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宇,徐玉蘭,胡靈芝,劉 媛,閔家夏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科,湖北武漢430022)
【護理教育】
網絡教學平臺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應用效果評價
熊 宇,徐玉蘭,胡靈芝,劉 媛,閔家夏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科,湖北武漢430022)
目的探討網絡教學平臺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jù)消化內科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及師生需求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消化內科實習的92名本科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消化內科14樓實習的護生為觀察組(n=45),在消化內科12樓實習的護生為對照組(n=47),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式,觀察組應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臨床實習教學。比較2組護生的各項出科考核成績,采用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對干預后2組護生進行評定,比較其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觀察組護生的出科考核總分(171.36±7.14)分,高于對照組(166.45±6.6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觀察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總分(226.87±15.94)分,高于對照組(218.11±12.4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應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臨床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網絡教學平臺;消化內科;臨床教學;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內科護理學是本科護生(以下簡稱護生)必修的核心能力課程之一,對護生有效解決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起支撐作用[1]。消化內科是內科護理學重要的臨床實習科室,疾病病種多樣、??谱o理復雜,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臨床工作中,護理教師兼有護理實踐者和教師的雙重角色,如何在保質保量完成各項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上,對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進行帶教和指導,最大程度地幫助護生學到知識,提高其綜合能力和職業(yè)素質,是消化內科臨床護理教學的重要課題?!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護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為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fā)揮護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質量,研究者建立了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網絡教學平臺,并應用于臨床護理實習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研究對象 2016年7月27日—2017年3月31日,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消化內科實習的92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在消化內科14樓實習的護生45名納入觀察組,在消化內科12樓實習的護生47名納入對照組。2個病區(qū)床位數(shù)相等,所收治病種均按學科亞專業(yè)分為胃腸、膽胰、肝病和炎癥性腸病4個組,均由1名副教授任負責醫(yī)生,病區(qū)護士長均為主管護師,實施相同的醫(yī)療和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女生40名,男生5名,年齡(20.91±0.51)歲,對照組女生 45 名,男生 2 名,年齡(21.09±0.54)歲。所有護生均完成3年護理學專業(yè)課程學習,2組性別、年齡、實習前理論及操作考試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
1.2 教學團隊 由消化內科科護士長牽頭組建教學團隊,2組教學團隊中的臨床護理教師,均從既往承擔臨床帶教工作3年及以上、具備護師及以上職稱、自愿報名的護士中擇優(yōu)選取,全部通過2016—2017年度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護理教學帶教資格審查,并參加了臨床護理教研室的統(tǒng)一培訓。觀察組臨床護理教師7名,年齡(33.14±5.87)歲,工作年限(11.86±7.45)年,其中主管護師3名,占43%;護師4名,占57%。對照組臨床護理教師 7名,年齡(33.71±6.18)歲,工作年限(12.71±8.44)年,其中主管護師 4 名,占 57%;護師 3名,占43%。2組臨床護理教師年齡、工作年限、職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教學團隊含教學督導組和實習教學組。教學督導組由科室護士長、臨床培訓負責教師組成,主要對教師臨床教學的開展情況、護生實習任務的完成質量以及臨床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督導。實習教學組由臨床護理教師組成,主要負責實習教學計劃和目標的落實。
1.2.2 觀察組 為了適應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臨床實習教學的需求,觀察組教學團隊在對照組教學團隊的結構基礎上,增設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組由醫(yī)院網絡中心工程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臨床專任教師、兼任教師組成,主要負責教學平臺的建設、維護、更新和完善。教學督導組主要對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質量、教師網絡教學的開展情況、護生網上學習的參與情況以及網絡教學與臨床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督導。實習教學組負責在臨床實習教學工作中具體應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除工程師外,觀察組教學團隊中的所有成員均為消化內科護士。
