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堅
譚延闿,字祖安、祖庵,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出身湖南名門望族,其父譚鐘麟為進士,曾任陜西巡撫和陜甘、閩浙、兩廣總督等職。譚延闿一生也是顯赫風光的。他聰穎好學,11歲學制義文學,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
稱之為“奇才”。1904年3月譚延闿獲得開封會試第一名,填補了湖南在清代二百余年無會元的空白。是年7月殿試,與陳三立、譚嗣同并稱當時“湖湘三公子”,授翰林編修。“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被袁世凱免職。袁死后,任湖南省長兼督軍、省長。1922年隨孫中山赴廣州任大元帥府內政部長、湖南省長、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國民政府主席等要職;蔣介石曾讓譚延闿這位“藥中甘草”出任行政院長,從而成為群雄紛起的動蕩時局中為數(shù)稀少的“政壇不倒翁”。
除了官大以外,譚延闿還是聲名顯赫的大書法家,享有“民國四大書法家”(另三位是于佑任、胡漢民、吳稚暉)之首的美譽,現(xiàn)存于南京中山陵的“中國國民黨葬孫總理于此”的顏體碑文,就出自此公手筆。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事,還是譚延闿從中做的媒呢!譚延闿的女兒譚祥,嫁給了后來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的副總統(tǒng)陳誠。
譚延闿是20世紀早期中國政壇一位集士子、官僚、政客、書家于一身的風云人物。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民國完一人”,說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稱他為“黨國柱石”、“藥中甘草”,也有人說他是八面玲瓏“水晶球”、“伴食畫諾的活馮道”。但不可否認,譚延闿對飲饌之學有著深厚的造詣,他調制和品嘗的菜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稱這些菜為“譚家菜”。
譚延闿好吃,而且以雅食為樂。他有自訂的食譜,比如大白菜只吃當中的嫩心,每天伙房得從一筐白菜里削出心來供給他,還有鴨舌,也是他的喜歡之物。
譚延闿還愛吃狗肉,同時也是狗肉宴上的??停鞔蛴驮婍灀P道:“老夫今日狗宴開,不料諸君個個來;上菜碗從頭頂過,提壺酒向耳邊篩?!痹娋潆m粗俗,卻把吃狗肉的熱鬧場面亮相在世人面前。
因為譚延闿食不厭精,家里雖然請了許多名廚,卻仍有滿足不了他的時候,后來就只好隔三差五,自己親自下廚,與廚師一道鉆研菜品,以飽口福。有一次,譚延闿嫌廚師菜切得不對,反復解說仍不如愿,遂自行操刀示范。但他于美食之道雖天分很高,基本功畢竟不扎實,一刀下去,切傷了左手手指,他又不肯服氣,忍痛換右手執(zhí)刀再來,結果又切傷了右手指頭。
次日有一公函需發(fā)給胡漢民,按譚延闿的往常習慣,一應書札概由親筆,這一次雖傷了手,也不肯例外,勉強捉筆為之。胡漢民也是書法大家,接函后頓為之色變,閉門不出達數(shù)日。譚延闿等回函等得焦急,只好差秘書去問。原來胡漢民一直關在家里揣摩那函上譚延闿的字,揣摩來揣摩去也不得要領,見譚延闿秘書來了,胡漢民先偷偷地問老譚近日在研習哪位古之大家的帖,是蘇東坡還是王羲之,如何那凝重之中,突生出一股輕飄飛揚來了。待秘書告知實情,胡漢民氣得把那公函往地上一扔:“我還當他練了什么新本事,向我示威來了,原來只是切傷了手!”
譚延闿善飲,愛喝紹興花雕,酒量極大。他常說:“吃喝嫖賭,人生四大嗜好,嫖賭與我無緣,吃喝在所不辭。”他的食量之大,勇奪全軍。長子撰文說他老爸:“先公善飲好客,食量兼人。”
譚延闿五十歲生日時,一個叫張冥飛的湖南同鄉(xiāng)為他作了一個壽序,諷刺他的政治生涯,曰:“茶陵譚氏,五十其年,喝紹興酒,打太極拳,好酒貪杯,大腹便便,投機取巧,廢話連篇……寫幾筆嚴嵩之字,做一生馮道之官,用人唯其才,老五之妻舅呂;內舉不避親,夫人之女婿袁……立德立功,兩無聞焉?!弊T老臉厚皮,看過之后也不以為忤。
譚延闿極度好客,請柬滿天飛。每晚譚公館張燈結彩,大筵賓客,用的是一張超級大八仙桌,圍坐十四五人,仍然寬綽,使用的筷子也是特制的,每雙足有一尺多長,盛菜的盤盤碗碗更是其大如斗,令人咋舌。譚家定制啟用的大碗、大盤、長筷、大匙勺等大型餐具,這些后來逐漸形成了湖南飲食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