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趙魁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河北省語文骨干教師,《語文周報》特約記者,曾任河北衡水中學語文學科中心教研室主任,多年擔任高三年級備課組長,曾獲河北省優(yōu)質課評比二等獎、全國目標教學一等獎等榮譽,主持或參與多項省市級以上科研課題,參編10余部教學論著,有30余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
筆者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近二十年,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害怕寫作文。有的學生不是因為寫作能力差,而是因為寫作的思路不對。比如,有些同學寫文章沒有列提綱的習慣,甚至連腹稿都不打,漫無目的,隨意發(fā)揮,邊寫邊構思;還有一些同學雖然在寫作之前列了提綱,但是他們往往先考慮怎么寫(寫作技巧),然后才考慮寫什么(文章內容),這樣就特別被動。所以寫起文章來特別吃力,寫出來的文章也不好。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寫作之前先弄清楚命題人要的是什么,再看自己有什么,認真權衡之后再確定自己寫什么,最后再設計怎么寫。這樣,才能最大限度解決上面的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什么
拿到一道作文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白命題人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認真分析,必要時還得把關鍵的字詞句圈畫出來。一般情況下,我們至少要弄明白以下三個問題。
1.作文的主題是什么
作文的主題也就是立意的角度,是寫作的方向,如果立意錯了,寫作的方向也就錯了。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仔細分析,認真思考,弄清楚命題人要的是什么,只有把題審清楚了,主題想明白了,方向才能確定。
很多作文題的立意角度都比較隱晦,需要我們對材料進行分析才能明確,這也是審題的重要任務之一。絕大部分作文的主題不止一個,尤其是最近幾年的任務驅動型作文,立意角度非常寬泛。比如2017年全國卷Ⅱ:“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⑥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shù)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边@道作文題需要認真思考和分析,才能找到符合題意的角度。首先我們需要準確判斷這六句話的主旨,然后再觀察其中哪兩三句可以組合在一起說明同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應該是我們熟悉的,而且是可以寫出一定深度的文章的。當然這六句中如果有讀不懂的也沒關系,只要能讀懂其中的兩三句就可以了,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局限在某個主題中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急著做出選擇,你只需把自己認為符合題意的主題先列出來,其他的暫時不要考慮。
2.材料的表述對象有哪些
近幾年的高考,無論是新材料作文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很多作文材料中都有多個表述對象(作文材料中的人、物、關鍵詞等)。就全國卷Ⅰ來說,2012年有“修船工”和“船主”兩類人,2013年有“商人”“許多老工匠”和“一位年輕工匠”三類人,2014年有“運動員”“觀眾”和“裁判員”三類人,2015年有“父親老陳”“女兒小陳”“警察”和“網(wǎng)友”四類人,2016年有“兩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畫外)”等四類人,2017年則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等12個表述對象。我們在審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梳理這些表述對象,要搞清楚他們誰是主體,誰是客體,誰是正面對象,誰是反面對象;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同向并列的還是反向對立的;他們做事情的方法如何,結果如何;他們的命運如何;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意義何在,危害有哪些;你對他們的行為如何看待;等等。這些信息梳理清楚了,寫起作文來才有很強的針對性,才有話可說。
3.寫作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除了仔細分析作文材料,認真研讀寫作要求也非常重要。很多老師大量訓練高三學生的作文,學生們見得多了,練得多了,很多人就覺得作文要求基本都一樣,無非“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之類而已,因此審題時基本不看要求,這是大錯特錯的。
近幾年的任務驅動型作文,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在作文要求上進行了細化,加入了一些具體的任務。比如,2015年全國卷Ⅰ,就要求考生“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統(tǒng)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這些要求,如果寫的不是書信體,如果沒有站在寫信人的角度寫作,均是不符合要求的。作文出現(xiàn)了硬傷,必然會嚴重影響分數(shù)。再比如2017年全國卷Ⅰ,要求考生從作文材料給出的12個關鍵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xiàn)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如果沒有選擇兩三個關鍵詞,而只是圍繞其中一個關鍵詞作文,或者把12個關鍵詞都寫了,那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如果沒有“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文章同樣不符合要求。此外,如果文章是針砭時弊的,全文都是在批判空氣污染和食品安全等丑惡現(xiàn)象,其認識必然是片面的,不但不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而且還跟命題者的意圖背道而馳,那么這樣的文章是會不及格的。