1.3 教學方法 由消化內科臨床護理教師實施臨床護理實習教學計劃,2組教師中均設帶教組長1名。2組護生由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護理教研室安排,分批次入科,每批5~7名護生,均來自不同學校或相同學校的不同班級,實習時間均為4周(節(jié)假日順延),無混住宿情況。
1.3.1 對照組 按臨床護理教研室的要求,實施常規(guī)教學方式,包括:制定??平虒W計劃,教學組長對護生進行入科教育,分配教師,護生跟隨教師進行一對一跟班實習,教師按照教學計劃和目標,講授??萍膊≈R(內科護理學本科教材 “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護理”這一章節(jié)所包含的疾?。?,指導護理操作(心肺復蘇術等8項基礎護理操作和鼻膽引流管沖洗術等6項??谱o理操作),教學組長在護生實習期滿出科前完成臨床護理教研室安排的各項實習教學考核任務。
1.3.2 觀察組 建立并應用消化內科實習護生網絡教學平臺開展臨床實習教學。護生憑帳號密碼登陸網絡教學平臺。
1.3.2.1 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在消化內科實習護生專題學習網站的基礎上,對資源進行整合與優(yōu)化,形成網絡教學平臺,分3部分10個功能模塊,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互補,構成一個完善的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網絡教學體系。(1)實習教學資料部分:含教學計劃與管理、臨床教學課件、護理操作視頻、習題作業(yè)測試4個模塊。通過教學計劃與管理模塊,使護生們了解消化內科具體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病房管理的基本內容、病房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等。臨床教學課件模塊包含了內科護理學本科教材中 “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護理”這一章節(jié)所有最新的理論授課課件;根據(jù)實習教學的具體安排,制作了護理病歷書寫、健康教育、個案護理、整體護理、護理查房、護理小講課、護理實習日記、科研選題和設計等內容的實習教學課件并上傳。制作教學課件時突出專科特點,如護理病歷書寫課件中,以病情最為危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為病例制作護理病歷模板,模板中既有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觀察重點、護理搶救過程,也涵蓋了??谱o理和基礎護理的相應內容,使護生們能迅速熟悉消化??谱o理病歷書寫的重點和難點。護理操作視頻模塊,含護生在內科實習必須掌握的8項基礎護理操作(心肺復蘇術、靜脈輸液、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內注射、鋪備用床、酒精擦浴、吸氧)和6項??谱o理操作(鼻膽引流管沖洗術、胃腸減壓術、更換胃腸減壓器、特殊肛周皮膚護理、經口全消化道清潔洗腸法、炎癥性腸病改良式保留灌腸法)的專業(yè)視頻教程,護生在練習操作時可以觀看和模仿視頻中的具體操作步驟進行演練。習題作業(yè)測試模塊,含消化內科??谱o理習題、實習作業(yè)、自我測試,教師可以布置和批改作業(yè),護生可以進行自我測試,修改錯誤答案。(2)自主學習園地部分:含消化內科疾病知識庫、護理科研實踐、護理技能拓展3個模塊,為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豐富的信息。消化內科疾病知識庫模塊含不斷更新的疾病最新進展資訊、經典病例、推薦文獻、臨床指南、常用藥物相關知識等,特別在臨床指南方面,根據(jù)消化內科的常見多發(fā)疾病及護理工作特點,既選擇臨床護理相關指南如英夫利西單抗輸注護理專家共識(2014版)、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草案),也選擇臨床診療相關指南如炎癥性腸病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專家共識(2013深圳)、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2013深圳)、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5南昌)。上述內容均可以供護生進行自主選擇學習,拓展其知識面,加深護生對消化內科疾病護理知識的理解。護理科研實踐模塊含與消化內科護理相關的核心期刊護理論文專區(qū)、消化內科疾病與護理相關的專業(yè)醫(yī)學網站鏈接,教師可以指導護生有目的地學習和了解護理研究熱點,護生可以選擇感興趣地研究方向深入學習。護理技能拓展模塊含:壓瘡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各種管道護理技術、腸內腸外營養(yǎng)護理技術、消化內科危重患者(如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毒性巨結腸、重癥急性胰腺炎等)搶救技術等,護生入科時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預習,以便提前了解實習中可能遇到的教學大綱規(guī)定之外的護理操作技術,而不是被動聽取教師的現(xiàn)場講授和示范。(3)關懷交流互動部分:含科室信息、心靈港灣、交流討論3個模塊。科室信息模塊主要展示科室的歷史沿革、學科特色以及教師簡介、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地址,為師生互動提供方便。心靈港灣模塊含護理部編寫出版的《人文關懷護理敘事文集》和《醫(yī)患溝通文集》中的文章、精心遴選的實習護生撰寫的敘事實習日記、職業(yè)防護和心理調適知識、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知識等,不同實習階段的護生均可以從中找到舒緩實習壓力的方法,從而化壓力為動力。交流討論模塊為師生們提供了討論學習問題、答疑解惑的在線工具。
1.3.2.2 網絡教學平臺應用 消化內科實習護生網絡教學平臺既是教師輔助臨床教學的工具,也是護生臨床實習的重要資源,由于護生在消化內科的實習時間僅有4周,因此應用網絡教學平臺時應有計劃性。(1)護生入科時:由教學組長向護生介紹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資源以及使用方法,告知護生于入科2 d內閱讀、熟悉教學計劃、管理模塊和科室信息模塊中的內容,以準確掌握在消化內科實習期間的注意事項,合理安排4周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做到有的放矢。(2)入科1周內:要求護生在線學習臨床教學課件模塊中的所有內容,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護理”理論授課課件進行復習鞏固;由于2016年度大學理論授課教學大綱中新增了炎癥性腸病、胃食管反流病等臨床常見病的授課內容,在線學習不但使護生及時更新在第2學年第1學期所學的消化系統(tǒng)的護理理論知識,還能做到拾遺補缺,與臨床實際病例接軌。通過自學實習教學課件中的內容,及時了解健康教育、個案護理、整體護理、護理查房、護理小講課等實習任務的具體要點,為實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做好準備。對在線學習中存在的疑問,護生通過登陸交流討論模塊的相應界面,以線上提問的形式與教師溝通,而無論哪位教師在線,均應及時回答護生的提問。