榜上要說明征地總額、各戶的分配金額和分配后的余額,公示一周后,如無特殊情況,村委會將征地款撥付到相關的村民小組,按戶做好存折,由各戶簽字領取。
2 參與分配人員的確定
凡依法征收土地產生的對村民或集體經濟組織的補償必須堅持保障優(yōu)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以承包田為主與戶口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統(tǒng)籌考慮,權利和義務對等、尊重歷史事實、男女平等、政策指導與村民自治相結合的要求進行分配。戶籍制度改革后,大家都變成了家庭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成了問題的關鍵。因為征地,不少人將戶口從城市、城鎮(zhèn)遷回到農村,目的就是要參加農村的征地分配,所以分配小組必須從戶口、二輪承包田和承擔義務這三個方面考慮,一一甄別他們是否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以征地協(xié)議簽訂之日作為分配享受權的截止日期。
3 幾類人員能否參加分配的界定
3.1 根據(j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原戶籍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在校大、中專學生,享受全額分配;上學前戶籍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大、中專學生,畢業(yè)后又將戶口遷回本集體經濟組織,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簡單將大、中專畢業(yè)生的身份都劃定為國家干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畢業(yè)生由國家分配改為自謀職業(yè),要看畢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在國家機關或事業(yè)單位有穩(wěn)定的工作,享受“兩保”(即醫(yī)療保險和養(yǎng)老金保險),他的身份就是國家干部,不得參加分配;如果畢業(yè)后仍從事農業(yè)生產,他的身份就是農民,就可參與分配,不能剝奪他們做新型農民的權利。
3.2 農村義務兵應參加全額分配(已提升軍官或轉為中級以上士官的除外)。
3.3 農村勞教或服刑人員應保留他們應分配的份額。
3.4 對因合法婚姻,遷進兒媳、女婿的戶口的,他(她)們的承包田在娘家,本著男女平等對待的原則,本集體經濟組織只分給他(她)們征地補償款中的安置補助費;對女兒出嫁(男方到女方落戶)戶口未遷出本集體經濟組織、離婚后戶口未遷出本集體經濟組織的,離婚后戶口遷回本集體經濟組織(含子女),有二輪承包田且承擔本集體經濟組織同等義務的,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精神的,經本集體經濟組織2/3以上戶代表同意,可參加全額分配,沒有二輪承包田的,可享受征地補償款中的安置補助費,一般50%左右??傊?,錐子只能一頭快,不能得兩頭,但也不能兩頭落空。
3.5 對因房屋買賣等原因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并實際居住,如果是二輪承包前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二輪承包時取得承包經營權且承擔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等義務的,參加全額分配;如二輪承包期間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由本集體經濟組織2/3以上戶代表同意確定是否參加分配和分配比例;如遷入該集體經濟組織時簽有協(xié)議的,應按協(xié)議執(zhí)行。
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涉及每個農民的切身利益,鄉(xiāng)鎮(zhèn)農經部門、行政村要成立征地補償款分配指導小組,負責宣傳分配政策,指導制定分配方案,加強對所屬村民小組分配活動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并妥善處理好各類矛盾和問題,確保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
(作者單位:16100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農村合作經濟管理總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