二、有什么
明白了命題人要什么之后,接下來就要思考自己有什么。要思考自己腦子里有哪些素材是符合這些立意角度的。很多學生抱怨素材不足,寫作文的時候往往咬斷了筆桿也想不出一兩個合適的素材。實際上,并不是我們的素材不足,而是我們缺少發(fā)現(xiàn)素材的眼睛;不是我們沒有素材,而是不會梳理整合素材的思路。
我們可以以一些關鍵詞為突破口,在頭腦中進行一連串的搜尋。比如我們可以以 “課本、電視、網(wǎng)絡、文藝、體育”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或者以“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等為關鍵詞進行搜尋,也可以從正反對比的角度,搜尋一些成對或成組出現(xiàn)的素材,如“開國之君與亡國之君、忠臣與奸臣、四大美女與四大丑女”等。其實,僅語文課本就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名人名言、詩詞歌賦,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足夠我們寫文章用了。再加上我們看過的電視、書籍,我們喜歡的藝術、體育等活動,可以用的素材其實是非常多的。只要我們按照一些關鍵詞去回憶,就一定可以搜尋到大量的素材。
我們在腦子里搜尋素材時,要盡量找不同角度、不同類型的素材。一篇文章中運用的素材類型要盡量多樣,如果能兼顧古今中外,同時還能兼顧事實論據(jù)與理論論據(jù),那么文章的內容就會更充實,說服力也會更強。
我們還可以按照名人軼事、社會熱點、名人名言等不同類別搜尋,同時要注意,一定要搜尋自己熟悉的素材,盡量避開那些一知半解的內容,否則,雖然表面上搜尋到了一些獨特的素材,但實際上無話可說,這就是一種“虛假繁榮”。
找到符合題意的素材之后,我們可以把它們按照不同的主題分類寫在草稿紙上。如果可能的話,搜尋到足夠多的素材以后,再根據(jù)需要進行篩選,切忌腦子一熱就做決定。比如某個素材在腦中一閃,就立馬選定它,提筆就寫,等寫到一半甚至剛寫了兩三句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無話可說了;或者發(fā)現(xiàn)這個素材不合適,甚至偏離了主題。這時候就會非常尷尬,會越寫越吃力,最后只能生搬硬套,敷衍塞責,勉強湊夠800字了事。有的學生寫文章不列提綱,不打草稿,頭上一句腳上一句,生搬硬套,七拼八湊,痛苦至極,出現(xiàn)這種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準備素材不到位導致的。
就如顧客要吃包子,我們就要搜索我們的素材庫里是不是有包子,有哪些包子,如果需要現(xiàn)場制作,那么我們有哪些做包子的原料,等等。這些都準備好了,接下來的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為了使寫作更順利,我們應該在草稿紙上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寫什么
上文提到,一道好的作文題,一般會有多個符合題意的立意角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考生有話可說,才能更好更公平地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否則便是廢題了。近年來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在這一特點上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絕大部分都是開放式的話題,立意的角度也非常寬泛,考生只要闡明自己的觀點即可。比如2017年全國卷Ⅱ,我們可以把材料中的六句名言任意組合,得到10多個非常好的主題。2017年全國卷Ⅰ的主題就更多了,作文材料中給出了12個關鍵詞,從美麗鄉(xiāng)村到現(xiàn)代都市,從國粹京劇到萬里長城,從中華美食到電子商務……你可以隨意地組合,你也可以自由地談論。面對眼前這么多的主題,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仔細權衡,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主題來寫,這樣才能寫出高水平的文章。
梳理出來的諸多主題,肯定有一些是我們不太熟悉的,如果選定它們,不但能寫的內容少,而且也寫不出很深刻的看法,所以這些主題我們可以果斷排除掉。有的主題我們很熟悉,列舉出來的素材也很多,對問題的分析也能很深刻,那么我們就可以選定這個主題。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在兩個甚至更多的主題之間徘徊,總覺得這幾個主題都很好,寫哪個都行,哪個都舍不得扔掉。這時候就要比較自己掌握的素材庫中,哪個主題的素材更新鮮,哪個主題的素材類型更全面,從而做出選擇。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操作,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主題呢?把握住三個關鍵詞即可,一是角度,二是熟悉,三是新鮮。
所謂角度,就是面對作文材料中的幾個表述對象,選擇一個你最擅長的切入點。簡單來講,就是要選擇站在誰的角度看問題。比如2017年北京卷,是寫“說紐帶”還是寫“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如果選擇寫“說紐帶”,是站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角度寫還是站在文化交流的角度寫,是站在歷史傳承的角度寫還是站在校園和諧的角度寫;如果選擇寫“共和國,我為你拍照”,所選擇的“畫面”是經(jīng)濟方面的還是政治方面的,是藝術方面的還是科技方面的,是自然方面的還是人文方面的,等等,這些就是需要我們斟酌篩選的切入點。
所謂熟悉,一方面是指熟悉這個主題,自己有很多話要說,且能評得深刻,論得透徹;另一方面是指熟悉這些素材,選擇自己非常熟悉的素材,寫起來才能夠駕輕就熟,如數(shù)家珍。比如2015年全國卷Ⅱ,如果熟悉并掌握很多生命科學方面的素材,那么就盡量寫篤學敏思的大李;如果熟悉并掌握很多普通技術工人的素材,就盡量寫愛崗敬業(yè)的老王;如果三者都不熟悉,可以考慮把三者進行對比,那樣素材就相對豐富了。
