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概念、要素與模式*

        2017-12-04 12:24:19
        重慶社會科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研究

        徐 陽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概念、要素與模式*

        徐 陽

        對地方政府績效進行全面、公正、客觀、準確的評估,能夠有效地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本質要素,功能定位在評估中居于核心地位,不同的功能定位使評估實踐在制度安排、機制設計及技術運用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不同的結構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評估模式。當前,國內(nèi)研究多集中于對評估概念和要素的理論探討,而缺乏對各地做法及典型模式的深入比較,且研究方法過于單一,對實踐的指導力度有限。對此,一方面應謹慎把握研究的重點,基于功能定位的差異全面分析各地做法的有效性及局限,加強對評估模式發(fā)展方向的探索力度;另一方面應提高對多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視程度,著力提升研究的價值。

        政府績效評估 地方政府 評估要素 功能定位 評估模式

        作為一種源于企業(yè)界的先進管理方法和工具,政府績效評估在西方國家?guī)资甑膶嵺`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政府績效評估領域不但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而且形成了“福建模式”“青島模式”等多個典型的實踐案例,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推動了政府管理科學化的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完善發(fā)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各級政府也正在進一步規(guī)范各類實踐行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績效評估模式,這都對本領域研究中的方向和重點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看到,當前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既缺乏對各地實踐做法的全盤考量,也缺少對多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等研究方法的運用,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強。因此,全面梳理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的進展,對于深化完善本領域的學科體系,推動本領域的實踐過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擬通過全面梳理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概念、要素及模式等相關研究,指出當前研究的不足,為本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在文獻梳理之前,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文獻數(shù)據(jù)庫的“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分類中以“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為主題進行了檢索①檢索時間為2017年6月12日。通過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行政管理學科內(nèi)第一篇以“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為主題的論文是李靜芳發(fā)表于2001年的《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價值取向分析》??紤]到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筆者將論文樣本選取的間段設定為2001年至2016年。,獲取到393篇文獻,如圖一所示??梢园l(fā)現(xiàn):第一,近年來國內(nèi)相關研究成果的數(shù)量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基數(shù)較小,且在學科文獻總量中占比長期處于較低水平;第二,在黨的十七大和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后的2008年和2012年,研究整體達到了兩個高潮,但之后相關文獻數(shù)量又再次回落至較低水平,波動幅度較大。這說明,一方面,本領域研究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學界對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出臺較為敏感;另一方面,在當前國內(nèi)行政管理學科研究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學界對本領域的研究還缺乏足夠的深入,未能跟上學科發(fā)展的整體步伐。

        圖一 國內(nèi)相關文獻數(shù)量及其在本學科文獻總量中所占比重的年度變化趨勢

        一、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概念的研究

        從歷史演進的視角出發(fā)可以看到,作為政府績效評估的延伸,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概念是按績效——績效評估——政府績效評估的次序逐步發(fā)展形成的,各階段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一是績效的概念。事實上,作為一種“多維的建構”,績效評估的主體、對象、角度等方面存在多樣性,因此國內(nèi)外學者對績效的概念及內(nèi)涵也有各種不同視角的闡釋,主要觀點包括結果論、行為論、結果—行為論、能力論、綜合論、動態(tài)論等。其中,發(fā)端于泰勒的科學管理等西方早期管理學理論的結果論出現(xiàn)得最早,認為績效就是 “完成所分配的生產(chǎn)任務”,Kane等(1979)、Bernardin(1998)、彭劍鋒(2003)及楊蓉(2002)等學者對結果論進行了發(fā)展,指出績效是特定時間內(nèi)的特定工作所形成的顯性與隱性的成績、 產(chǎn)出或結果;Campbell(1993)、Borman等(1997)、Rotundo 等(2002)、周智紅等(2000)及孫健敏等(2002)學者持行為論觀點,認為績效是員工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與組織目標關聯(lián)的、可以觀測的硬性與價值行為;付亞和等(2003)、楊杰等(2001)和張德(2001)等學者持結果—行為論觀點,認為績效是工作的行為與結 果 相 結 合 的 產(chǎn) 物 ;Benjamin(1989)、Pringle(1994)、Pulakos 等(2000)、姚慧娟等(2007)則持能力論觀點,認為績效是表面和潛在兩個層面的工作能力;許為民等(2009)綜合考慮了結果論、行為論及能力論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出了一種綜合論的觀點,認為績效與員工的特征、能力和行為都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張光進(2013)從權變論的視角出發(fā),根據(jù)工作程序化程度的不同與工作結果的具體程度、受外界影響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一種“兩維四象限”的解釋,分析了結果和行為兩種績效內(nèi)涵的適應條件。

