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
柳眉鳳目,氣質(zhì)如蘭,口吐蓮花……16歲復旦附中美女學霸武亦姝,堪稱“顏值與才華齊飛”。2017年2月7日,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上她一舉奪冠,一夜之間網(wǎng)上爆紅,成為新晉“國民女神”。這名“00后”女孩,古詩詞儲備量高達2000多首,面對強勁對手從容淡定,決賽中戰(zhàn)勝北大博士陳更。在“詩詞超女”背后,有著怎樣的成長故事呢?
言傳不如身教,
“潤物無聲”改造頑皮女兒
2000年,武亦姝出生在上海市長寧區(qū)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在科研機構工作,母親是一名小學美術教師。
作為獨生女,武亦姝剛進幼兒園,父母就為她制訂了“家教方針”——要增加知識儲備,以免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后,小亦姝都要苦著臉跟爸媽學識字、背古詩、畫畫……過大的壓力,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等父母一離開書房,她就把書本、畫筆一扔,爬到床上睡大覺,或者溜出家門找小伙伴玩兒。受到父母責備時,小小年紀的她不卑不亢,學著大人的口氣說:“我感覺自己好累,需要放松,你看那么多孩子放學后都能玩,憑什么我不能???”一個4歲小丫頭竟這般伶牙俐齒,父母哭笑不得。
小亦姝不光在家貪玩,在幼兒園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敷衍了事,看似聰明伶俐的孩子,漸漸成了老師眼中的“差生”。于是,如何引導女兒的學習興趣,成了父母的當務之急。
一次,爸爸媽媽帶著小亦姝去拜訪一位朋友,看到人家的孩子非常愛讀書,不僅喜歡童話和故事書,連工具書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武媽媽感到很詫異,問朋友夫妻倆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對方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我們沒有培養(yǎng)過孩子??!”
朋友夫婦一個是學者,一個是作家,兩人相親相愛,家里藏書很多。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廁所,隨處可見各類書籍,比如父親喜歡的歷史哲學宗教類,母親熱愛的社科文學藝術類,孩子癡迷的繪本寓言童話類……只要想讀,隨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歡的讀物。沒事的時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并不斷交流,共同提高。
這件事讓武媽媽觸動很大,果然是言傳不如身教啊,說一千遍“寶貝,小心摔倒”不如讓孩子自己摔一跤教訓深刻;說一萬遍“你應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不如家長默不作聲地做給孩子看,讓她有所體會,受到熏陶。明白這個道理后,武媽媽首先拿丈夫“開刀”:“以后你下班后沒事別老下棋了,我們也陪孩子一起看看書、畫畫畫,不然大人在玩,卻把孩子關在書房里學習,她難免會有抵觸情緒。”丈夫先是一愣,繼而從諫如流地耍貧嘴稱:“夫人所言極是,微臣遵命!”
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在父母的長期感染熏陶下,上小學后的武亦姝已經(jīng)愛上了全家人一起讀書畫畫、交流心得的溫情氛圍。夜色溫柔,燈光繾綣,一家三口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讀到歡喜處就一起聊一聊?!肮瑢O悟空好搞笑啊……”讀到有趣的地方,小亦姝會忍不住笑出聲來?!霸趺春眯δ?,說來聽聽!”爸爸一臉期待地問,以此鍛煉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小亦姝向父母復述書中的有趣情節(jié)時,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概括與表達。
一家人也經(jīng)常玩角色扮演游戲,而且會改編結局。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三口人,轉眼間就變成了三個不同的童話角色,玩起來自然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當然,除了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還會在假期帶武亦姝四處旅游放松,并鼓勵她把旅途見聞寫成作文或日記。
如此數(shù)年后,小時候頑皮又厭學的武亦姝,漸漸蛻變成了一個知禮尚學的初中生,她寫得一手好字,對許多唐詩宋詞爛熟于心,學習成績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與此同時,父母也與孩子共同進步:武爸爸下棋打牌少了,終于“啃”完了他一直靜不下心來品讀的《二十四史》《山海經(jīng)》等古典名著;武媽媽在陪女兒讀書作畫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身技藝,和女兒共同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外婆橋上櫻桃紅》奪得市書畫大賽銀獎!
