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張 靜 圖_通訊員 牛國梁
挺進西藏,11日打開“睛”彩門
文_本刊記者 張 靜 圖_通訊員 牛國梁
援藏采訪分隊11人與4名援藏干部員工合影
這里有寺廟與磕長頭的人,有純凈的藍天白云、雪山湖泊,有能游渡江河激流的牦牛,這里就是西藏,夢中的天堂。而對這些夢境般的美,我從沒想過去碰觸,有風俗、飲食習慣上的擔心,更有身體上難以適應的恐懼。
我的“懼藏”心理在2017年3月20日被徹底終結,隨著洛陽供電公司援藏采訪分隊的正式成立,受公司黨委的信任和囑托,11人組成的援藏采訪分隊挺進西藏,用11日的感同身受打開了洛陽援藏史上的“睛”彩之門。
新年伊始,由洛陽公司財務資產部的濮汝欽、環(huán)城營業(yè)部的李振威、嵩縣供電公司的張繼鋒和汝陽縣供電公司的白軍濤組成的援藏團隊在聶榮縣供電有限公司幫扶8個月回家探親之時,我們得知,他們去的是西藏最艱苦、高反最嚴重、被視為“人類生命禁區(qū)”的聶榮縣,而且一去就是一年。
面對聶榮縣公司一年抄一次電表、收一次電費的原始狀態(tài),4個人為聶榮縣公司爭取了電纜、儀器、智能開關等改寫縣域電網歷史的物資援助,幫助他們開展員工專業(yè)培訓、強化安全措施、追補偷逃電費、規(guī)范營業(yè)秩序、建立財務臺賬、簽訂供用電合同……他們甚至還經歷了5.1級地震,被問及是怎么熬過來的,“人活著應該吃些苦頭的。”話畢,濮汝欽他們笑得就如西藏的藍天白云般純凈透明。
我心震撼,是什么讓他們艱苦著還幸福感陡升?援藏團隊的雷鋒式無私奉獻精神,點燃了我們走近他們、讀懂他們的迫切希望,這種高度契合洛陽公司“以奮斗者為本,不讓‘雷鋒’吃虧”精神理念的付出行為,讓我覺得唯有執(zhí)筆前行、點滴記錄、深度挖掘,重現洛陽援藏團隊的精神風貌才對得起記者的稱號,也正式對自己曾經的“懼藏”心理作告別。臨行前兩天,我告知家人要帶隊去西藏采訪援藏干部員工,家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這還是那個連赴藏旅游都多次拒絕、堅決不進藏的你嗎?”是我,沒錯。
聶榮在藏語里的意思是“悅耳谷”,但年平均氣溫零下2℃、含氧量約為洛陽50%的聶榮,環(huán)境不是一般的惡劣,實在無法讓人愉悅。洛陽公司對口幫扶的聶榮縣公司,也是目前全國電力援藏中唯一一個市級公司組建的成建制援藏團隊。
洛陽公司新聞中心被援藏團隊克服身體極限,守護高原燈火,用超常的精神和毅力在聶榮縣揮灑青春和汗水的事跡深深感動,決定成立由文字、攝影、視頻11人組成的援藏采訪分隊,趕赴援藏幫扶點聶榮縣進行實地采訪。
3月20日,洛陽公司黨委書記劉志賀為援藏采訪分隊壯行,一再囑咐分隊成員注意安全,此行要開辟新思路、尋找新亮點,深入挖掘援藏干部員工支援建設藏區(qū)的感人事跡,有效推進公司“以奮斗者為本,不讓‘雷鋒’吃虧”理念落地。分隊隊員也紛紛表態(tài),一定不負眾望,用心工作,將洛陽援藏精神發(fā)揚光大。
團隊成員11人帶著公司的囑托,背著沉甸甸的行囊,攜著干部員工真切的關愛,面對鏡頭,舉起鮮紅的“援藏采訪分隊”隊旗,自豪無比,用定格的畫面吹響了啟程的號角。
挺進西藏,對于高原反應的體會才深徹入骨,一句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足了“度娘”科普,做足了心理準備,怎奈高反還是來勢洶洶,反反復復,嘔吐、惡心、胸悶、頭脹、睡不著覺、大口喘氣……高反,怎一個“痛”字了得!
在聶榮縣采訪的5天時間里,援藏采訪分隊11人克服嚴重高反侵襲,白天帶著氧氣袋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上進行人物專訪、視頻采集、素材收集等工作,晚上用制氧機吸氧,再完成組稿、照片整理等,每天至凌晨三時左右才上床休息。
當天的新聞絕不過夜,這是大家達成的共識。嚴重的高原反應讓我們睡眠困難,吸氧,吸氧,吸氧,是吸氧支撐著大家采訪、寫作,僅我一人,就在雪域高原上完成了9篇援藏新聞及采訪日記的撰寫,全方位展現了援藏團隊與采訪分隊勝利會師并贈送相關物資、為10千伏下曲鄉(xiāng)線路安裝智能分支開關解決長期困擾用電難題、到下曲鄉(xiāng)牧民家?guī)头龉矐c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8周年、到聶榮神華希望小學開展“電力安全進課堂”活動等新聞事件。
無論高原反應如何劇烈如何難熬,援藏采訪分隊新聞采編人員都堅持當天新聞必在次日清晨前整理完畢,所有新聞稿件、圖片及在線制作相關視頻第一時間聯絡媒體發(fā)布。4月8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播出《“河南洛陽”援藏“智能開關”守護“光明天路”》,報道了洛陽公司援藏團隊以奮斗者的姿態(tài),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為4700米“生命禁區(qū)”線路安裝智能開關,給人民群眾送去光明的事跡。此外,河南電視臺、《大河報》、《東方今報》、搜狐、《今日頭條》等媒體對此的報道篇次成功破百,社會美譽度和公眾影響力極高。
回想與援藏團隊一同破冰前行,一起喝清冽山泉,津津有味地吃80攝氏度的水泡成的“鋼絲面”,采訪時流鼻血塞上紙卷被偷拍,播放從洛陽出發(fā)前為4位援藏人員拍攝的親情視頻把所有人感動得稀里嘩啦,還有為了趕稿抱著吸氧機凸著眼、腫著臉、紫了嘴唇的囧樣……凡此種種,無不讓人懷念這短暫而匆匆的共處時光。
回程的車上,漸行漸遠的雪域高原美景似乎向大家默默告別。我們能做的,唯有拿起手機定格這最美的畫面當做送給濮汝欽的生日祝福,也送給暫時分別的洛陽援藏干部員工,縱有千般不舍,我們的心已經認真交付這片雪域高原,4位英雄,我們洛陽見!
編者按:在幫扶即將結束之際,洛陽供電公司組建援藏采訪分隊11人,挺進西藏11日,走近4名援藏洛陽人,挖掘他們堅守雪域高原,守護電力天路的真情故事。
1-3 奔赴一線,深入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