(3)實習第2周:在護生完成第1周線上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教師選取胃潰瘍出血、結腸克羅恩病、肝硬化腹水共3個不同病種的臨床典型病例,首先帶領護生到1例典型病例患者床邊進行示范性的護理教學,再選擇合適的時間,由護生根據(jù)第1周線上學習掌握的知識,結合教師示范性教學的內容,對另外2例典型病例患者分別實施實習計劃中要求的護理評估、整體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病歷書寫等工作,最后由教師對護生的實施過程進行反饋點評。教師點評時應將線上學習內容與典型病例相結合,并突出專科特點。例如:點評身體評估過程時,對胃潰瘍出血患者應重點突出腹痛、壓痛、反跳痛、腸鳴音等腹部體征和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等;對肝硬化腹水患者則重點突出腹水征、營養(yǎng)狀態(tài)、皮膚黏膜、尿量和腹水性質等,從而切實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此外,本周護生還要完成3項線上學習目標,包括完成教師在平臺上布置的作業(yè)并進行在線測試;對照教師發(fā)放的護理操作標準,認真觀看護理操作視頻;閱覽心靈港灣模塊中的內容并與教師進行及時溝通。(4)實習第3周:教師針對護生在線測試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講解;根據(jù)在線答疑時護生在心理、社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方面存在的困惑,進行重點溝通;指導護生按照護理操作視頻中的具體步驟練習操作。本周護生應達成的線上學習目標為閱覽自主性學習園地中各模塊的內容,護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實習要求選擇重點內容進行學習,該部分內容也可作為個案護理、護理查房、護理小講課的輔導資料。(5)實習第4周:在教學組長的帶領下,以小組全部成員為單位,完成床邊護理查房、護理小講課等教學任務并進行現(xiàn)場點評和反饋,點評時關注護生是否運用了自主性學習園地中提供的知識和技能拓展內容。例如:開展結腸克羅恩病患者的護理查房時,如果護生能夠根據(jù) 《英夫利西單抗輸注護理專家共識(2014版)》的相關內容制訂類克輸注的護理計劃,或者對患者正確實施經鼻飼腸內營養(yǎng)知識的健康教育,教師應提出表揚和鼓勵。本周的線上學習目標為根據(jù)自主學習園地各模塊中的相關內容,教學組長提出2~3個臨床案例,供教師與護生之間進行網絡討論;護生與護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及討論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對護生的實習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
1.4 效果評價
1.4.1 出科考核 實習結束由科室教學組長負責對2組護生進行輪回實習考核、臨床實踐能力考核和臨床綜合能力考核。(1)輪回實習考核滿分為100分,其中專業(yè)理論知識40分、護理操作30分(基礎、專科各抽考1項)、行為考評30分。(2)臨床實踐能力考核項目有5項,含護理病歷書寫、個案護理、護理查房、教案+授課、健康教育,每項10分,共50分。(3)臨床綜合能力考核50分,考試的病例為一級護理患者。其中操作20分、護理評估5分、護理診斷10分、護理計劃5分、理論知識5分、職業(yè)素質5分。
1.4.2 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 采用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用來測量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含自我導向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及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一直”至“從不”分別計 5、4、3、2、1 分,得分范圍為 60~3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越好[3]。問卷由研究者親自發(fā)放,在護生第1天入科及最后1 d出科時,分別進行2組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30 min,問卷統(tǒng)一發(fā)放,現(xiàn)場回收。每次均發(fā)放問卷92份,收回有效問卷9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描述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3項出科考核成績及總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2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2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S,分)
輪回實習 臨床實踐 臨床綜合考核 能力考核 能力考核觀察組 4 5 8 4.7 3±6.2 5 4 3.4 9±3.0 7 4 3.1 3±2.4 0 1 7 1.3 6±7.1 4對照組 4 7 8 1.8 5±5.6 8 4 2.4 5±2.8 3 4 2.1 5±2.4 7 1 6 6.4 5±6.6 8 t 2.6 4 6 2.4 3 6 2.7 7 1 3.8 4 5 P 0.0 1 1 0.0 1 9 0.0 0 8 <0.0 0 1組別 n 總成績
2.2 干預前后2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得分比較觀察組的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中5個維度的得分及總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2組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比較(±S,分)
表3 干預前后2組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比較(±S,分)
注:*為2組間干預后的比較值
組別 n 學習意識 學習策略 學習行為 學習評價 人際關系技能 總分觀察組 4 5干預前 4 4.0 7±2.7 6 4 2.9 8±2.3 5 4 2.7 1±2.2 2 4 2.5 3±2.5 0 4 3.8 2±3.1 8 2 1 6.1 1±8.0 8干預后 4 6.7 8±3.3 5 4 5.1 8±3.4 5 4 4.6 7±3.1 8 4 4.4 9±4.1 3 4 5.7 6±3.7 8 2 2 6.8 7±1 5.9 4 t 5.2 5 4 4.7 7 0 4.6 5 2 3.9 5 6 4.6 2 0 6.7 9 1 P<0.0 0 1 <0.0 0 1 <0.0 0 1 <0.0 0 1 <0.0 0 1 <0.0 0 1對照組 4 7干預前 4 4.1 1±2.8 7 4 2.8 3±5.2 5 4 2.7 2±2.9 1 4 2.1 7±2.2 1 4 3.8 7±2.8 3 2 1 5.7 0±7.9 9干預后 4 4.4 3±3.0 8 4 3.2 8±5.4 4 4 3.4 0±3.2 1 4 2.8 3±2.6 6 4 4.1 7±2.7 5 2 1 8.1 1±1 2.4 7 t 0.8 3 5 0.9 1 0 1.4 7 3 1.5 7 6 1.1 3 2 2.0 0 0 P 0.4 0 8 0.3 6 8 0.1 4 8 0.1 2 2 0.2 6 4 0.0 5 1*t 3.9 6 6 2.1 2 1 2.6 4 8 2.1 4 3 2.9 1 7 3.5 5 2*P <0.0 0 1 0.0 4 0 0.0 1 1 0.0 3 8 0.0 0 6 0.0 0 1