        二是績效評估的概念。一般認為,績效評估源起于19世紀初西方科學管理研究者對效率評價的相關探索。當前,國內(nèi)外對績效評估的概念還缺乏統(tǒng)一的界定。多數(shù)學者認為績效評估是一種評價的過程,其中,有學者將績效評估界定為一種針對組織成員的特征、資格、習慣和態(tài)度確定其能力、狀態(tài)及適應性的有組織的且客觀的評價過程;績效評估是一種評價組織成員業(yè)績、能力及態(tài)度等的過程;張一弛(1999)將績效評估界定為對特定時期內(nèi)員工對組織做出的貢獻進行“評價的過程”,并指出這種過程可通過數(shù)值進行系統(tǒng)地表現(xiàn)。另外,還有學者認為,績效評估是一種組織對雇員價值的 “程序的決定”,或是一種考評成員及組織業(yè)績的“定期制度”。吳江(2007)結合了上述觀點,指出績效評估是指對項目、規(guī)劃或政策的設計、實施過程及結果所進行的系統(tǒng)且客觀的評價。①吳江:《基于價值管理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三是政府績效評估的概念。自雷德等(1938)在《市政工作衡量——行政管理評估標準的調(diào)查》一文中引入政府績效評估之后,國內(nèi)外學界相繼提出了多種政府績效評估的概念,但也未形成一定的共識。同績效評估的概念類似,多數(shù)學者傾向于把政府績效評估界定為一種過程,如:政府績效評估是一個設計指標并收集資料以描述、匯報和分析政府績效的過程;政府績效評估是評價政府產(chǎn)出的效率、質量、結果、有效性等方面是否達到預定目標的過程;[1]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是一種方便公共決策者獲取相關信息的方法,或是一種由政府決定的以某種成本提供某種產(chǎn)品的方式,或是一個用于評價政府的活動和努力的術語;胡寧生(1998)認為,績效評估在于衡量政府的產(chǎn)出所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蔡立輝(2003)等則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是根據(jù)一定的判斷,對政府的投入、產(chǎn)出及成果中所反映出的績效進行評定與分級,并改善和提高政府績效的活動。[2]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即地方層面的政府績效評估。根據(jù)對績效、績效評估、政府績效評估等相關概念的把握,本文認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是指基于不同的功能定位,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機制設計和技術運用,對地方政府在一定時期內(nèi)的績效進行全面、公正、客觀、準確的判斷的過程。另外,當前研究中還存在著部門考核、領導干部政績考評等諸多政府績效評估的相近概念,因此應特別注意概念的區(qū)別。學者贠杰(2015)在《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與應用》一文中指出,根據(jù)評估對象的不同,政府績效評估主要包括相對獨立但又相互聯(lián)系的三類:政府組織績效評估(又包括政府綜合性整體績效和政府部門績效評估)、政府人員績效評估(又包括領導干部政績考評與一般公務員績效評枯)和公共政策績效評估等。[3]由于政府綜合性整體績效評估是當前政府績效評估的重點領域,能夠直接反映政府管理的總體效果,因此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僅指狹義范疇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即地方政府綜合性整體績效評估。

        二、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的研究

        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是指影響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關鍵因素。根據(jù)對評估的不同影響程度,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可以分為本質要素和結構要素兩類。功能定位是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本質要素,制度安排、機制設計及技術運用等則是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構要素。其中,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功能定位是指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組織機構基于一定的價值取向對評估的定位,直接決定了評估機構和人員的觀念與做法,是評估的關鍵核心;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制度安排、機制設計及技術運用則體現(xiàn)了各地評估的具體方式,是評估的主要內(nèi)容?;诓煌墓δ芏ㄎ?,各地政府績效評估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安排、機制設計及技術運用,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結構特征。下文梳理了國內(nèi)外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的相關研究。

