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雙 貴
(天津市晟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3)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選線設計
劉 雙 貴
(天津市晟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3)
通過研究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選線設計的設計原則、線路路由、線路敷設方式、線路平縱斷面、輔助線等,提出較為完整的線路方案比選內(nèi)容,為城市軌道交通選線設計特別是地鐵線路選線設計提供較為清晰的思路,以供參考。
線路,平面,縱斷面,敷設方式,方案比選
在當今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城市的交通方式越來越多樣,必須重視城市交通線路選線問題,從而真正建設出惠民的軌道交通線路,更好地滿足人民平時出行的需要,做到安全可靠的同時兼顧經(jīng)濟實用、綠色環(huán)保。做好軌道交通的選線工作對城市外圍組團發(fā)展和城市內(nèi)部總體規(guī)劃的推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計是在已經(jīng)確定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規(guī)劃條件下,研究某一條或某一段線路的具體位置,確定相關細節(jié)。主要包括平面設計及縱斷面設計。線路平面確定線路平面位置、平面曲線要素、車站分布位置、配線位置、相關點坐標等;線路縱斷面確定線路埋置深度、坡度、坡度相連的豎曲線要素,以及與排水泵站、聯(lián)絡通道等附屬建筑的位置關系。
2.1線路路由
線路路由主要根據(jù)城市經(jīng)濟實力、城市道路網(wǎng)分布狀況、線路的功能定位、客流分布與客流方向等條件確定。當特大型客流集散點離開線路直線方向或經(jīng)由主路時,通常采用支路連接、調(diào)整路網(wǎng)部分線路、路由繞向集散點等方式予以銜接。線路路由的選定同時還要考慮地方政府對線路所在區(qū)域的地塊規(guī)劃開發(fā),以使城市軌道交通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jīng)濟開發(fā)。
2.2線路敷設方式
線路的敷設方式應根據(jù)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城市地形地貌選擇,當采用全封閉方式時,在城市中心地區(qū)宜采用地下線,在城市中心區(qū)外圍,且街道寬闊地段,宜首選高架,有條件地段也可采用地面線,但應處理好與城市道路的關系。這三種敷設方式各自特點主要為:地下線對城市環(huán)境影響小,且對城市總體美觀影響??;地面線造價低;高架線為專用通道,占地少且對城市交通干擾小。
2.3線路平、縱斷面設計
2.3.1線路平面設計
在確定線路大的路由后,對線路的平面位置、車站位置、站臺形式以及全線的輔助線進行詳細分析和計算,以最終確定線路的
準確平面及縱斷面位置。
1)平面位置。線路平面位置根據(jù)其鋪設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a.地下線(地鐵):路中、路側慢車道和人行道下方、路側道路規(guī)劃紅線外。b.高架線(懸掛式軌道交通):結合規(guī)劃或現(xiàn)狀道路橫斷面考慮線路設于車行道分隔帶上還是設置在綠化帶上。c.地面線(輕軌):通常用在沿鐵路、河流或城市綠地帶的線路上。
2)車站位置。在城市軌道交通中車站位置一般與道口關系密切,一般分為:偏路口、跨路口、兩路口之間、道路紅線外設站等類型如圖1所示。
各車站位置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車站位置特點
3)車站站臺型式。車站站臺型式對區(qū)間線路位置和線路平面的順暢有較大的影響而區(qū)間線路位置又制約了車站站臺型式的選擇。兩者須統(tǒng)籌考慮。車站站臺形式如圖2所示。
4)線間距。兩線路中心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線間距。線間距受所處位置、施工方法、限界、線路速度等多方面的影響,一般可以分為區(qū)間并行地段線間距、車站地段線間距、道岔地段線間距等。線間距的取值主要參照表2。
表2 取值參照表
線路位置線間距取值地下線盾構施工法線間距不宜小于隧道外輪廓直徑地下線明挖施工法線間距左右線距中墻(中柱)的建筑限界要求+中墻(中柱)厚+施工誤差地面線、高架線B型車最小線間距為3.6m,A型車最小線間距為3.8m車站地段線間距左右線路中心至站臺邊緣距離+站臺寬度
2.3.2線路縱斷面設計
線路的縱斷面設計是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確定線路空間位置。在考慮線路坡度、豎曲線、最低點位置及高程等因素同時注意與鄰近構造物關系;排水站位置以及節(jié)能坡度的設置等。當遇到不良地質(zhì)條件時盡量躲避,躲避困難時,應采取工程措施。
