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錄
7歲開始獲得國家專利,10歲時已經有三項發(fā)明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11歲時就已經被一家高科技公司聘為特約工程師,成為全國年紀最小的工程師。他就是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的初一年級學生——朱彥臻。他小小年紀,為何就能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呢?
愛“折騰”的小孩兒
朱彥臻從小就愛“折騰”。他剛學會了走路,父親的工具箱就成了他的最愛。他經常把工具箱里的工具逐樣拿出來當玩具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熟練使用鋸子、電烙鐵、螺絲刀、鉗子等工具。他經常拿著螺絲刀把家里房門的螺絲一顆顆擰下來,然后再一顆顆擰上去,樂此不疲。等到他長大一點,他又開始沉迷玩剪紙模型,一張白紙、一把剪刀經他鼓搗幾分鐘,就會變成生動立體的電視機、打印機、空調等模型。讓他覺得特別好玩的是,他制作的一個打印機模型,把白紙放進去,居然真的打印出了一幅畫。之后,他再接再厲又在小汽車剪紙模型上添加電機、太陽能板、蓄電池和開關等零件,小汽車模型居然會跑了。
家長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一次又一次的小小成功,更加激發(fā)了朱彥臻“搞鉆研”的熱情。他把家里的電器能拆的都拆了,為此媽媽像防賊一樣防著他,可只要媽媽稍不留神,媽媽剛剛新買回來的東西,就又被他拆掉了。在朱彥臻的家里,電視柜上、茶幾上到都處散落著飛機模型、線路板、電池、開關、馬達等,這些都是他“折騰”后的結果。有一次,朱彥臻竟把媽媽新買的電風扇的馬達給拆了下來,只因為他需要打磨和切割的工具,電風扇的馬達轉動時,上部分可以用來打磨東西,下部分可以用來切割。
雖然朱彥臻的“瞎折騰”讓媽媽頗有些招架不住,但是卻得到了爸爸朱海光欣賞和大力支持。朱海光是惠州一家石化企業(yè)的工程師,看到朱彥臻對機械制造和空間想象感興趣,于是他便經常對兒子的小制作、小發(fā)明給出一些建議和指導,還專門教會兒子如何安全使用萬用表、電器、電路的知識。為了讓兒子的特長和愛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朱海光給兒子買玩具特別舍得花錢。有一段時間,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富裕,可朱海光寧愿在吃穿等其他方面節(jié)省一點,也要給兒子買積木、組裝模型等益智玩具。除了熱衷動手制作模型外,朱彥臻平時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央視的科教頻道。當別的小孩還在看動畫片時,朱彥臻卻在科教頻道里看別人如何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
臨淵羨魚,心動不如行動
慢慢地,朱彥臻已經不再滿足于“臨淵羨魚”,他想真刀真槍地搞出一個自己的發(fā)明作品。一天晚上,他正在臺燈下寫作業(yè),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次郊游中,看到農民用太陽能板做屋頂收集太陽光能發(fā)電,猛然間他突發(fā)奇想,如果給臺燈裝上太陽能板收集浪費的光源,用蓄電池儲存起來,就可以給小風扇、手機、MP3等供電,節(jié)能又低碳。說干就干。經過半年的反復研制,他終于制作出了一臺“臺燈能源二次利用”的發(fā)明作品,恰好學校里舉辦科技藝術節(jié)比賽,他便拿到學校參賽,一舉獲得了一等獎。后來,在爸爸的幫助下,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那一年,他才7 歲,上小學三年級。
朱彥臻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之后他又利用課余時間,先后發(fā)明了“兒童娛樂和自發(fā)電裝置的自行車”和“空調冷凝水加濕器”,并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實,朱彥臻的每一項發(fā)明靈感,都來自對生活的細致觀察。
有一次,他和幾個同學騎著自行車去郊游,玩著玩著,兜里的MP3沒電了,大家都覺得很掃興?;貋淼穆飞希鞆┱轱w快地蹬著自行車,看著飛速滾轉的自行車輪,突然他想要是把小型發(fā)電機安裝在自行車上,發(fā)電機的轉子通過連接自行車的傳送帶和轉軸,在踩踏自行車時,轉動的車輪帶動發(fā)電機的轉子轉動發(fā)電,電能就能為自行車的收音機和MP3等娛樂裝置供電了,這樣就再不用擔心MP3沒電了。于是就有了“兒童娛樂和自發(fā)電裝置的自行車”這項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
發(fā)明“空調冷凝水加濕器”也是這樣。那年夏天,朱彥臻家里空調的出水管被老鼠咬破了,朱彥臻眼看空調的冷凝水一滴滴滲漏出來,只能用盤子接水。此時,他又突發(fā)奇想,為何不把這水利用起來呢?
他想到,人在屋里吹空調,總會覺得口干舌燥。若是把空調的冷凝水二次利用來,給空調添加一項加濕的功能,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為了更好地了解加濕功能的工作原理,朱彥臻特地跑到超市研究了一番冷風扇的操作,最后他把冷風扇的原理運用到空調冷凝水的二次利用上。他在管子里面裝了紫外線燈管,用來殺毒,然后加入超聲波,把水霧化吹到空氣里。就這樣,又一項新的實用新型發(fā)明在他手里誕生了。
小小發(fā)明家揚帆遠航
如今,朱彥臻被惠州市政府選為“百名小發(fā)明家培養(yǎng)工程”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派有專門的科學導師為他講解專業(yè)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法,病幫助他聯(lián)系企業(yè),把他的科技發(fā)明轉化成生產力。日前,惠州市天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將他的“臺燈能源二次利用”的發(fā)明進行了投產。
談到人生理想,11歲的朱彥臻像個小大人似的侃侃而談:“我長大以后,最想當一名發(fā)明家或科學家,發(fā)明出更多的專利產品,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更美好?!?/p>
只有興趣和愛好,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加上“家長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成就了11歲的小小發(fā)明家朱彥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