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O晴悅
唯強大才能自由
◎?qū)O晴悅
在大學里,是敷衍度日勉強畢業(yè),還是爭分奪秒,專業(yè)、社交哪項都不落下?臨近畢業(yè),是選擇考研,賭一個也許更好卻不確定的未來,還是找一份工作,平淡安穩(wěn)?工作兩三年,新鮮勁兒散去,是接著奮勇向上,還是調(diào)到一個清閑的崗位,歲月靜好?
提出以上問題的是一個女生,大部分人都會說,姑娘不要太強,因為太強很累。好像有那么點兒道理。可是不要太強,過得就真的比較好一些嗎?
2008年我和Paloma相識。當時北京奧運會,我給一家電視臺的奧運報道團當翻譯,她是那個報道團最年輕且是唯一的女記者。
我看著24小時連軸轉(zhuǎn)的報道團,只覺電視行業(yè)太累了。且不說用不用熬夜,就是拿著沉重的三腳架、坐在地上隨時都能編片的能力,對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Paloma是體育記者。我問她,是不是成為一個著名電視臺的出鏡記者特別困難,女生做電視是不是特別累?
當時,這個已經(jīng)通宵沒睡覺的巴西姑娘說,做電視確實太累了,這個行業(yè)你要做得好就很累啊。我以為她敷衍我,沒認真回答。但她還有下半句,“可是,做不好更累啊?!焙髞淼暮芏鄷r刻,我都深深感受著這句話的力量。
畢業(yè)季,大家都說找工作難,可是總有大神手里握著一把的Offer,挑挑揀揀,羨煞旁人。我們卻忘記了大神們的大學是怎么過的,大神們有漂亮的成績單、出色的社會活動表現(xiàn)、500強公司的實習經(jīng)歷。他們拼命為這一切努力的時候,我們在一旁看著,撇撇嘴說,不要太強了,你看他們多累。
當他們輕松地在一眾Offer里挑挑揀揀的時候,我們累的時候來了。跑了N場宣講會,卻連能去面試的機會都很難得到;從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找了大半年工作,依然沒有一個滿意的Offer;即使有了,我們又嫌起薪太低,上升空間有限。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從這個節(jié)點開始,我們做著味同嚼蠟的工作。我們再一次選擇了Easy模式,上班淘寶,下班收快遞,就這么過了幾年,居然覺得也還不錯。然后,等到五年分水嶺的時候,我們望著出國深造的費用,直線上升的房價,手頭雞肋般的工作,無力感難以阻擋。我們在父母的支持下買了房子,成了家,面對每個月必須還的房貸,你還敢放棄手頭上雞肋卻有穩(wěn)定收入的工作嗎?
這是一個不強的惡性循環(huán)。不強,讓我們只能抓住手上現(xiàn)有的,不敢冒險,不敢放棄;也讓我們喪失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做著十年如一日簡單重復的工作。
2014年,我在世界杯賽場上再次遇到了Paloma,激動之心難表。她驚訝于我也成了一名記者,并且在她的國家做了一名駐外記者。而這個告訴我“可是,其實不強更累”的姑娘,已經(jīng)成了她所在電視臺的當家花旦。
她從為球隊接機送機的記者做起,小小的個子淹沒在一群人高馬大的男記者中,一點一點,爭取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機會,成為報道團里唯一的女記者,再后來,萬眾矚目的世界杯,她是當家一姐,全程擁有最好的機位、最熱的話題、最優(yōu)先的連線時間。她可以拍她想拍的故事,做她想做的采訪。
太強辛苦嗎?其實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辛苦。但強大意味著你在一個團隊里有優(yōu)先的選擇權(quán),你可以盡可能地走那些有效的路。那些暫時看上去不累的工作,到最后失去的卻是選擇的權(quán)利。
曾經(jīng)有一個小女孩問我,覺得什么樣的人生最好。我仔細想過,我覺得自由最重要。在每一個我想要改變、想要嘗試一種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一步的時候,我都有選擇的權(quán)利和能力。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且只能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即便這樣做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