3.1 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優(yōu)化了臨床帶教方法,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 臨床教學的重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幫助護生應用理論,而且?guī)椭麄儚呢S富的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發(fā)展護理理論。傳統(tǒng)一對一床邊帶教模式的特點為灌輸式教學,即:教師講解示范→護生模仿→個別指導→糾正錯誤→反復練習,僅強調“授人以魚”,而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網絡教學平臺則為教師提供了“授人以漁”的工具。表2示,觀察組出科考核總成績(171.36±7.14)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166.45±6.68)分(P<0.001),表明將網絡教學平臺做為優(yōu)化臨床帶教方法的工具,相比對照組而言,其以下3方面優(yōu)勢可有效提高觀察組的臨床教學質量。
3.1.1 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臨床理論帶教 護生在第4學年第1學期來到病房實習,距在學校學習“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護理”這一章節(jié)的時間已有2年,護生對曾經所學的知識不但有所遺忘,而且對于消化??浦委熥o理新進展的相關知識也沒有得到及時更新,教學團隊將在學校進行理論授課的最新教學課件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便于護生上網復習和更新所學的消化??浦R,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打下良好的基礎。護生的實習任務非常繁重,要完成健康教育、整體護理、護理查房、護理小講課等多項實習任務,教師主要通過講解示范的形式指導護生完成實習任務,繁忙的臨床護理工作使教師很難充分講解,教師指導護生時也多從自身經驗出發(fā),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使護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研究表明,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護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相關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4]。為了幫助護生快速高效地領會實習任務的重點,教學團隊針對護生的每一項實習任務制作了實習教學課件,既包括完成實習任務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也包括教師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反思和對關鍵知識點的梳理和總結。護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理解情況,結合教師講解,進入相應模塊反復、重點觀看,由于教學內容統(tǒng)一,減少了教師個人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所帶來的影響,從而使護生高質量地完成實習任務。
3.1.2 運用翻轉課堂教學形式,優(yōu)化臨床技能帶教臨床實習中,護生通過邊觀摩教師的操作示范、邊實際動手演練,教師從旁指導監(jiān)督,從而逐步掌握護理操作技能,由于教師把已有的經驗直接傳授給護生,這種方法使護生處于不動腦筋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在實施個案護理、護理查房、健康教育等護理專業(yè)技能教學時,由于住院病例和實習時間限制,教師只能示范1次或有時不能完整示范,使護生往往不能反復觀摩、分析并實踐技能操作,從而影響了技能水平的提高。鑒此,教學團隊根據(jù)翻轉課堂的內涵[5],在傳統(tǒng)技能帶教方法實施之前,指導護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平臺中護理操作技能視頻和護理專業(yè)技能視頻的觀看,護生在觀看視頻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平臺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尋求幫助。教學團隊根據(jù)護生在平臺上提出的共性問題和難以回答問題,在進行護理操作技能演練時進行重點示范和指導,并根據(jù)護生在實際操作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探索性的問題,如“如何判斷鼻膽引流管沖洗時的速度?為炎癥性腸病患者行保留灌腸時,如何避免導致患者疼痛等不適?如何對結腸息肉切除患者實施無縫隙健康教育”等,使護生們再次思考,師生們共同在教學平臺上進行討論、達成共識并在臨床實習中正確實踐。
表2示,觀察組輪回實習考核成績(84.73±6.25)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81.85±5.68)分,P=0.011;觀察組臨床實踐能力考核成績(43.49±3.07)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42.45±2.83)分,P=0.019,說明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促進教師臨床理論和技能帶教的教學質量。
3.1.3 運用目標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師角色行為 在臨床工作中,教師作為護理實踐者,要保證患者的安全與健康;作為護理教育者,要提高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因此極易產生角色沖突,出現(xiàn)隨意帶教、被動完成任務型帶教等重臨床、輕教學的行為,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教學團隊設計的周目標教學模式,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核心和主線而展開教學活動,將其與線上學習相結合,可以引導和幫助教師按目標進行線上教學活動,是優(yōu)化教師角色行為的有效途徑。以學生為主體,設立內容清晰的線上學習目標,使護生初進科室,就能及時了解實習的重點內容、應熟悉和掌握的??评碚撝R及臨床技能,使護生感到被重視和接納,從而很快進入狀態(tài),按照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主動學習。以教師為主導,為幫助護生達到目標,教師與護生密切配合,引導護生按周目標進行各項線上學習;嚴格按照周目標動態(tài)觀察護生的線上學習進程、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并及時反饋與提醒;與護生在教學平臺上進行溝通交流,以了解護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存在的困難,教師據(jù)此總結分析帶教中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以針對不同護生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同時,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認真?zhèn)湔n和查找資料以提高教學能力,從而做好護生的線上輔導,確保護生順利完成每個周目標的學習任務。表2示,觀察組臨床綜合能力考核成績(43.13±2.40)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42.15±2.47)分,P=0.008,說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目標教學,可以優(yōu)化教師的護理教育者角色和行為,提高了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
