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1866年8月的一天,一位女士登上了開往費城的火車,她走進一節(jié)比較豪華的車廂,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這時,一位微胖的男士走了過來,坐在離她不遠的座位上,開始抽煙。這位女士忍不住咳了幾聲,并表現(xiàn)得很是煩躁。不過,那位男士并沒有察覺到她的反應。
女士終于忍不住開口道:“你是外國人嗎?你不知道車里有一節(jié)專門的抽煙車廂嗎?你如果還要繼續(xù)抽,就去那節(jié)專門的抽煙車廂,不要在這里打擾我!”
那位男士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掐滅香煙后,又對女士歉意地笑了笑。
不一會兒,列車長過來禮貌地對女士說:“不好意思,這位女士,請您換個車廂坐。”
“為什么?我喜歡這個位置,我不換!”女士理直氣壯地回應道。
列車長微笑道:“您坐的是格蘭特將軍的私人車廂,所以還是請您換個車廂。”
女士十分驚訝,顯得有點慌張和害怕,在站起身往門口走之前,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那個微胖的男士——格蘭特將軍。格蘭特將軍只是微笑著對她點點頭,目送著她離去。
(選自《生命時報》)
【素材解讀】卡里爾說:“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們寬容和體諒著其他人。”當我們被人誤會,甚至與別人發(fā)生沖突時,如果我們暴跳如雷,與人拳腳相向,那么不僅有損形象,也會使事態(tài)往更糟的方向發(fā)展。相反,善于體諒、寬容他人,不僅能體現(xiàn)出自身良好的教養(yǎng),還能贏得更多的贊譽和尊重,何樂而不為呢?
【適用話題】誤會、品格、教養(yǎng)、寬容、高貴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