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程涵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晴
早上,媽媽買了很多獼猴桃,這些獼猴桃看起來像毛球一樣,外皮是褐色的,用手一按,硬邦邦的。我想嘗嘗這些獼猴桃是什么味道,可是它們的皮實在太難剝了,我只好叫媽媽幫忙把獼猴桃對半切開。
切開獼猴桃一看,果肉是淡綠色的,嵌著細細的黑籽。我咬了一口,又酸又澀,真難吃啊!
我向科學老師請教催熟獼猴桃的方法。根據科學老師介紹的方法,媽媽買來了蘋果、梨、香蕉、柿子,又準備了牙簽、大米、棉衣。我把獼猴桃分別和蘋果、梨、香蕉、柿子放在一起,用牙簽給一些獼猴桃扎上洞,把一些獼猴桃用棉衣包裹起來,再拿幾個獼猴桃放在大米里。我就這樣給獼猴桃分組進行催熟實驗,看看哪一組獼猴桃熟得快。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晴
24小時后,我發(fā)現(xiàn)分別和蘋果、香蕉、柿子放在一起的獼猴桃都軟了,放在大米里、用棉衣包裹的以及用牙簽扎了洞的獼猴桃摸起來也比之前軟了一些,而和梨放在一起的以及單獨放置的獼猴桃依然很硬。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雨
48小時后,分別和蘋果、香蕉、柿子放在一起的獼猴桃都熟透了,外皮干干的,顏色比剛買回來時深多了,摸起來軟軟的。我輕而易舉就把皮給剝了下來,果肉變綠了,一口咬下去,甜甜的,味道好極了!可跟梨放在一起的獼猴桃和單獨放置的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獼猴桃還是很硬。
為什么獼猴桃和蘋果、香蕉、柿子放在一起熟得這么快?我打開電腦尋找答案,原來,蘋果、香蕉、柿子這些水果會散發(fā)出催熟氣體——乙烯,獼猴桃吸收乙烯后,就會變軟、變甜。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晴
72小時后,我發(fā)現(xiàn)用牙簽扎了洞的、包裹著棉衣的和放在大米里的三組獼猴桃也熟透了,而單獨放置的沒有經過處理的獼猴桃還是硬邦邦的。為什么用牙簽給獼猴桃扎洞也能催熟獼猴桃?原來,用牙簽給獼猴桃扎洞后,“傷口”會促使獼猴桃生成乙烯,加速獼猴桃成熟。
放在棉衣里的獼猴桃也熟了,那是因為獼猴桃存放環(huán)境的溫度越高,其新陳代謝越活躍,所以成熟得越快。而放在大米中的獼猴桃環(huán)境相對是密閉的,不通風,溫度也比較高,乙烯能更好地發(fā)揮催熟作用。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陰
那些熟了的獼猴桃我們早就吃完了。今天,我打開冰箱,發(fā)現(xiàn)冰箱里的獼猴桃還是很硬,和媽媽剛剛買來時一樣。媽媽告訴我,因為冰箱里的溫度很低,放在冰箱里的獼猴桃就不容易成熟。
水果的世界竟然這么奇妙,看來我還得繼續(xù)學習,去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的、有趣的奧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