3.2 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優(yōu)化了臨床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自我導向學習[6]是指學習者在不論有無外力的幫助下,主動判斷學習需求、形成學習目標、評估可利用的資源,選擇并執(zhí)行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評價學習效果。研究表明[7],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提供給護生豐富的資源、工具和人際支持,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就會越主動,學習效果會越好。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網絡教學平臺為護生提供了自我導向學習的工具。表3示,觀察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較干預前有顯著的提高(P<0.001),而對照組提高不明顯(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將網絡教學平臺做為優(yōu)化臨床學習環(huán)境的工具,可以有效提高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3.2.1 豐富了學習資源環(huán)境,引導了自我導向學習消化內科實習護生網絡教學平臺為護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實習教學資料中的課件、操作視頻,提供給護生隨時在線瀏覽或下載,以便預習和復習。自主學習園地中的疾病知識庫,向護生提供了消化內科臨床護理的最新發(fā)展動向,使專業(yè)理論和臨床實踐能跨越時空有機結合;護理科研實踐中的熱點知識,向護生展示了消化內科護理學的新理論、新知識及研究動向,引導護生了解學科前沿知識;護理技能拓展知識,引導護生探索所學基礎護理操作技能以外的新技能。以上豐富的學習資源,既能激發(fā)護生認知的興趣,又滿足了其自我提升的需求。教師結合學習資源,針對典型病例進行護理評估、教學查房、健康教育等各種教學活動時,采用提問、點評等方法,可激發(fā)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意識,促使護生制訂學習目標,采取相應學習方法和策略,主動積極地從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源中查閱相關資料,選擇性針對自身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并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在臨床工作中。豐富的學習資源環(huán)境使護生認識到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的相關性,從學習意識、學習策略到學習行為方面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引導了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
3.2.2 拓展了教學互動環(huán)境,促進了自我導向學習消化內科實習護生網絡教學平臺有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受時空限制的交互學習。目前協(xié)和醫(yī)院各臨床科室均無專職帶教教師,消化內科也不例外,由于教師在傳授護生護理操作技能和??评碚撝R的同時,還承擔著科室繁重的日常工作,因此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互動性更強的教學活動,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多為單向性,以教師為中心,師生交流少。關懷交流互動部分為師生們開辟了豐富的溝通、交流與協(xié)作的新渠道??剖倚畔⒛K中的內容增進了護生對消化內科??菩畔⒓皫Ы探處煹母行哉J知,能及時消除護生初到科室的陌生感,打破護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互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交流討論模塊創(chuàng)造了教與學的雙向信息交流過程,護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疑點、難點和問題時,可以通過交流討論模塊與教師進行溝通和探討,教師以護生為中心,通過與護生交流時掌握到的情況,結合護生在臨床實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護生,幫助護生根據(jù)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例如對1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教學查房后,教師發(fā)起“如何做好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心理護理”的討論,教師引導護生認識到胃鏡檢查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關系時,有部分護生反映由于沒有對胃鏡檢查術的直觀認識,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不能進行詳細透徹的講解。因此教師一方面引導護生從網絡教學平臺中尋求相應的網絡資源以幫助護生更好地理解所討論的問題,一方面優(yōu)化教學內容,安排這些護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到內鏡中心現(xiàn)場觀摩胃鏡檢查的全過程,從而實現(xiàn)了個性化教學。心靈港灣模塊為師生之間提供了情感層面的交流,不但使護生學會某些護理人文知識,幫助護生掌握某些護理人文技能,將人文精神貫徹于護理實踐中,增強了護生的專業(yè)認同感;同時促進了教師向護生表達關懷,從學習、思想、生活等多方面關心護生,并給予適當?shù)闹С趾涂隙ǎ瑥亩棺o生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順利完成實習。