        (一)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內(nèi)涵的研究

        “要素”一詞一般是指影響系統(tǒng)產(chǎn)生、變化、發(fā)展的系統(tǒng)單元。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在國外研究中,英國審計委員會(2001)指出了績效評估所涉及的戰(zhàn)略、措施、目標、結果、分類、監(jiān)督和評價等問題;Mwita(2008)提出了政府績效評估的五因素模型,涵蓋使命陳述、戰(zhàn)略與計劃、具體行動方案、績效認知、管理信息系統(tǒng)五個方面;Sanger(2008)認為績效管理系統(tǒng)的要素包括強有力的領導、戰(zhàn)略目標、準確的績效測量、透明的績效報告以及學習與反饋等;Murphy等(1995)指出除了技術運用之外,還應關注影響績效生成的情境因素,如組織內(nèi)部的復雜性、組織文化和價值以及組織外部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Sanderson(2001)及 Heinrich(2002)等學者也對此進行了研究。國內(nèi)學者,如劉旭濤、彭國甫、宋斌等、臧乃康、包國憲、何文盛等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劃分方法。臧乃康(2008)認為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包括評估依據(jù)和評估系統(tǒng)兩個方面,其中基于評估價值和評估指向的評估依據(jù)是體系構建的靈魂,評估系統(tǒng)則是體系構建的主體;[4]彭國甫(2007)認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涵蓋了評估、結果運用和支持保障三個子系統(tǒng),其中評估子系統(tǒng)包括評估原因、評估主體及評估客體等要素,支持保障子系統(tǒng)包括評估推動、信息采集及制度安排等要素。[5]劉旭濤(2005)界定了評估原因、評估客體、評估主體及評估方式四個政府績效評估的基本要素,并指出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以上要素進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評估體系;[6]包國憲(2011)指出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應包括價值、指標、組織、技術支撐及制度環(huán)境等方面內(nèi)容;宋斌等(2007)則將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劃分為核心體系、主體體系、內(nèi)容體系、方法體系、結果運用體系、機制體系六個方面。何文盛等(2011)則從評估結果偏差的角度指出了政府績效評估的影響因素,認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偏差包括主體、客體、技術等方面的內(nèi)生性偏差與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環(huán)境性偏差。謝鳳華等 (2003)和歐書陽等(2009)也對此進行了研究。

        (二)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功能定位的研究

        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功能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評估的價值取向方面。國外研究方面,西蒙在《管理行為》一書中認為決策判斷應包括價值與事實兩種前提。奧斯本等在《改革政府》一書中也指出了價值取向在政府職能行使中的重要性,概括了“政府再造”的十個原則并以此作為政府改革的理論依據(jù)。阿爾蒙德、哈里、休斯、亨利等學者界定了公共行政的具體價值取向。阿爾蒙德界定了權力、民主化、財富、福利等四類價值取向;哈里認為政府目標應轉向公共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上;休斯指出政府管理應遵循包括經(jīng)濟、效率、效益在內(nèi)的“3E”目標;亨利認為政府行使職能時需要重視效率、效力以及社會價值。另外,卡特等還研究了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指出多元價值取向可以存在于公共行政中。國內(nèi)研究方面,周志忍(1995)在效率研究中強調(diào)了“公共性”的凸顯,提出了“質量優(yōu)位”的概念;[7]徐紹剛(2004)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涵蓋了評估方法等技術層面內(nèi)容及立場、標準、角度等政治層面內(nèi)容,其本身就是民主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臧乃康(2006)認為評估價值是政府績效評估的靈魂,并指出了經(jīng)濟價值泛化、公眾主體價值未顯現(xiàn)、公共利益未成為共同價值等當前政府績效評估中存在的問題;馬寶成 (2001)政府績效評估的價值取向界定為增長、公平、民主和秩序;蔡立輝(2003)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應從效率、秩序、社會公平和民主的本位出發(fā);倪星(2004)認為政府績效評估的方向由價值體系決定,包括效率公平并重、效率民主兼顧、經(jīng)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同步三個方面;包國憲(2007)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應以“主權在民”的價值取向作為其核心理念,需整合政府本位、民眾本位、企業(yè)本位三類價值取向;彭國甫(2004)認為政府績效評估的功能定位要遵循三個原則:深化政府改革的途徑和方法,溝通政府與社會公眾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改善政府績效的依據(jù)和動力;吳江等(2007)認為服務型政府應將政府職能準確定位作為基礎,將滿足民眾需求作為價值取向。

