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孟媛
當黎明照亮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中的馬久利島上郁郁蔥蔥的森林時,森林中的野生大象在周邊的村莊覓食,村民種植的黃麻被踩踏得體無完膚;老虎不客氣地獵食村民賴以為生的家禽與牲畜。周邊的村民被激怒了,拿上電鋸和砍刀,要去砍伐森林?!翱车暨@些樹對你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你們要想砍樹,就先砍倒我!”雅達夫·帕耶攔住了村民的去路。曬得黝黑的帕耶并不高大,甚至有點瘦弱,但若有人企圖破壞森林,他守衛(wèi)森林的架勢足以震懾所有破壞者。因為,這片森林的每一棵樹都是帕耶親手種下的。
自1979年以來,帕耶從一顆種子開始,單槍匹馬地把一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一片比紐約中央公園還要大的森林。因此他被印度前總統(tǒng)尊稱為“印度森林之子”。
當年,年僅16歲的少年帕耶回到他的出生地——馬久利島。有一天,成千上萬的蛇被洪水沖上岸,死在沒有樹蔭遮蓋的烈日下。年少的帕耶坐在岸邊撫摸著已干枯的蛇的尸體?!拔易聛恚瑸樗鼈兯罋獬脸恋氖w哭泣。那就像是一場大屠殺,驚醒了我?!?/p>
馬久利島在每年季風時節(jié)都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河中島嶼,河水上漲會淹沒島上的一切——沖毀房屋和農(nóng)田,流水和沉積物慢慢地“吞噬”著島嶼。在過去的70年里,它的面積已經(jīng)減少了2/3,人們擔心它將在未來20年內被淹沒。
政府沒有幫助村民解決洪水將淹沒家園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現(xiàn)在島上用沙袋和混凝土修建了一些堤壩,但除了用作晾曬衣物,似乎沒有其他用處。帕耶認為,采用自然的方法將比遵循政府的防洪計劃更為有效。當?shù)厣止芾聿块T告訴他沙洲上無法植樹,可他仍然決定試一下,在沙洲中開始了與世隔絕的植樹生活。他給花草樹木澆水、修剪,從“長得快”的竹子到價值高的柚木,沙洲上的“綠色”漸漸取代了“黃色”。
一個人管理著550公頃的沙洲,灌溉樹苗成為帕耶最頭痛的問題。他就地取材,自創(chuàng)了“竹子澆水系統(tǒng)”。在每株樹苗上搭一條竹子軌道,上面放著泥巴做的罐子,罐底有洞,盛在罐子里的水一點點滴在竹子做的軌道上,再慢慢流到樹苗上。
日復一日,本來干旱死寂的沙地,慢慢變成一個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平衡造就了動物理想的棲身之地。紅螞蟻和蚯蚓被他引來給土壤“松松筋骨”。很快,其他動物“聞風而來”。瀕臨滅絕的獨角犀牛、孟加拉虎、40年沒見的禿鷲回到這里。一個由100頭大象組成的族群每年都會來此度假,舒適地居住3個月。2008年,印度政府的森林管理部門跟蹤一批遷徙的大象,發(fā)現(xiàn)了這片森林。從此森林以帕耶寵物的名字“莫來”命名。
然而,森林里的野生動物也給他惹來麻煩。香蕉樹成了他平息對抗的法寶。貪吃的大象被吃不盡的香蕉吸引在樹林里,不再走出樹林騷擾村民。猴子也跑來“分一杯羹”,候鳥在林間嘰嘰喳喳,鱷魚于水中嬉戲,小鹿時不時地來到河邊映照自己美麗的身影??吹皆絹碓蕉嗟摹懊牢丁?,老虎也不再離開樹林獵食。阿薩姆邦的首席部長稱贊帕耶是“一個真正的環(huán)保主義者”,他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可以帶來的改變”。
“當樹木長高長大后,保護它們對我來說有些困難,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他們會為了經(jīng)濟利益毀掉這片森林?!迸烈f。
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2000萬公頃的速度急劇消失。全球森林面積已從文明初期的76億公頃銳減到現(xiàn)在的34.4億公頃,僅在1950年~1980年間,全世界的森林面積就減少了一半。
“和其他人一樣,我為這個世界的命運感到擔憂。我目睹島上發(fā)生的壞事,于是便盡我所能去修復?!迸烈f。
直到現(xiàn)在,他仍在島上栽樹,“我會一直種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p>
(張建中摘自《中國青年報》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