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順莉,郭菊紅,陳 茜,蒙張敏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老年醫(yī)學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1 025名居家60歲以上老年人吞咽障礙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阮順莉,郭菊紅,陳 茜,蒙張敏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老年醫(yī)學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目的調(diào)查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的現(xiàn)患率,分析其相關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16年3—10月,抽取西南、西北地區(qū)7個城市16個社區(qū)居家60歲以上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及洼田飲水試驗對其進行調(diào)查。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影響因素。結果1 025名居家60歲以上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礙(III級~V級)109名(10.63%)。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80歲)、抑郁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OR=1.449,3.094;P<0.05);健康狀況良好是吞咽障礙的保護因素(OR=0.394,P<0.05)。結論居家老年人群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較高。年齡≥80歲、抑郁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健康狀況良好是吞咽障礙的保護因素。社區(qū)及居家照護應加強對其評估及干預,從而減少營養(yǎng)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zhì)量。
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健康狀況;抑郁
吞咽障礙指食物或液體從口腔到胃的運送過程發(fā)生障礙,嚴重的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引起死亡。吞咽障礙是常見的老年綜合征之一[1-2],國外研究顯示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為5%~72%,在護理院居住的老年人、住院老年人和中風后的老年人中發(fā)生率較高,但在社區(qū)老年人中也有13%~38%的患病率[3-5]。吞咽障礙不僅導致各種嚴重并發(fā)癥,而且增加醫(yī)療費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內(nèi)研究顯示,養(yǎng)老院老年人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為32.5%[6],但目前國內(nèi)對社區(qū)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的情況研究較少。本研究擬調(diào)查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現(xiàn)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制定相應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16年3—10月,抽取西南、西北地區(qū)7個城市16個社區(qū)居家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不能經(jīng)口腔進食、進水;(2)不能配合吞咽功能測試者;(3)長期住醫(yī)院/養(yǎng)老院等機構,暫時回家居住的老年人;(4)視、聽力下降使用眼鏡及助聽器等輔助用具無法交談、明顯認知障礙的老年人。本研究經(jīng)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3年審(136)號],所有調(diào)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1 調(diào)查工具
2.1.1 一般資料 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有無配偶、文化程度等人口學資料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睡眠藥服用情況、患心血管病、腦血管病、慢性肺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情況等。
2.1.2 自理能力 采用由美國的lawton等于1969年編制的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量表評價自理能力[7]。該量表有2個分量表:(1)軀體生活自理量表,包括吃飯、穿衣、梳頭、刷牙、上廁所、洗澡及行走等6個條目;(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括洗衣服、做飯、購物、服藥、打電話、做家務、使用交通工具及管理經(jīng)濟等8個條目。所有條目均從 “自己完全可以做”至“根本無法做”分別賦值1~4分,總分范圍14~56分,得分越高者自理能力越差。每個條目得分1分為正常,2~4分為功能下降,凡有2個或2個以上條目≥3分,或總分≥22分,均提示日常生活能力有明顯障礙。該量表在本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777。
2.1.3 老年抑郁量表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 采用由brink等于1982年編制的老年抑郁量表,包括30個條目,評價老年人在最近1周有無情緒低落、活動減少、易激惹、退縮、痛苦的想法,以及對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的消極評價等?;卮稹笆恰钡?分,“否”得0分,部分條目反向計分??偡譃?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的可能性越大。0~10分為正常,即無抑郁,11~30分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該量表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 0.882[8]。
2.1.4 吞咽障礙 采用洼田飲水試驗評估受試者的吞咽障礙風險[9-10],受試者取坐位或30°~45°半臥位,頭稍前傾,囑其按平時喝水速度喝下30 mL溫開水,觀察所需時間和嗆咳情況。結果分為5級:I級(優(yōu)),吞咽時間<5 s,能夠順利 1次咽下,無嗆咳;II級(良),吞咽時間>5 s,分 2 次咽下,無嗆咳;III級(中),能1次咽下,但有嗆咳;IV級(可),分 2次以上吞咽,伴有嗆咳;V級(差),頻繁嗆咳,難以全部將水咽下。I~II級受試者評定為無吞咽障礙,進食功能不受影響;III~V級受試者評定為異常表現(xiàn),即存在吞咽功能障礙[11]。
2.2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并取得資格證的老年專科護士作為調(diào)查員進行調(diào)查。調(diào)查員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老年人及家屬說明調(diào)查意義及問卷填寫方法,取得同意后發(fā)放問卷,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 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025份,有效回收率為93.18%。洼田飲水試驗由調(diào)查員完成。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03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偏態(tài)分布用中位數(shù)表示,正態(tài)分布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影響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一般資料 1 025名居家老年人,年齡60~97歲,其中以男性、>70歲、有配偶、小學以下文化的老年人為主,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居家老年人的吞咽障礙情況的單因素分析 (n=1025)
