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
摘要:目的/意義:分析了國內三個聽歌軟件上排行各前20名的歌單的社會網絡圖,由三個聽歌軟件中歌曲的社會網絡圖可以了解當下哪些歌曲比較流行,方便聽眾快速選擇出當下比較流行的歌曲和聽歌軟件更有效率的購買符合目前大致口味的歌曲。方法/過程:文中采用了社會網絡分析和Pajek可視化工具,將三個軟件中排名各前20名的歌單進行統(tǒng)計,排除重復歌曲共有38首歌曲,做成矩陣進行Pajek分析,構建了2模的社會網絡圖。結果/結論:酷我音樂較其他兩個聽歌軟件來說選擇推送的歌曲更加符合大眾選擇,與其他聽歌軟件推送歌曲的連通性也較高。
Abstract: Objective/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top 20 singles in the three music software in China, from which we can know the popular songs, thus the users can quickly choose the current popular songs and the music software can buy the song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general taste efficiently. Method/process: wit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Pajek visualization tools, the top 20 singles in the three software are summarized, excluding a total of 38 repeated songs, and made matrix for Pajek analysis. A 2 model of the social network map is built. Results/Conclusion: Kuwo music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software in pushing favorite songs to users, and has higher connectivity with other music softwares pushing.
關鍵詞:聽歌軟件;流行歌曲;社會網絡分析
Key words: music software;popular songs;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P39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3-0170-03
0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各大公司開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軟件供大家下載使用。比起幾年前,我們的聽歌習慣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前先電腦下載再轉成正確的格式導入手機或者聽歌工具進行聽歌,而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下載聽歌的軟件,直接打開聽歌軟件,想聽什么歌,即點即選擇即可。并且現在的聽歌軟件都有推送的比較熱的歌曲且歌詞也不用管,自動匹配。但是,播放軟件過多,歌曲推送也不同時。聽歌軟件開發(fā)商如何快速選擇好的聽歌軟件進行版權購買以及聽眾如何快速選出當下比較火的歌曲進行下載就很麻煩。文中就是基于這種問題,對國內三款聽歌軟件的歌單進行Pajek分析,由構建的2模社會網絡圖進行分析,得出了哪些歌曲聽歌軟件推送最多,同時可以看出哪個聽歌軟件歌曲的社會網絡更強。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一種研究網絡結構的概念與方法[1]。它以社會行動者及其相互關系作為研究內容,通過對行動者的關系模 型進行描述,分析這些模型所蘊含的結構以及它們對行動者和整個群體的影響[2]。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是由社會學家根據數學方法、圖論等發(fā)展起來的定量分析方法。近年來,該方法在許多領域被廣泛應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社會網絡的角度出發(fā),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達為基于關系的一種模式或規(guī)則,基于這種關系的有規(guī)律的模式反映了社會結構,這種結構的量化分析是社會網絡分析的出發(fā)點[3]。社會網絡分析的核心在于從“關系”的角度出發(fā)來研究社會現象和社會結構,其中,社會結構既能是政治結構、行為結構,還能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相應地,城市作為節(jié)點可以成為一個社會單位或者社會實體,而可以被看成是城市區(qū)域網絡中的成員。關系是社會網絡分析理論的基礎,市之間的關系類型可以多種多樣,而且可以通過網絡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等社會網絡分析指標來剖析區(qū)域城市網絡中城市之間的關系特征。