2.4輔助線設計
輔助線主要包括:停車線、折返線、渡線、出入段線、聯(lián)絡線以及安全線等(其中正線的輔助線通常又稱為配線),其功能主要是為保證正線安全正常的運營、運營車輛發(fā)生故障時臨時調(diào)度和待避以及滿足夜間工程維修車的靈活調(diào)度需要等。
輔助線設計主要是根據(jù)行車專業(yè)提出的配線形式,并結合工程條件、線路實際條件以及運營組織要求,在遵循方便折返、停車、靈活調(diào)度、減小車站規(guī)模、節(jié)省工程造價的原則的基礎上落實配線布局,從而進一步確定車站規(guī)模穩(wěn)定。如杭州地鐵九號線艮山東路站站后配線形式因受工程條件的限制由站后雙停車線改為單停車線。
2.5方案比選
根據(jù)各設計階段的不同要求,一般從大范圍到局部、從粗到細綜合評價各方案,逐個淘汰不利方案,最終確定推薦方案。主要包括平面比選和縱斷面比選。
2.5.1平面比選
線路平面是縱斷面設計的基礎,其方案比選時主要考慮因素如表3所示。
2.5.2線路縱斷面設計與線路方案選擇
線路平面位置結合縱斷面設計才能選出最優(yōu)線路方案。
地下線線路遇到建筑物樁基、橋樁基時,如果線路縱斷面坡度能從建筑物樁基、橋樁基下穿過,則線路平面短直,線路平面條件較好。反之,應該做出繞開樁基方案。
高架線線路經(jīng)過市政立交橋,縱斷面要考慮上跨還是下穿立
交橋,以此做不同線路平面位置方案。
線路平面需結合敞開段和過渡段所在位置,如敞開段、過渡段布置在道路中間或道路兩側進行多方案比選。
表3 考慮因素
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設計中,線路專業(yè)為整個設計的基礎,具有復雜性、總體性等特點,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龍頭作用。其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地鐵設計的質(zhì)量及工程投資的高低。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選線立足于城市總體規(guī)劃,在滿足線路平、縱斷面設計規(guī)范要求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線網(wǎng)規(guī)劃,結合城市自身特點(如歷史文化底蘊等)進行相應線路選線設計,提出多個線路方案(一般為3個),而后積極與相關規(guī)劃部門做好對接,進一步落實線路路由及車站站位,最終確定經(jīng)濟、合理、可行的線路方案。
[1] 陳劍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計方法[J].鐵道工程學報,2013(10):260-261.
[2] 路易斯·維達爾.城市軌道交通設計手冊[J].楊子玉,孫陽,譯.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地鐵9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2016.
[4] 徐振廷.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選線設計[J].交通科技,2009(b07):96-98.
[5] 顧保南,葉霞飛.城市軌道交通工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20-24.
[6] GB 50157—2013,地鐵設計規(guī)范[S].
Designofurbanrailtransitlineselection
LiuShuanggui
(TianjinShengfengEngineeringConsultingCo.,Ltd,Tianjin300143,China)
According to study on the design principles, route routing, the way of laying, flat and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line and auxiliary line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selection design a more complete comparison of line scheme is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design especially the metro line selection design provide a clear reference.
line, plane, vertical section, way of laying, scheme comparison
1009-6825(2017)32-0125-02
2017-09-01
劉雙貴(1989- ),男,工程師
U412.3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