        (三)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安排的研究

        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安排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法律法規(guī)、組織形式及評估主體等方面。在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法律法規(guī)方面,蔣云根(2008)從政府績效評估的地位、權威性、目標取向、制度規(guī)范、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五個方面界定了立法的目標;[8]陳巖(2011)認為中國已有的績效管理法律法規(guī)對相關程序的詳細規(guī)定不足導致其缺乏可操作性。陳巍、尚虎平等學者著重關注了國外的做法:陳巍(2015)通過分析美、英、日、韓四國的績效立法進程,歸納了立法先行、高層推動、立足國情、漸進推進及注重法律法規(guī)的系統(tǒng)完備性等績效管理法制化的基本方法;尚虎平等(2016)通過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美國聯(lián)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績效立法的內(nèi)容上存在一定的同趨性,進而指出中國政府績效評估法制化應鼓勵 “地方先行”,出臺全國性法律法規(guī),并及時修訂和升級相關法律法規(guī)。[9]在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組織形式方面,吳建南(2008)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類組織形式;周志忍(2008)歸納了國內(nèi)外績效管理的兩類推進機制:“集中型”和“分散型”,前者以英國、中國為代表,后者以美國為代表;汪玉凱等(2006)認為應建立由多方評估主體組成的績效評估委員會,對各地政府績效評估行為進行垂直管理。在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主體方面,徐紹剛(2004)認為評估機構和政府的關系存在人大主導的“垂直模式”和政府主導的“水平模式”兩類,指出評估的本質主體只能是公眾,而政府內(nèi)外的專業(yè)評估機構應代表公眾的利益;高小平(2010)界定了評估機構的三種設置形式:以青島為代表的委員會形式、以北京為代表的聯(lián)席會議形式及以武漢為代表的評估小組形式;[10]鄭龍(2001)總結了漳州市的經(jīng)驗,認為可在政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由紀檢、組織、人事、監(jiān)察、機關黨工委等部門抽調(diào)人員組成臨時考評工作組;倪星等(2004)提出應通過立法組建由各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所指派的專家和技術官僚組成的獨立政績評估機構。

        (四)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機制設計的研究

        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機制設計的研究主要分布在運行機制、結果運用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粽艿龋?000)將績效評估的程序劃分為鑒別評估項目、陳述目的并界定期望、選擇衡量標準、設置業(yè)績和結果標準、監(jiān)督結果、業(yè)績報告、使用結果以及業(yè)績信息七個環(huán)節(jié);蔡立輝(2002)將政府績效評估界定為一個收集資料、確定評估目標、劃分評估項目、績效測定及其評估結果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的行為體系;卓越等(2003)認為績效評估過程可分為建構指標體系、設計指標權重和等級、建立評估和管理機構、確定評估主體、安排實施程序和結果運用六個階段;[11]范柏乃等(2005)認為評估指標體系、評估主體、評估方法和評估程序等環(huán)節(jié)影響了政府績效評估的結果;臧乃康(2008)指出政府績效考評系統(tǒng)應包括目標系統(tǒng)、比較系統(tǒng)、測定系統(tǒng)及反饋系統(tǒng),涉及資料收集、目標確定、項目劃分等環(huán)節(jié);胡寧生(2006)等將公共組織績效評估指標設計的流程分為操作環(huán)境分析、指標具體化、整合以及評估與修正四個環(huán)節(jié);周志忍(2007)將績效評估流程概括為一個目標的金字塔結構,在具體實施中,由上級制定數(shù)字化目標并轉換為指標和任務后分派給下級,并以其完成情況作為評價和考核政績的依據(jù)。胡稅根(2004)、陳通等(2008)、張創(chuàng)新等(2008)等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研究。

