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重大的軍事改革,包括武器、戰(zhàn)術、訓練、實戰(zhàn)等各方面的改革,其中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粭l就是“胡服騎射”。這是在公元前302年,趙國君主趙武靈王頒布的一條法令。對此,歷史書上是這么說的:“改變之前寬袍大袖的著裝,改穿短裝,束皮帶、用帶鉤、穿皮靴,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使中原國家的戰(zhàn)斗力能夠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相抗衡?!?/p>
“胡服”好懂,就是穿上胡人的衣服;“騎射”也不難懂,就是騎馬射箭。如果說把長衣服變短,把袖口改窄,行動起來會輕便一些,這倒是真的。但是要說陡然之間大幅度提升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從魚腩部隊一下子變成了精兵猛將,似乎有些言過其實。又不是鎧甲勇士,換一套衣服就能騎馬打仗了,難道說這身衣服能讓人戰(zhàn)斗力爆棚?
所以,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好好捋一捋,不能就這么糊涂下去。
中國(以下泛指中原地區(qū))是一個農耕古國,農耕民族面臨最大的威脅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天災(所以才出了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這類關于暴雨、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傳說),另一個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后者的背景原因是農耕民族需要固定的土地進行春種秋收,因此不能隨便搬家;而游牧民族年年跟著牛羊到處跑,哪里有牧草就去哪里,正所謂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在夏天和秋天,理論上來講,游牧民族需要儲備好足夠大型牲口一年消耗的草料,但是如果這件事情被某些事情耽擱了,那么冬天和春天就沒吃的了。于是,他們只剩下一個選擇:南下覓食。游牧民族想要,農耕民族不給,于是只能靠打仗來爭奪。
雙方打了上千年,打來打去各有勝負:游牧民族痛恨農耕民族修城墻,動不動就是好幾米高,人和馬根本爬不上去;農耕民族痛恨游牧民族騎馬打仗,害得他們跑又跑不過,追又追不上。
這時候,可能有人要問了:“又不是只有游牧民族才有馬,中原人老早就學會馴馬了,為什么不用馬呢?”
沒錯,中原人的確很早就學會馴馬了,也很早就開始用于軍事,但那時的馬不是用來騎的,而是用來拉戰(zhàn)車的。前面幾匹馬拉著一輛車,車里面站著軍士,手拿長兵器來對付敵人。這種長兵器主要是以戈為主。
直到戰(zhàn)國時期,中原人民被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打得焦頭爛額都沒能培養(yǎng)出一支真正的騎兵部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有個問題一直沒得到解決:騎馬傷大腿。騎馬傷大腿的原因是當時的中原人不穿褲子,而北方的游牧民族為了騎馬,是穿褲子的。
你如果要問:“為什么不穿褲子呢?”古人可能會反問一句:“為什么要穿褲子呢?”很明顯,對于南方農耕民族來說,穿褲子是非常不方便的事情,因為他們要到水田里勞動。為了方便,他們只用一塊布把整個腿部和腰部圍起來,就像一條裙子。
穿裙子雖然方便,但是騎馬時就非常痛苦。根據(jù)史書記載,戰(zhàn)國時期還沒有出現(xiàn)馬鞍。人們都是直接騎在馬背上的,或者最多墊一張?zhí)鹤?。為了防止掉下馬,騎馬的人只能靠雙腿緊緊夾住馬的肋部,雙手還得緊緊抓住馬鬃或者抱住馬的脖子,在不停地顛簸中,人的大腿內側就會被磨破皮,甚至磨損到血肉模糊。
我們通??吹诫娨晞≈械奈鋵⒍际请p手空出來打仗的,比如雙槍將董平、雙鞭呼延灼。這里就不得不說另一個問題——在西漢以前,中原人的馬鞍上還缺少一個極其重要的零件:馬鐙。有研究戰(zhàn)爭史的專家說過,馬鐙應該是騎兵配套設備中最偉大的發(fā)明,這東西的存在讓騎馬的難度大大降低。有了馬鐙之后,人的雙手基本就能解放出來,騎術好的人甚至可以站在馬鐙上用大腿夾住馬肚子保持平衡,然后拿著武器跟敵人打仗。
想象一下,在沒有馬鞍,沒有馬鐙,也沒有褲子的情況下,騎馬的人如何來忍受騎馬的危險和痛苦。之前說,戰(zhàn)爭中,中原人是站在車里打仗的,可想而知,其靈活性肯定比不過騎在馬背上長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以每次跟游牧民族打仗的時候,一旦對方翻山越嶺或者專挑小路走,只靠戰(zhàn)車的中原人就沒辦法了,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絕塵而去。因此,多年以來,南方的農耕民族對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采取守勢:修筑城墻、挖溝射箭。
直到公元前302年,實在受不了匈奴等游牧騎兵騷擾的趙武靈王忍無可忍,力排眾議,終于下了一道命令——
穿上褲子,騎馬打仗!
這一道命令發(fā)出之后,中原大地上終于有了一支可以跟匈奴抗衡的騎兵,穿上褲子的戰(zhàn)士們精神抖擻,跟游牧民族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斗。
又沒過多久,其他的諸侯國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也開始發(fā)展騎兵,不能讓姓趙的獨霸天下。于是,中原的戰(zhàn)士們都開始穿上褲子,騎上駿馬打仗了。
此后,勝利的天平開始漸漸向中原王朝傾斜,武器裝備、訓練技術、作戰(zhàn)部署都在不斷發(fā)展更新。終于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先進的武器裝備、精湛的作戰(zhàn)技術都足以讓漢武帝有了大顯身手的底氣。于是他聚集了衛(wèi)青、霍去病等名將,帶著精良的戰(zhàn)馬和訓練有素的騎兵與匈奴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幾場大仗下來,他們毫不留情地將匈奴人趕到了歐洲。
所以,如果說是一條褲子改變了華夏軍隊的作戰(zhàn)能力,那也是無可厚非的。這項改革,不光把人的潛力充分發(fā)揮了出來,而且還把馬在戰(zhàn)斗中的作用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