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愛 松
水,從哪里來呢?
它在幾千年的冶煉術(shù)里孕育、流轉(zhuǎn)、破裂、融鑄、新生……
它掙扎過的土地,就是咸苦的;它上升過的土地,就是甘甜的。
它,流淌而過,沒有言語,卻懂得星空上交談的秘密;它,蜿蜒而來,沒有形狀,卻閃耀著萬物交織的靈光。
哦,今夜,水,凝結(jié)成了靛青色的金屬。
是什么力量,讓液體成為固體?又是什么力量,讓其成為光影的靈魂。
它,究竟從哪里來呢?黑夜不知道答案,黎明不知道答案,只有今夜,思源廣場上,人們行走的腳步,碰觸到了,它的響聲和重量!
誰的身影,一直在山水之間徘徊?
從中國到法國,再從法國到中國,這個身影,追求著什么?
看一看故土,不再是千瘡百孔的舊面貌;看一看故土,已是發(fā)展復(fù)興的新氣象。
這中間,隔著什么呢?這個中國人民的兒子的身影,這個深愛著祖國和人民的身影,似乎仍在這里,深情凝望。
白玉蘭、紫藤、丁香、石榴、紫杉和連翹,這“六棵樹”在他眼里,一直枝繁葉茂,他在這“六棵樹”眼里呢?還是不是,當(dāng)年少小離家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還是不是,耄耋之年時,踏上鄉(xiāng)土依然葆有的壯心不已。
“六棵樹”記得,我們也記得,他雖然離去了,但他的神采,為華夏大地升騰過,一道獨(dú)特靚麗的景觀。
我們,又在追求什么呢?走過偉人故居的土地,腳步該是沉重,還是輕盈?
今天,這個苦難的民族,終于可以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在這條道路的最前方,他,一直微笑著,向我們招手。
誰在等待?
在寶箴塞。
8個天井,是不是8個隱秘的出口?它們,通向何方?
還有108道門,我們該從哪里走進(jìn)去,又該從哪里走出來?
從1911年的秋天,到2017年的夏天,有多少人經(jīng)過這里,又有多少人離開。這些青色的磚瓦,似乎還藏著逝去人們的影子,只要光線一照,它們就復(fù)活了,但只要人們一走近,它們便會躲了起來。
它們懼怕什么呢?戰(zhàn)爭?災(zāi)害?掠奪?驚擾?
哦,這里本該是清靜之地,有鳥鳴,有花香,有樹影,有群山,有溪流,有小動物……但這個全然封閉的建筑,究竟要隔絕什么呢?
透過寶箴塞內(nèi),一個個狹長精致的觀測孔,我看到了過去,隱隱而動的旗幟和欲望。
寶箴塞的主人,這個和我有著同樣姓氏的族人,你在哪里呢?
當(dāng)我第一次走進(jìn)這個建筑,就像是走進(jìn)了一個人的內(nèi)心,既讓我感到驚嘆,也讓我感到荒涼。一股涼風(fēng),突然順著墻面撲向我,令我停駐,也讓我知道了,寶箴塞,等待著的是什么?
但我不能說出,很多答案,會在風(fēng)中飄散,但這個答案,卻只可順著血脈靜靜流淌。
有過槍響的山,才有自己的脾氣;有過正義之戰(zhàn)的山,才有自己的氣概!
“雙槍老太婆”,不僅僅是小說中的人物,峰巒疊嶂的山林間,她們?yōu)槿A鎣山,帶來了比挺拔,更為崇高的意義。
她們是母親,卻要成為戰(zhàn)士;
她們是嬌嫩的美麗花朵,卻要成為精準(zhǔn)的射擊手。
為什么?
沒有奉獻(xiàn)和犧牲,那時,窮苦人民如何翻身?紅色,本不是華鎣山的顏色,但是,先輩的流血和犧牲,已經(jīng)讓這座山,成為了歷史的象征,成為了紅色的高度。
無論是生命之石,還是溶洞;無論是“千年一吻”奇觀,還是滿山風(fēng)景,都可讓人駐足觀賞,但唯一能讓人肅然起敬的,只有那尊巨大的紅色塑像。
她,腰間別著黑亮的雙槍,勝過繁華都市中,多少奢華的金光閃閃。她抬頭注視著的,不僅僅是遠(yuǎn)方,還有今天,我們的頭顱和意志,是否還能再多一些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