社會網絡分析包括4個方面:定義網絡、處理網絡數據、確定網絡的結構特征、進行可視化評判。首先是定義網絡。社會網絡分析中的“網絡”是用圖論中的概念來定義的。在圖論中,“圖”是一系列頂點(也叫點或節(jié)點)和把各個頂點連接起來的連線組成的集合“網絡”是由一張圖和附加在圖的點線之上的信息所構成。社會網絡分析的第二個方面是處理網絡數據。在社會網絡分析中,經常需要對網絡進行調整,比如從上萬個頂點的大型網絡中提取出有意義的若干中小型網絡、從包含不同類型關系的網絡中提取其中一種感興趣的關系網絡、比較不同關系的網絡等等。社會網絡分析的三個方面是計算網絡的結構特征指標。在社會網絡分析中,許多結構特征都可以量化計算出來。社會網絡分析的第四個方面是進行可視化評判。盡管社會網絡結構指標非常精確,但是由于過于抽象,不利于閱讀和理解,但通過進行可視化評判,繪制網絡的可視化布局圖,利用人眼較強的識別各種模式的能力,有利于追蹤和顯示關系模式,幫助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其中的關系結構。
本文利用Pajek軟件。以沃特·德·諾伊的《蜘蛛:社會網絡分析技術》一書為基礎,嘗試把社會網絡分析技術應用與多款聽歌軟件中歌曲關系的網絡分析,這里重點介紹了它的可視化功能。并以合作關系為例,系統(tǒng)地闡述了網絡的建立、網絡圖的繪制以及分析過程。在此基礎上對其中有代表性的子網絡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說明了聽歌軟件中的歌單之間的合作,反應出當前哪些聽歌軟件較為流行。Pajek軟件作為社會網絡分析一種軟件,其優(yōu)勢在于圖象處理和數據處理。Pajek軟件可以提供社會網絡分析和可視化操作。本文以三款聽歌軟件中的歌單為例,對里面的歌單和聽歌軟件的網絡進行了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分析,其目的在于說明哪些歌單比較流行,以及哪款聽歌軟件比較大眾話,借助Pajek這個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利用社會網絡圖以及社會網絡分析的數據,分析了這些軟件中歌單的互動關系。endprint
1 數據來源與處理
數據來源:數據來源與三個聽歌軟件,“酷狗音樂”、“小米音樂”(小米手機自帶的)、“酷我音樂”。其中“酷狗音樂”選擇了樂庫中的酷狗TOP500中前20首的歌曲,“小米音樂”中選擇了榜單中的小米熱歌榜的前20首歌曲,“酷我音樂”中選擇了排行中的酷我熱歌榜前20首歌曲。
數據處理:把收集的60首歌放進Excel里面,篩選出重復的歌曲刪掉,三個軟件中排名前20的60首歌中共有38首歌曲。把這些數據整理成矩陣,轉換成.net文件,利用Pajek軟件進行分析。
2 網絡圖形分析
圖1是三個聽歌軟件以及歌曲的分區(qū)網絡圖。圖中三個玫紅色的點表示的是三個聽歌軟件,黃色的點表示三個歌單里面包含的各自獨有的歌曲。紅色代表三個聽歌軟件都有的歌曲,共有6首,分別是:“剛好遇見你”、“你還要我怎樣”、“三生三世”、“童話鎮(zhèn)”、“演員”、“成都”。青色是代表一個歌曲在兩個聽歌軟件上都有的。其中“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共有12首歌相同,“小米音樂”和“酷我音樂”有10首歌相同,“小米音樂”和“酷狗音樂”有6首歌相同。這說明“酷我音樂”與其他兩個聽歌聽歌軟件相比,它推送的歌更具有大眾性、流行性。當然因為選擇歌曲較少,也不排除有誤差存在。
圖3另外一種表示方法。點大小代表連接相鄰點的數量,三個最大的是三個聽歌軟件,各與其他20個最小點相連接,最小的點就是每個軟件中自身只有的歌曲。點越大說明與其他相鄰點連接越密切。
圖4是閾值篩選后的社會網絡圖,由圖可以看出分為三部分:閾值低于2的是單獨的點,圖中圈起來的1就是在各個聽歌軟件中獨立存在的歌,圈起來的2是在兩個軟件中都存在的歌,圈3是三個軟件都有的歌曲。
3 結論
文章采用了社會網絡分析和Pajek可視化工具分析了國內三個聽歌軟件上排行各前20名的歌單的社會網絡圖,由三個聽歌軟件中歌曲的社會網絡圖可以可以了解當下哪些歌曲比較流行,方便聽眾快速選擇出當下比較流行的歌曲和聽歌軟件更有效率的購買符合目前大致口味的歌曲。得出了三個軟件上歌曲的連通性以及歌曲之間的連通性。發(fā)現了酷我音樂較其他兩個聽歌軟件來說選擇推送的歌曲更加符合大眾選擇,與其他聽歌軟件推送歌曲的連通性較高。當然,文中由于選擇的數據樣本較少,可能存在一定誤差。希望后續(xù)可以擴大樣本,完善研究缺陷。
參考文獻:
[1]SCOTT J.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M].2nd ed.London: SAGE,2000.
[2]WASSERMAN S,FAUST 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35-40.
[3]王陸.典型的社會網絡分析軟件工具及分析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9(04):95-100.
[4]張勉.在線社會網絡可視化分析應用的設計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12.
[5]吳高波,廖先玲,許世翔.社會網絡分析在高新企業(yè)核心員工識別中的應用研究[J].東岳論叢,2013(08):176-180.
[6]李敏娜,王鐵男.董事網絡、高管薪酬激勵與公司成長性[J]. 中國軟科學,2014(04):138-148.
[7]孟微,龐景安.Pajek在情報學合著網絡可視化研究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04):573-575.
[8]張凱.基于網絡結構的在線社交網絡用戶行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