3.2 居家老年人的吞咽障礙現(xiàn)狀 1 025名居家老年人,其中洼田飲水試驗I級的526名(51.32%),II級 390名(38.05%),III級 61 名(5.95%),IV 級 39名(3.80%),V 級 9 名(0.88%)。 存在吞咽障礙(III級~V級)109 名(10.63%)。
3.3 不同特征居家老年人的吞咽障礙情況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健康狀況、睡眠藥物服用、患腦血管疾病和抑郁癥的老年人吞咽障礙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4 居家老年人的吞咽障礙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存在吞咽障礙(不存在=0,存在=1)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8個變量 (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健康狀況、是否服用睡眠藥物、是否患腦血管疾病和是否有抑郁癥)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80歲)、抑郁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OR=1.449,3.094;P<0.05); 健康狀況良好是吞咽障礙的保護因素(OR=0.394,P<0.05)。見表 2。
表2 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影響因素的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n=1 025)
4.1 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發(fā)生率較高,需要給予關注 本研究結果顯示,居家老年人群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較高,為10.63%。Kawashima等[12]發(fā)現(xiàn)14%的社區(qū)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礙,本研究結果與其較為接近。可能與本研究排除了認知障礙的居家老年人有關。在現(xiàn)實生活中,居家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礙的比例可能更高。老年人吞咽障礙常引起噎嗆、誤吸、吸入性肺炎、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量下降、脫水等并發(fā)癥,甚至引起窒息導致死亡,從而增加費用、降低生活質(zhì)量。因此有必要對居家老年人進行吞咽功能篩查和防治。
4.2 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的影響因素
4.2.1 年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80歲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OR=1.449,P<0.05)。與張杰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與高齡老人牙齒殘缺,咀嚼能力下降有關。高齡老人由于年齡及疾病的影響,張口反射下降、咽喉感覺減退、咳嗽能力減弱等出現(xiàn)吞咽功能失調(diào),易發(fā)生噎嗆和誤吸;高齡老人更容易出現(xiàn)意識水平下降,認知功能減退和頭頸部的活動能力降低,這也有可能引起吞咽障礙。因此,社區(qū)及居家照護中高齡老年人是吞咽障礙篩查及干預的重點人群。對于高齡老年人,建議首先評估其意識和姿勢控制程度,再進一步評估吞咽功能,可采用自我吞咽障礙篩查量表、飲水試驗和進食試驗等。對于有吞咽困難的老年人,建議重點干預:進餐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食物種類和水平,飲食應以細、碎、軟為原則,避免食用粘性較強、含有魚刺、骨頭的食物;進食時注意力要集中,少食多餐,細嚼慢咽;每次進餐時要注意食物的溫度,不可過冷過熱或過量。老年人不完全清醒和情緒不穩(wěn)定時禁止進食,營造安靜的就餐環(huán)境,避免談論不愉快的事情;根據(jù)老人自理情況和吞咽功能情況選擇適當?shù)牟途?,選擇適當?shù)捏w位(坐位/半坐位,頭部向前傾斜15°)。
4.2.2 健康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狀況良好是居家老年人吞咽障礙的保護因素(OR=0.394,P<0.05)。這可能由于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人未患疾病、營養(yǎng)狀況、進食能力、認知功能、自理能力、吞咽功能都很好,進食時能夠維持良好的姿勢,有良好的進食行為,故降低了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健康老年人有準備食物的能力、保持體位能力、進食能力都很強,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食物誤入氣道有保護性能力;對食物的認知、進餐的順序、進食的動作都能完成,對食物在口中的控制、吞咽協(xié)調(diào)能力都比健康狀況差的老年人強。國內(nèi)外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衰老、身患疾病、治療措施不當,如藥物不良反應、侵入措施、進餐體位都易引發(fā)吞咽障礙[14-16]。因此,建議社區(qū)和居家照護中加強老年人自身健康管理,適當?shù)倪\動,增進健康,預防疾??;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tài),正常的飲食,不要暴飲暴食,不吸煙不酗酒,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少吞咽障礙的發(fā)生。對于有吞咽困難的老年人,建議給予健康指導,教會其吞咽康復的方法,主要包括基礎訓練和攝食訓練。
4.2.3 抑郁 本研究結果顯示,抑郁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OR=3.094,P<0.05)。 Mchorney等研究也表明33%吞咽障礙患者存在抑郁狀態(tài)[17]。究其原因,患抑郁癥老年人情緒消極、心境低落、精神運動遲滯,各種軀體和生理機能障礙,對食物和進食都不感興趣,進食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容易發(fā)生吞咽障礙。此外,吞咽障礙的發(fā)生還可能與抑郁老人服用抗抑郁藥物引起錐體外系反應等不良反應,影響口腔吞咽協(xié)調(diào)能力有關[18]。因此,建議社區(qū)和居家照護中加強對有抑郁的老年人進行吞咽障礙篩查和評估,對高風險人群進行護理干預。抑郁增加了老年人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維系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系統(tǒng),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要與老年人多溝通交流,同時要尊重、體諒和耐心傾聽老年人的傾訴,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使老年人良好情緒提高,心態(tài)好轉,自信心提高,抑郁改善,從而提高吞咽功能。
綜上所述,居家老年人群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較高。年齡≥80歲、抑郁是吞咽障礙風險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健康狀況良好是吞咽障礙的保護因素。社區(qū)及居家照護應加強對其評估及干預,從而減少營養(yǎng)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排除了認知障礙的老年人,而這一部分人群可能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更高,需要更多關注,今后將改進篩查方法進一步探討。
[1]廖英茵.長期照護個案之吞咽困難營養(yǎng)照護[J].長期照護雜志,2008,12(4):361-375.