        (五)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技術運用的研究

        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技術運用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指標體系、評估方法、數(shù)據(jù)采集等方面。在國外研究中,英國審計委員會(2001)將績效評價體系的基本模塊界定為評價努力情況、評價業(yè)績、評價努力與業(yè)績的關系及解釋性說明四個方面,并設計了包括聚焦、適當、平衡、穩(wěn)健、綜合、成本效率等內(nèi)容的FABRIC標準;盛明科介紹了部分國外政府績效評估技術運用的進展,包括美國許多機構成熟運用的顧客滿意度指數(shù)(ASCI),費舍對美國政府的績效測量和基準化的實踐,以及阿斯頓工商學院在測量各地政府績效時對“最優(yōu)價值”框架和平衡計分卡的運用等內(nèi)容。①盛明科:《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構建與制度安排研究》,湘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在國內(nèi)研究中,贠杰(2015)闡述了國內(nèi)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技術運用的現(xiàn)狀和問題,指出當前存在的績效結構研究薄弱、評估指標技術定位偏差、作為基礎支撐的數(shù)據(jù)源障礙等問題,提出應基于科學、規(guī)范的基本技術路線建立全領域、連續(xù)性、應用導向的全國性地方政府績效評估。[1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政府績效評估是學科交叉的熱點領域,因此許多學者在研究中大量引入了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如周仁標(2001)借鑒了經(jīng)濟學的投入—產(chǎn)出分析框架,彭國甫等(2004)借鑒了管理學的層次分析法。

        三、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的研究

        下文對國內(nèi)外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

        (一)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現(xiàn)狀的研究

        國內(nèi)外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現(xiàn)狀的研究較多。其中,國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平衡計分卡和歐盟通用評估框架等幾種影響力較大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本身,如卡普蘭等于1992年提出了涵蓋財務、顧客、內(nèi)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的平衡計分卡框架(BSC),構建了一種超越財務維度評估的績效評估模式;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于2000年構建了歐盟通用評估框架(CAF),聚焦于公共部門的使命和職能,將過程和結果作為兩大維度,設計了九個主要指標;美國行政學會于2000年構建的“實施績效管理的戰(zhàn)略框架”包括內(nèi)外部環(huán)境分析、使命和原則、愿景、目的和目標、行動計劃、績效測量以及監(jiān)控和跟蹤;Stan Brignall等針對利益相關者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構建了一個 “多維績效模型”。國內(nèi)研究則大部分圍繞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展開,包國憲等(2007)、臧乃康(2008)等學者以甘肅、青島、南通等各地案例為基礎引申發(fā)展出某種模式,進而提出了一般性的結論;相反地,還有學者先對評估模式進行界定,再根據(jù)各地實踐情況進行分類,如周志忍(2008)界定了以福建省為代表的“作為系統(tǒng)工程的績效管理”和以青島市為代表的 “作為動態(tài)過程的績效管理”兩類模式;方振邦(2012)依據(jù)服務質量、行政效率、科學方法等不同理論對中國各地實踐進行了模式上的歸類;董靜(2012)參考了薩拉蒙對于政府與民間組織關系的分析框架,劃分了科層評估、參與評估、合作評估、共同治理評估及獨立評估五種評估模式,并對中國各地24個案例進行了比較研究。②董靜:《政府績效評估理論研究與模式分析》,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當前,國內(nèi)學界普遍認同內(nèi)部/外部評估的模式分類方法,此外,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等(2003)根據(jù)評估對象的不同劃分了普適性的機關績效評估、具體行業(yè)的組織績效評估和專項績效評估三種模式,[13]郎玫等(2009)從博弈視角出發(fā)將評估模式分為感知型、官僚效率型、決策型、參與型、社會效率型和監(jiān)督型六種,[14]付景濤(2011)將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界定為主觀型和客觀型兩種。還有學者從其他視角出發(fā)研究了評估模式,如卓越(2005)界定了類指標、評估維度、評估指標、指標要素及技術指標等評估模式的內(nèi)容,張勁松(2006)分析了評估模式的構建對于評估有效程度的關鍵影響。針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發(fā)展方向的相關研究較少,彭國甫等(2007)構建了包括績效維度、層級特征及樣本屬性在內(nèi)的績效評價三維框架,王錫鋅(2008)根據(jù)對“公眾參與模型”和“技術理性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復合型政府績效評價模式”。[15]