讀名著穿漢服,
父母鼓勵她快樂做自己
因自幼在書香氛圍中成長,武亦姝認為讀書和吃飯、呼吸一樣是每天必做的事。女兒的美麗蛻變,也讓武媽媽深刻感悟到: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變自然發(fā)生。
雖然希望女兒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但父母對武亦姝的學習成績并不太看重?!皬男W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tài)度好,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的時候沒什么壓力,很少有發(fā)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兒去?!蔽湟噫偨Y說。她的經(jīng)驗是: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yè),像做作業(yè)一樣輕松考試!
在武亦姝家,物質(zhì)也從不與分數(shù)、成績掛鉤。武亦姝說:“物質(zhì)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我需要的東西,爸爸媽媽經(jīng)濟上只要能承受,都會給我買,與我的學習成績沒關系。他們認為,把買不買東西與學習成績掛鉤,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功利思想,進而偏離學習和生活的本質(zhì)?!?/p>
武亦姝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里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里的一個小盒子里也常有幾百元錢,是爸爸媽媽放進去給她急用的。父母的理念是,當今社會充滿誘惑,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在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武媽媽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而且不是說要等你長大以后,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就享受生活!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武亦姝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答他們。武媽媽聽了微笑著更正了這種說法,她對女兒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shù),而是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p>
所以,學習只是武亦姝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wǎng)玩游戲,放松去鄉(xiāng)下陪伴疼愛她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都是她生活中的內(nèi)容,因此,她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愛與激情。
上初中后,武亦姝開始閱讀經(jīng)典,媽媽告訴她,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中外經(jīng)典名著,武亦姝強烈地感覺到,她寫作文、考試做閱讀題的水平都上了一個臺階。
有一次媽媽問她:“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精神愉悅了嗎?”她說感受到了。媽媽聽了十分欣慰。因為在武媽媽看來,獲得愉悅是閱讀的最高層次的享受。
“在閱讀的時候,并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閱讀者的生命中?!蔽湟噫绱烁袊@。
2015年,武亦姝以一篇文采絕佳的游記,從上海市3萬多名參賽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首屆“新聞晨報杯”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實踐獎。
在上海蘭生復旦中學讀初三時,有一天武亦姝告訴媽媽,她想要一身漢服穿,因為喜歡那種寬袍大袖的飄逸感,仿佛是從《詩經(jīng)》中走出的古典佳人。媽媽不僅沒反對,還夸女兒有創(chuàng)意:“好哇,你有近1.80米的身高,穿上漢服,一定會令整個校園驚艷的!”武亦姝一聽有些羞澀,小臉紅撲撲地說:“要不……還是算了吧,那么惹眼啊!”媽媽不以為然:“這有什么好害羞的,要勇敢做自己,你認為好的、快樂的事就要勇敢去嘗試。”
此后,在不需要穿校服上課的日子里,武亦姝總會穿上媽媽為她定制的那幾套飄逸的漢服出門,并喜歡在身上揣一本蘇軾的詩集。武亦姝把陸游、蘇軾、李白奉為自己的“三大偶像”,并稱喜歡詩詞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現(xiàn)代語言中很難找到。
奪冠詩詞大會,
“拼爹教育”成就“00后”女神
因自幼酷愛唐詩宋詞,2016年被復旦附中提前錄取時,15歲的武亦姝腦海中已經(jīng)有近2000首古詩詞的儲備。愛好古典文學的父母對此功不可沒,早在女兒上幼兒園時,他們就經(jīng)常教她背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之類的詩詞佳句。武亦姝漸漸長大后,他們還經(jīng)常和女兒一起玩“詩詞接龍”游戲,誰輸了就要做家務。因此,從上幼兒園到讀高中,武亦姝從未疏遠過詩詞,時不時背上幾首,她分明能感受到一份“口齒噙香”的滿足感。別人出門時手機不離手,她出門時是詩詞不離手。捧一本詩詞集,仿佛就擁有了全世界。