所謂新鮮,主要是針對作文素材來說的,一方面是指時代感強,比如“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黑科技”等;另一方面是指少有人用的素材,當然,這些少有人用的素材,一定是你非常熟悉而其他人未必熟悉的。比如很多學生的作文中寫到梅蘭芳,但是和他并稱為“四大名旦”的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卻極少有人寫到;很多學生的作文中寫王羲之,但是鐘繇、張旭、董其昌等著名書畫家卻少有人寫,甚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們的名字。如果你是一個京劇發(fā)燒友,如果你酷愛書畫藝術,你完全可以選擇這些少有人用的素材。物以稀為貴,這些素材都是非常新鮮的。
四、怎么寫
有了素材,定了主題,就好像出門明確了方向,且備足了盤纏,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么,這“東風”要怎么寫,就需要我們要認真考慮,先說什么,再說什么,如何開頭,如何收尾,如何點題,如何過渡,哪些素材在前,哪些素材在后,哪些素材詳寫,哪些素材略寫,甚至還要考慮各部分的字數(shù),等等。其實說白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做一個“排列、組合、包裝”的工作。在上面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準備了足夠數(shù)量的素材,在此基礎上選定了自己最擅長寫的主題。接下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設計文章的思路,給這些素材排列順序,安排位置,然后給文章配上漂亮的外包裝。比如準備好的幾句名言,哪句放在開頭,哪句放在結尾;找出幾個名人事例或社會熱點現(xiàn)象,哪些可以詳寫深挖,哪些可以合在一起構成一組排比;如何使用一些修辭或幾個整句使語言更優(yōu)美,等等。
建議大家不要過分重視寫作技巧,思想深刻了,素材充足了,文章自然就出色了,否則使用再多的技巧也沒用?!疤岢鰡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實用的思路,因為它符合人們交流表達的規(guī)律。毛澤東的很多政論文、魯迅的很多雜文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寫的。
蘇軾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寫道:“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币馑际钦f,畫竹子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謀劃,在心里構思出要畫的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后抓住時機“振筆直遂”,才能落墨不多而雨態(tài)風姿各得其妙,做到下筆如有神。畫竹如此,作文亦然。胸有成竹,三思而后寫,才能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反之,即使絞盡腦汁,也難寫出令人滿意的好文章。
【實戰(zhàn)演練】
下面,我們按照上面說的審題構思的方法來做一個小練習。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市民小劉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捌鋵嵵皇遣幌胱尭改缚吹阶约喊l(fā)的朋友圈而已?!毙⑻寡裕改缸詮陌肽昵凹尤胱约旱呐笥讶χ?,就開始極度關注她的一舉一動,“有些小情緒發(fā)著好玩,卻被他們當了真,不斷詢問、勸說,讓我哭笑不得?!?/p>
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請結合材料,選好角度,明確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構思示例:
一、明確符合題意的立意角度(明白命題人要的是什么)
1.朋友圈應該屏蔽父母
(1)從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獨立,避開父母,減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與父母交流,并不能使雙方感情升溫;部分內容進行屏蔽是最佳的選擇。
(2)從父母的角度立意:應尊重孩子,不要以愛的名義管控孩子;關心要適度,過度的關心說教會讓子女反感;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一定的代溝,對朋友圈內容不一樣的解讀容易引發(fā)親子誤會,更不利于雙方交流。
2.朋友圈不該屏蔽父母
(1)從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搭建好與父母交流的橋梁。
(2)從父母的角度立意:通過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彼此的距離,也可以嘗試通過家庭微信群來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3.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朋友圈是如今人們社交的關鍵途徑之一,其中值得討論的話題很多,可以從孩子們報喜不報憂的心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朋友圈里參差不齊的內容等角度考慮。
二、列出自己所掌握的符合題意的素材(明白自己有什么)
把自己所掌握的符合題意的素材羅列出來,比如父母偷看子女的QQ聊天記錄、頻繁訪問孩子的QQ空間,偷看孩子的通話記錄、手機短信,偷看孩子日記,搜查孩子的物品等等。我們還可以回憶平時在課外中積累到的一些名言警句,如龍應臺《目送》中的“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代心理學家武志紅《巨嬰國》的“父母將‘我必須全能或完美的嬰兒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變成‘你必須全能或完美”,等等。然后再進行比較,這些素材中,哪個方面你掌握得最多,哪個角度你寫起文章來最有話說,在此基礎上做出選擇,確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主題。
三、設計寫作的思路、方法技巧等(設計怎么寫)
明確了角度,備足了素材,接下來就設計怎么寫。比如名言警句放在開頭還是結尾,這幾個素材哪個在先,哪個在后,哪部分需要詳寫,哪部分可以一筆帶過,等等。
完成以上三個步驟之后,再開始寫作,這樣你就可以“下筆如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