本研究在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領域開展了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臨床教學的探索,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帶教教師和實習護生的良好評價。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對網絡教學平臺不斷完善改進,并逐步建立相適應的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消化內科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1]張俊娥,尤黎明,林細吟,等.護理管理學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1):486-488.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0.11.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07-1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張鳳勤,陳紅宇,丁 娟,等.“三早式見習”模式對高職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9):824-826.DOI:10.16821/j.cnki.hsjx.2016.09.020.
[4]楊光宇,唐其柱.多媒體技術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理學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14,34(1):107-109.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4.01.034.
[5]廖 婧,黃柳燕,沈麒云,等.翻轉課堂在實習護生腹膜透析換液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7,24(3):14-1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3.014.
[6]Knowles M.Self-Directed Learning: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M].Chicago,IL:Follett Publishing,1975:1-135.
[7]崔慧霞,劉華平,郭愛敏,等.臨床學習環(huán)境對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表現(xiàn)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1):41-43.DOI:10.3870/hlxzz.2011.01.041.
[本文編輯:方玉桂 張立穎]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of Gastroenterology
XIONG Yu,XU Yu-lan,HU Ling-zhi,LIU Yuan,MIN Jia-xiazi
(Dept.of Gastroenterology,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2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of gastroenterology.MethodsA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oenterology,teaching objectives,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s.The participants including 92 nursing undergraduates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of Union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n=45)and control group(n=47).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implemented in control group,while teaching based o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was applied in experimental group.The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using students’performance in departmental rotation examination,clinical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sessment.In addition,students’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in Learning at the end of the practice.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9.0.Measurement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using independent t-test.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departmental rotation examination in experiment group 171.36±7.1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66.45±6.68 (P<0.001). The total cor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in experiment group 226.87±15.9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18.11±12.47 (P=0.001).Conclusion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of gastroenterology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students’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gastroenterology;clinical teaching;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G424.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3.027
2017-05-03
華中科技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02.05.15020042)
熊 宇(1974-),女,湖北武漢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科護士長。
徐玉蘭(1971-),女,湖北武漢人,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總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