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
(南京工程學院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1167)
利用碎片化時間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前景分析
李皓
(南京工程學院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1167)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從碎片化的定義入手,了解有關碎片化時間、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研究現(xiàn)狀,并以大學生進行鍛煉的目的、時間、方式類型和影響因素為切入點,探究碎片化時間里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效果和可行性,旨在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從而轉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傳統(tǒng)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碎片化時間 大學生 體育鍛煉
目前,我國大部分工作的青年人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白領尤為明顯。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工作生活壓力大,并且經(jīng)常加班熬夜缺乏鍛煉,無法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和意識。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大學生畢業(yè)之后服務社會的基礎,在校期間開始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習慣十分重要。本文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節(jié)奏快的現(xiàn)狀,結合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規(guī)律,提出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少量多次鍛煉,并以此探究碎片化時間里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效果和可行性,旨在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轉變傳統(tǒng)的運動觀念,養(yǎng)成自覺運動的習慣。
碎片化時間雖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其運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可謂是各領域、多元化。手機游戲、手機購物、微博、微電影、微學習,都是碎片化時間運用的典范。然而,碎片化時間在體育鍛煉方面還鮮有研究。
“碎片化”的英文單詞是Fragmentation,最早被解釋為完整的東西分裂成許多碎塊。在社會學、傳播學等眾多領域也提到過碎片化這一新概念。通過對碎片化的認識,可以初步的把碎片化時間一詞定義為相對不完整的、零碎的、短暫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這樣的時間,如上課時走往教室的時間,下班時等地鐵、騎共享單車的時間。這些時間雖然看似零散、沒有規(guī)律,但是合理加以利用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的生活中,碎片化時間無處不在。一些零碎的、短暫的時間段內都會產(chǎn)生碎片時間。學者王君珺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碎片時間的產(chǎn)生有多種形式,對于不同類型不同行為的人有著不同的產(chǎn)生原因。麻省理工教授加布里埃爾.比特蘭認為等待是碎片時間產(chǎn)生的基本原因,根據(jù)等待的性質不同,還可以把碎片化時間劃分成兩種類型:確定類與不確定類。
通過對文獻的綜述,可以把碎片化時間的產(chǎn)生總結為:每個人在將要做、正在做以及做完了某件事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些相對確定的或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就導致了碎片化時間的產(chǎn)生。
如今,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除了學習之外還會進行許多其他活動,這將會產(chǎn)生大量的自由時間。這些時間里,部分零散的、短暫的,都可以視為大學生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根據(jù)文章之前對碎片化時間產(chǎn)生的綜述與分析,可以把大學生碎片化時間劃分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長短及事情發(fā)生的確定與不確定這兩類。比如:從寢室去上課的途中,等校車的時候,課間幾分鐘的休息時間,食堂排隊打飯,各種臨時外出的情況等。
根據(jù)大學生體質測試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各項身體指標不容樂觀,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高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加強體育鍛煉是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基本方式。國內很多體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展開調查和研究,并對相關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對文獻綜述及對體育專家進行訪談,總結出目前大學生體育鍛煉有關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大學生鍛煉的目的、時間、方式類型及影響其進行體育鍛煉的因素這些方面。根據(jù)明確的方向,結合碎片化時間的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達到鍛煉效果,這是有理論依據(jù)的。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美國運動醫(yī)學協(xié)會通過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單次8~10min,或者持續(xù)30min,只要每天累計運動時間達到30min以上,運動強度到達中等,即可達到鍛煉的效果。由此可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不需要過多的時間、過高的運動強度就能達到一定運動效果。通過綜述并分析大學生可利用的碎片化時間,以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兩者是有很多可以相互結合的地方。因此,文章進一步從大學生鍛煉的目的、時間、方式類型、及影響其進行體育鍛煉的因素入手,分析碎片化時間鍛煉的可行性。