[2]賴怡君,王桂蕓,陳金彌.吞咽困難之概念分析[J].源遠護理,2010,5(2):56-62.
[3]Byeon H.Analysis of Dysphagia Risk Using the Modified Dys-phagia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J Phys Ther Sci,2016,28(9):2507-2509.DOI:10.1589/jpts.28.2507.
[4]Madhavan A,LaGorio L A,Crary M A,et al.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Dysphagia in the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ly:A Systematic Review[J].J Nutr Health Aging,2016,20(8):806-815.DOI:10.1007/s12603-016-0712-3.
[5]Maeda K,Akagi J.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Dysphagia in Hospitalized Older People[J].Geriatr Gerontol Int.2016,16(4):515-521.DOI:10.1111/ggi.12486.
[6]韓維嘉,孫建琴,易 青,等.上海地區(qū)養(yǎng)護機構老年人吞咽障礙及營養(yǎng)風險調(diào)查研究[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2,18(3):170-172.DOI:10.3969/j.issn.1008-8296.2012-03-14.
[7]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66-167.
[8]張 惠,徐文婷,戴 冰.老年抑郁量表在四川老年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檢驗[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4):3548-3550.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92.
[9]劉立明,甕長水,賈建軍,等.3種吞咽障礙評定量表在老年吞咽障礙患者中的反應性[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3):260-261.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0.03.023.
[10]Chen P C,Chuang C H,Leong C P,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Water Swallow Test for Screening Aspiration in Stroke Patients[J].J Adv Nurs,2016,72(11):2575-2586.DOI:10.1111/jan.13013.
[11]甄 莉,李雅男,周 艷,等.洼田飲水試驗在甲狀腺癌術后早期吞咽功能評估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0):1699-1700.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6.10.045.
[12]Kawashima K,Motohashi Y,Fujishima I.Prevalence of Dysphagia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dividuals as Estimat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for Dysphagia Screening[J].Dysphagia,2004,19(4):266-271.
[13]張 杰,李進讓.老年人吞咽功能調(diào)查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27(2):91-93.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3.02.015.
[14]李 敏,王 崢,韓維嘉,等.糊狀飲食對中度吞咽障礙老年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和吞咽功能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4,21(9):47-5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09.020.
[15]Sue Eisenstadt E.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Older Adults[J].J Am Acad Nurse Pract,2010,22(1):17-22.DOI:10.1111/j.1745-7599.2009.00470.x.
[16]詹小理,張 恒,陳麗莉.吞咽功能訓練操應用于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5,22(3):59-6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59.
[17]Mchorney C A,Robbins J,Lomax K,et al.The SWALQOL and SWAL-CARE Outcomes Tool fo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n Adults:III.Document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Dysphagia,2002,17(2):97-114.DOI:10.1007/s00455-001-0109-1.
[18]Livia S,Aarthi M,Giselle C,et al.Dysphagia in the Elderly:Management and Nutritional Considerations[J].Clin Interv Aging,2012(7):287-297.DOI:10.2147/CIA.S23404.
[本文編輯:方玉桂 王 影]
R473.2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0.041
2016-06-06
四川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15sz0234-3);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課題(2015-106)
阮順莉(1983-),女,四川米易人,本科學歷,護師,E-mail:ruanshunli@163.com
陳 茜(1970-),女,四川南充人,博士,主任護師,E-mail:hxqianch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