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中韓兩國一衣帶水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便利性,從古至今長時期的文化交流使得中韓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研究文化個性差別才能更好地理解一種語言。諺語是民族的文化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在該民族語言中投射的現(xiàn)象。文章通過對比中國有關于“風”的諺語和韓國有關于“風”的諺語,考察兩國人民關于風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從而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兩國文化中關于“風”的內涵。
關鍵詞:漢語;韓語;諺語;風
諺語又稱俗語、俗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長期使用某種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具有深刻意義的固定詞組。諺語是人們集體創(chuàng)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所以諺語是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可缺少學習的部分。本部分主要考察“風”除去作為一個氣象詞之外,兩國人民對關于“風”的諺語認識的異同。
一、漢語中關于“風”的諺語及其語義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風吹連檐瓦,雨打出頭墻”;“風大伴墻走”;“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風來得頂著走,雨到要快步行”;“風來樹動”;“風起雨云歇”“風是雨的頭”;“風有風頭,雨有雨頭”。
“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比喻事出有因,在這里“風”隱喻為導致結果的原因。“風吹連檐瓦,雨打出頭墻”。比喻突出能干的人往往容易遭到攻擊。在這里“風”隱喻為攻擊人的行為者或者集團?!帮L大伴墻走”。比喻遇到強對手,應學會暫時躲避。在這里“風”被隱喻為強大者,多為貶義?!帮L高放火,月黑殺人”。指瞅準機會做壞事。在這里“風”被隱喻為適合的時機,一般是干不好的事情時使用?!帮L來得頂著走,雨到要快步行”。指遇到困難,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這里“風”被隱喻為困難?!帮L來樹動”指困難來了,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在這里“風”也被隱喻為困難。“風起雨云歇”。比喻爭執(zhí)的雙方,一方占了上風,一方也就停了?!帮L”被隱喻持有爭執(zhí)的雙方中的一方?!帮L是雨的頭”。比喻事情發(fā)生有預兆。在這里風被隱喻為事情發(fā)生前的征兆?!帮L有風頭,雨有雨頭”。比喻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帶頭人。在這里“風”被隱喻為做事情的帶頭人。
二、韓語中與“風(??)”有關的諺語及其語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 ???? ?? ??? ? ?? ???”.比喻人們更喜歡過去的東西,在這里“??(風)”指過去的事物?!?? ?? ? ?? ????”.比喻徒有虛表,在這里“??(風)”是指造成果實生長不好的惡劣條件。“?? ?? ? ?? ?? ??”.刮風天去賣面粉,比喻人不知道合適的機會,在這里“??(風)”是指不合時宜的時機?!?? ?? ?? ?? ??”.“?? ?? ?? ??”.指見風使舵之意,在這里“??(風)”是指適宜的時機并且可以利用成為做某事的有利現(xiàn)實條件?!??? ??? ?? ??”.是“有風才能航行,水到渠成”的意思,在這里“??(風)”是指獲得成功的必備有利條件。
三、對比分析可知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在漢語里關于風的諺語里,“風”可以隱喻為強大的勢力、不利的惡劣的環(huán)境,也可以指處于矛盾中的和做某件事的帶頭人,多指消極的事物或者人。在韓語中關于“??(風)”的諺語里,“??(風)”指不好的環(huán)境、不合時宜的情況,也可以指有利的現(xiàn)實條件??梢钥闯鲰n語里關于“??(風)”的諺語里風既可以指消極的事物和人又可以指積極的事物和人。通過關于風的諺語對比,可以得出中韓兩國人民關于風的認識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的地方是,兩國人民都認為“風”這種自然環(huán)境的帶來的不利條件,從而把風隱喻為不好的事物、環(huán)境條件或者人。不同點是,韓語中人民對風的積極認識要多于漢語,這就折射出了人們的思維認識不同從而導致了語言使用上的差異。
四、結論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漢韓關于“風”的諺語表達,得知兩種語言關于風的諺語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導致這種不同原因的背后是人們思維意識的差異,人們根據自己的思維意識從而賦予語言字符意義,所以語言和語言之間的對應關系有些是一對一,有些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從而給語言學習者帶來學習障礙,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找出這種對應關系,從而有利于學習者克服學習困難。分析語義的背后是對人們思維認知的分析,所以這種方法同樣可以應用到其它方面的語言學習中。對于漢韓關于風的諺語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關于風的諺語中,“風”所隱喻的語義,漢語中多指消極的事物或者人,而韓語中也有指消極的事物或者人,同時也指積極的事物或者人。學習者應當注意到這種差異,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漢韓諺語和學習兩國語言。
參考文獻:
[1]???.中韓諺語詞典[M].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2008,5.
[2]李明月.韓中飲食諺語對比研究[J].文學語言學研究,2012(91).
[3]高美麗.“風、花、雪、月”的國俗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金銀花.韓漢語言中和“雨”有關的表達方式[J].現(xiàn)代語文,2006.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朝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