這位喜歡穿漢服、背古詩,并把陸游奉為“第一男神”的高挑美女,在學校里也對不少同學產(chǎn)生了好的影響。一次班上舉行演講活動,武亦姝就以《其實陸游萌萌噠》為題,為同學們介紹了這位南宋詩人不為人知的一面。別人眼里的陸游沉郁困頓,她眼里的陸游可愛率真,還是典型的“貓奴”。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中,陸游寫道: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意思就是:今天風雨那么大,我在家逗貓,暖暖和和的,就不出門啦。所以你看,他還是蠻可愛的嘛!學霸美女武亦姝的妙趣講述,令臺下師生忍俊不禁。此后,不少同學和老師都喜歡和她交流古詩詞文化。
2017年初,武亦姝首次亮相《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舞臺時,身著一襲紅色漢服,長發(fā)別在耳后,柳眉鳳目,身材頎長,淺笑頷首,一句句古典詩詞從她口中吐出,如同清風拂過山嵐,白云流過天際。面對強大的對手和臺下的觀眾,她有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鎮(zhèn)定,不但完全印證了其偶像蘇軾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也在網(wǎng)絡上一夜之間圈粉無數(shù)。網(wǎng)友們都稱她“顏值與才華齊飛”,“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個人追逐戰(zhàn)中,武亦姝一路過關斬將,將詩詞挑戰(zhàn)類題目全部答對,獲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開播以來的最高分308分。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飛花令。飛花令是中國古代酒令之一,實際上就是對詩詞,雙方所吟詩句必須含有事先定好的主題詞。當天以“月”為主題,武亦姝的對手是陜西師范大學的才女陳思婷。一個灑脫,一個緊張,武亦姝始終巧笑嫣然,對答如流。你來我往,唇齒觸碰間盡顯詩詞風流。雖是行風雅之事,卻也讓對手感到不知所措。武亦姝不僅能信手拈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樣的名句,連《詩經(jīng)》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也能脫口而出。數(shù)個回合后,對手落敗。對于這個“00后”才女的驚人表現(xiàn),臺下的評委教授都自愧不如。
2017年2月7日,武亦姝迎來最緊張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她面對的是已經(jīng)蟬聯(lián)兩屆擂主的北大博士陳更。在對方首發(fā)領先1分的情況下,武亦姝毫不怯場,以從容淡定的應對后來居上,率先拿到5分……經(jīng)過幾番對陣搏殺,年僅16歲、尚是一名中學生的武亦姝最終擊敗北大博士奪得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冠軍!陳更不禁贊嘆:“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p>
那一刻,臺下一片歡呼,武亦姝淡淡一笑,因為她愛的是詩詞,不是勝負。
生活中的武亦姝除了酷愛詩詞,并熱衷于傳播詩詞外,還利用課余時間拍攝漢服寫真,每年推出自己的漢服合集。前不久,她還參加了China Thinks Big的比賽,成為“中國漢族傳統(tǒng)服飾工藝的生存與發(fā)展現(xiàn)狀”參賽項目隊員之一。她希望通過調(diào)研,向社會展現(xiàn)傳統(tǒng)工藝的生存狀況,引起大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和重視。
對于女兒的奪冠,父母自然感到欣喜。武媽媽說:“在手機成為一種依賴,傳統(tǒng)文化被逐漸遺忘的今天,我們很高興看到亦姝以及和她比賽的對手們這些‘00后的存在。同時我們也很欣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穿過漫長的歷史依然能夠打動不同年齡段的人,依然有人能僅僅憑著一腔熱愛將它傳遞下去?!?/p>
但武媽媽也坦誠地總結說,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罢嬲慕逃鋵嵕褪恰吹鶍專〉逃Z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遺傳,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p>
是啊,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滿尊重、親情和書香,父母不說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達理;一個問題學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則一定充滿問題,比如缺乏愛、不平等、不自由,父母觀念落后、視野狹窄、有暴力行為等。父母是無知的,就會以控制、奴役的方式對待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父母是開明的,就會給孩子尊重和自由!
對我們來說,與其對“00后”才女武亦姝這種“別人家的孩子”滿懷艷羨,不如先讓自己變成“別人家的父母”吧!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