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421 江西貴溪雷溪中學(xué) 張麗輝
“冤家”大凱
335421 江西貴溪雷溪中學(xué) 張麗輝
記得上小學(xué)時,我和大凱是“冤家”。理由很簡單,在我看來,他就是典型的“跟我過不去”。不管我有什么事,他都得打擊我一下,我有好事了他諷刺我,有壞事哭鼻子了,他更是要抓住機(jī)會奚落我。
至今,仍有兩件事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第一件事是我在一次考試時,因為一時粗心大意,只考了及格分——60分。一向考90多分的我,考了個這樣的分?jǐn)?shù),心情自然跌進(jìn)了深谷,眼淚也忍不住落了下來。下課時,同學(xué)們見我這樣,都跑來安慰我。可是,大凱卻不緊不慢地走過來,拉著長音對我說:“啊呀呀,這不是班里的佼佼者嘛!這回又考了多少分啊?上了90沒?”這話著實太打擊我了,因為老師在班上說了我的分?jǐn)?shù),還當(dāng)眾批評了我。他這一問,不是雪上加霜嗎?!這還沒完,緊接著,他又說:“噢!我想起來了,你這次考了及格分,老師還當(dāng)眾‘表揚’了你一番呢。不錯,再接再厲?。 蔽衣犃诉@句話,氣得說不出話來。朋友小剛幫忙從中調(diào)解,他卻說:“怎么?自己考得差,還不讓人說了?這可不怨我,要怨就怨你自己。想不讓我說,自己考好??!光在一旁哭有什么用!”說完,他便若無其事地走開了。我只記得自己當(dāng)時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考好,不能讓他嘲笑,完全沒有在意他回頭看我時那意味深長的目光。
第二件事是在那之后,我努力地學(xué)習(xí),在一次考試中,我考到了90分,只在大凱的分?jǐn)?shù)之下。分?jǐn)?shù)一公布出來,我便驕傲
起來了,擺出一副“舉世無雙,舍我其誰”的樣子。課間,大凱又朝我走來,拖著長音說:“這回考得怎么樣?常勝將軍——”我自豪地回答:“90?!彼首黧@訝地說:“啊,這么高??!那下次該不會又倒回去吧?”我聽出了這句話的意思,他分明是在說我下次可能又考60分。我當(dāng)時真的很生氣,根本沒有想到他是在警告我,就說:“你不要這么目中無人!”他卻不以為然:“我目中無人?我看你比我還目中無人吧,要不,怎么沒人幫你說話了?再說了,我是第一我都沒一臉驕傲,你這個第二有什么資格嘚瑟?你要想目中無人,那就等你考到第一再說吧!”說完,他便揚長而去,只留下一個窘迫的我——畢竟他說的都是實話?。?/p>
后來,我便收斂了很多,不再那么趾高氣揚。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剛想顯擺一下,卻忍住了,因為,我怕大凱又來挑我毛病。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竟養(yǎng)成了一種好習(xí)慣,考好了不驕傲,考差了不氣餒。漸漸地,我也成了一名學(xué)業(yè)上真正的佼佼者。只是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結(jié)果中有大凱的功勞。
我對大凱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是在他轉(zhuǎn)學(xué)的前一天傍晚。
他轉(zhuǎn)學(xué)的前一天上午,便和全班人說了。我聽了這個消息之后,本以為要開心好一陣子,可是情況卻迥然不同,我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開心,反而很失落,甚至有點不舍與難過。我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去找大凱話別,一放學(xué)便朝家奔去。大凱看我這樣,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嘆了口氣。
傍晚,我竟收到了一封信,是來自那個“冤家”的。我以為他又要說什么難聽的話,便看也沒有看就把信塞進(jìn)抽屜里了。但到了晚上,我還是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獨自一人在房間里看起信來。這一看,我才徹底地改變了對大凱的看法與態(tài)度。
信上寫著:
“冤家”,當(dāng)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jīng)在去新學(xué)校的路上了。我說,咱倆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的“冤家”,也應(yīng)該有點感情了吧。其實,我是想和你做朋友的,所以才會幫助你,只是方法有點不一樣而已。當(dāng)你考砸了的時候,我其實想勸你,叫你不要因為一次失敗而氣餒。但我想了想,連你朋友的勸你都聽不進(jìn)去,我這“冤家”的勸你能聽得進(jìn)去?所以,我才想到通過刺激你來讓你奮起,這方法最終起作用了。之后,你考得了一個好成績,我本想去恭喜你,卻看到了你那“不可一世”的嘴臉,我便想到了一種辦法,那就是通過打擊你來澆滅你那驕傲的火焰。最終,這方法也成功了。你成了一個真正的佼佼者。可是,你似乎還記恨著我,以至于我轉(zhuǎn)學(xué)你都無動于衷,所以,我便希望能通過這封信,來消除咱們之間的隔閡。那么,現(xiàn)在,咱們倆算是朋友嗎?
你的冤家:大凱
看到這封信,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流了出來。我是多么愚鈍??!以至于一位真心關(guān)心我的好朋友離開,我竟未能和他說一句話,哪怕僅僅是一句“再見”!
不過,“冤家”,我已經(jīng)在那時,把你的身影、你的那封信,以及我的答案——一句“我們是朋友”深深地烙在了心里,永遠(yuǎn)不會消失。
(指導(dǎo)老師 楊天武)
簡 評
首先,這篇文章選擇的事例很典型,像大凱這樣的“諍友”生活中并不多見。這么有“心機(jī)”地幫你提升成績、錘煉個人品質(zhì)的朋友,你遇到過嗎?其次,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把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得非常到位。如果沒有大凱最后的那一封信,你看到作者講的故事,是不是覺得大凱是個“非常討厭”的家伙?這一“抑”,筆墨很重,這就使得大凱最后那封信的分量也格外重了,“抑”得越低,“揚”得也就越高。但同學(xué)們運用這個手法時要注意一點,“抑”,不能無節(jié)制地“抑”,把人物說得“十惡不赦”,沒有轉(zhuǎn)圜的余地,否則,“揚”時就會顯得生硬刻板了。本文在“抑”中就注意避免了這一點,寫大凱諷刺自己不及格,最后一句“那意味深長的目光”留下了伏筆。寫第二件事時,最后“畢竟他說的都是實話啊”也是留了轉(zhuǎn)圜的空間的。
(筱 梅 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