        (二)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的研究

        國內(nèi)外關于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模式有效性的研究較少,謝志賢的博士論文《政府績效評估有效性問題研究——以吉林省政府績效評估為個案》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章。謝志賢(2010)認為,政府績效評估有效性是指政府績效評估主體在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方法和途徑作用于政府績效評估客體,從而對政府績效評估客體和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包括執(zhí)行過程有效性和發(fā)揮功能有效性兩個方面,其影響因素包括嵌入式改革的兼容困境、誘致性與強制性改革的動力差異以及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割裂。①謝志賢:《政府績效評估有效性問題研究——以吉林省政府績效評估為個案》,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鐘海(2007)指出政府績效評估有效性包括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評估結果反饋的有效性以及民眾對評估的熱情和信心,且易受價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評估方法的影響。王蕾(2004)從制度和利益兩個層面上分析了績效評估失效和低效的根本原因。

        四、結論與展望

        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看到,在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中,國外研究起步較早,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而國內(nèi)研究起步較晚,尚未能對各地實踐提供有效的指導。這體現(xiàn)在:第一,大部分研究者重視理論研究,但對實踐研究的關注不足,研究成果多體現(xiàn)在相關概念的界定、體系流程的設計及技術方法的運用等理論方面,而對實踐進程中形成的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缺乏深入的可行性探討;第二,大部分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過于單一,定性研究較多,定量研究較少,個案描述研究較多,多案例比較研究較少。因此,在本領域下一步的研究進程中,一方面,應謹慎把握研究的主要方向,基于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要素的探索,深入分析各地實踐做法的有效性及局限,加強對評估模式的 “再評估”,明晰評估模式的發(fā)展方向;另一方面,應大力加強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多案例研究,加強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著力提升研究的價值。

        [1]范柏乃 段忠賢:《政府績效評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40頁

        [2]蔡立輝:《西方國家政府績效評估的理念及其啟示》,《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第76~84頁

        [3][12]贠杰:《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與應用》,《政治學研究》2015 年第 6 期,第 76~86 頁

        [4]臧乃康:《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政府績效評估體系與制度安排》,《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12期,第 38~43 頁

        [5]彭國甫:《構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四個基本問題》,《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第 73~81頁

        [6]劉旭濤:《關于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四個基本問題》,《新視野》2005 年第 6 期,第 43~45 頁

        [7]周志忍:《公共組織績效評估——英國的實踐及其對我們的啟示》,《新視野》1995年第5期,第 38~41頁

        [8]蔣云根:《我國政府績效評估法制化建設的路徑思考》,《甘肅理論學刊》2008年第2期,第5~10頁

        [9]尚虎平 韓清穎:《政府績效立法的央地互動模式:美國的經(jīng)驗與啟示》,《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6 年第 5 期,第 4~12、125 頁

        [10]高小平 劉悅:《我國地方政府部門績效評估研究》,《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第90~95 頁

        [11]卓越 楊浙閩:《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過程控制》,《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 3期,第28~31 頁

        [13]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政府部門績效評估研究報告》,《中國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第 11~16 頁

        [14]郎玫 包國憲:《博弈視角下政府績效評價模型選擇的理論優(yōu)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 3期,第 115~120頁

        [15]王錫鋅:《公眾參與、專業(yè)知識與政府績效評估的模式——探尋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的一個分析框架》,《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8年第6期,第3~18 頁

        (責任編輯:張曉月)

        Performance Evaluationof Local Government: Concepts, ElementsandModels

        Xu Yang

        A comprehensive,impartial,objective and accu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As the essential elem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functional localiza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evaluation,different functional localizations make evaluation practices show differ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mechanism designs,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so on,which form different evaluation models.At present,the domestic research mostly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evaluation,but lacks the thorough comparison of the local practices and typical models,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too single,which is limited in guiding practices.In this regard,on one hand,we should be careful to grasp the focus of the study,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limitations of practices based on differences functional localizations,and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valuation models;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ultiple case research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local government,evaluation element,functional localization,evaluation model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政府績效評估研究”(批準號:2016ZZXS004)。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男女后入式在线观看视频| 最新四色米奇影视777在线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中文字幕乱码琪琪一区| 富婆猛男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热の国产AV|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国产美女自拍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人妻少妇|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不卡视频| 九色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一|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色两性网欧美|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 美女露出自己的性感大胸一尤内衣 | 白嫩人妻少妇偷人精品|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 毛片av在线播放亚洲av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片|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av免费在线不卡一区|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国产女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人的天堂网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