目前,雖然大部分大學生有一定的體育鍛煉習慣,但是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體育成績,早操學分等被動鍛煉的。在碎片化時間里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已有體育鍛煉意識的人更加便捷的進行運動,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也可以幫助被動鍛煉的人抽出時間在做任意事情的間隙進行運動,這樣他們不僅不會把體育鍛煉當作一種負擔,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把體育鍛煉融入生活,逐漸培養(yǎng)鍛煉的意識,養(yǎng)成自覺運動的習慣。
大學生在校期間有許多零散的時間,雖然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開始利用這些時間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但是他們大多進行鍛煉的時間都比較完整,相對短暫、零散的時間并沒有較好的利用。在碎片化時間里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學生合理的利用和分配這些時間,根據(jù)時間的長短不同,鍛煉內容也有所不同,使鍛煉的安排更加靈活機動,內容也有多方面的選擇。
目前,大部分大學生仍然認為有效的體育鍛煉必須要達到高強度、長時間。這種傳統(tǒng)觀念是不完全正確的,碎片化時間鍛煉的理論依據(jù)可以有效的反駁這一觀念。在碎片時間里進行鍛煉不需要較長的運動時間,較高的運動強度,并非只有正規(guī)的訓練動作才能達到運動功效。走路作為每人每天都會進行的行為方式,就有一定的鍛煉效果。各種運動專家對走路進行研究,在普通走路的行為方式上加以改進衍生出了健身走這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健身走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流行的保健運動。由于大學生的大部分碎片化時間都在走路的途中產(chǎn)生,健身走也將成為碎片化時間里鍛煉的基礎項目。
研究調查表明,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學業(yè)、就業(yè)壓力大,沒有時間及合適的場地進行鍛煉。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幫助大學生緩解身心壓力擠出時間,在任何時間任意出行的途中使身體運動起來,達到在運動場上同樣的鍛煉效果。雖然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但是只要有越來越多的人敢于邁出第一步,那么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碎片化時間運動的隊伍中。
從目前來看,大學生大部分可利用的碎片化時間都是在出行途中,這就意味著健身走會成為碎片化時間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基礎項目。隨著碎片化時間健身走的普及,必將會出現(xiàn)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健康行走方式,從而適應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隨著碎片化時間更加細致的劃分,除了健身走之外,一些簡單的力量、形體訓練也會在碎片化時間內體現(xiàn)價值。在碎片化時間里進行相關鍛煉,不僅符合目前大學生想要健身、塑形的鍛煉動機,幫助他們改善體態(tài)提高肌肉力量,而且身體素質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健身走的效率,增強大學生們健身走的積極性。這些簡單的練習方式也可以被稱為微運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運動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空間,今后必將會得到推崇。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各類手機APP應用也層出不窮,體育類的APP也在不斷更新。目前,體育類APP主要包含咨訊、視頻教學、約比賽、跑步等方面。資訊類的APP可以幫助鍛煉人群獲取最前沿的運動信息;視頻教學類的APP可以幫助鍛煉人群學習正確的動作;約比賽的APP可以幫助鍛煉人群快速找到運動伙伴,使運動不再孤獨枯燥;跑步類的APP可以通過手機定位系統(tǒng)幫助鍛煉人群在健身走、跑的同時詳細了解人體的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如消耗的脂肪、熱量等。手機APP就是碎片化時間運動的典范,體育類的APP使得碎片化時間的鍛煉更加完善,可以發(fā)揮其分享優(yōu)質健康資訊、傳遞正確信息、引導科學健身方法的作用。隨著信息科技的進一步發(fā)展,體育類APP的不斷更新,碎片化時間的鍛煉體系也將不斷完善。
目前碎片化時間的概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方式也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不需要過長的運動時間、過高的運動強度、過于正規(guī)的運動場地,隨時隨地都可以讓身體運動起來,通過每一次短暫運動的積累,身體素質也會不斷的提高。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鍛煉不僅可以逐漸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合理分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而且可以克服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改變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傳統(tǒng)觀念,幫助其塑造強健的體魄。這種新的運動模式在未來會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得到更好地改變。
[1]張云華,趙健.大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濰坊學院學報,2009(2):123-127.
[2]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加布里埃爾.比特蘭.碎片時間管理[J].商界評論,2010(12):86-89.
[4]美國運動醫(yī)學學會.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5]王勝超.普通大學生體育鍛煉與休閑活動特征的研究[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7):106-110.
[6]王君琚,閆強.碎片時間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1(2):47-52.
[7]李皓.基于碎片化時間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
G807
A
2095-2813(2017)09(c)-02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253
李皓(1992,3—),男,漢族,安徽壽縣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學校體育,體育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