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社會工作方法在體育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①
——以團體社會工作方法視角審視
楊茜
(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應用社會科學,以其人本的理念價值、多學科的理論基礎、科學的方法與專業(yè)的技術,一直關注和服務體育高校工作。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體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團體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其價值理念和方法很值得體育高校學生管理者的借鑒。團體社會工作介入體育高校學生工作中,賦予了體育高校工作新的內涵,有效地幫助大學生解決各種困難和實際問題。
社會工作 團體 輔導員 學生管理
社會工作產生于西方國家,對于其定義一般認為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增強人們的社會功能和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以科學知識為基礎,運用專業(yè)技巧和方法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1]。
團體工作,又稱小組工作,與個案、社區(qū)并稱為社會工作三大方法。它是在小組社會工作者的協(xié)調下,通過有目的的團體情境與團體互動實現(xiàn)娛樂、教育、治療的目的,或通過小組的共同努力達成社會行為。其理念和基本原則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助人自助”的理念相信每個人都有改變自我的能力和要求,認為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發(fā)展的潛能,而且只有不斷挖掘、調動案主本身的力量,使人的能力最大限度釋放,才能達到根本的改變,即“助人自助”。
筆者所在體育高校為江蘇省一所體育類體育高校,基于本校自身特色,即體育類學生居多,學生整體思想單純。作為本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層面,需注重開導學生而不是一味批評教育學生;注重讓學生自我抉擇而不是一味包辦代辦;鼓勵學生自我領悟、自我改變,更好的將“助人自助”理念貫穿于體育高校學生管理,以至于讓學生逐步走向自助、自律、自控[2],同時讓學生在今后處理困難的時候可以做到自己幫助自己,從而獲得一種自我成長與發(fā)展的能力。
體育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不是征服,而是在各種資源與環(huán)境中做協(xié)調。因此,面對當今體育高校的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化的管理,尊重與平等的理論更應該貫穿在體育高校學生管理的創(chuàng)新層面。
傳統(tǒng)的體育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大多以人對人單一管理模式為主,管理形式單一,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輔導員與所帶學生會因為觀念不同、想法不同等形成沖突,而面對沖突形成,輔導員如果一味以管理者的角度解決問題,而忽視對學生的想法,表面上沖突得以壓制,實則為今后輔導員管理工作埋下隱患。反之,“尊重和平等”的處事理念,會讓學生看到輔導員對他們的誠心和正直,看到輔導員解決問題和面對沖突的包容和能力,有利于拉近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所在院校為例,我院每學期均會開展師生互評評教活動,讓師生平等交流,針對相關問題的出現(xiàn)開展座談會,不僅有利于師生距離的拉近,同時能夠有效的解決沖突。體育高校輔導員主要的管理對象是人,如果輔導員與所帶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沒有活力、沒有彈性、沒有余地的剛性管理,其結局只會使雙方受到傷害,尤其是體育類院校,體育專項學生重義氣、思想單純,我們只有從尊重和平等的角度對待學生、處理問題,才可以達到輔導員和學生雙贏的效果[3]。
在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中,“案主自決”一直是被高度強調的專業(yè)價值觀。體育類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大、復雜程度高,但同時又是一項彈性非常大的工作。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案主自決”的理念有助于幫助輔導員更好的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即輔導員在尊重學生價值和尊嚴以及確信學生具有能夠改變能力的前提下,提供給學生認識自身潛能的機會,幫助學生對當下情景作出分析,積極鼓勵學生自我做主、自我決定[4];切實做到學生主導,而非輔導員主導。
團體社會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團體互動為成員提供團體歸屬感,滿足成員基本的需求,幫助成員樹立“主人翁”的意識[5]。
傳統(tǒng)體育高校學生管理主要以人對人的單向交流為主,幾乎沒有學生之間的溝通。而團體社會工作方法主要是通過小組游戲、行為訓練、分組分享討論等方式實現(xiàn)輔導員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突出了互動性和實用性,也更受學生的青睞[6],體育類院校學生活動能力強、精力充沛,團體社會工作方法在學生管理中益處頗多。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目前傳統(tǒng)的體育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倫理價值的多元化對當代大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即輔導員對學生的單向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也無法有效地改善現(xiàn)有學生的狀況。
傳統(tǒng)的體育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偏重于灌輸式教育和規(guī)范約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人格獨立,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作為體育類院校輔導員,出于對體育專項學生活動能力強、精力充沛、思維單純、重義氣等特點分析,筆者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融入團體社會工作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班級所開展的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等活動中,筆者以班級或專業(yè)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分享,將小組工作貫穿于學生管理過程中。
[1]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9.
[2]朱業(yè)標.學生管理中助人自助思想的實踐與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49.
[3]唐衛(wèi)青.社會工作理論對體育高校管理的創(chuàng)新啟示[J].職業(yè)時空,2008(5):65-66.
[4]易鋼,吳斌.案主自決的理論、實踐及其選擇[J].理論學刊,2007(6):78.
[5]高曉卿.社會團體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優(yōu)勢[J].黑河學刊,2014(4):58.
[6]邱小艷,唐君.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0(1):117.
[7]韓冬.運用團體社會工作的方法幫助“90后”大學生成長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7):26-27.
As a applied social science, social work serves the college management with its man-oriented concept and values, theoratical basis of multidiscipline, scientific approaches and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ew situation. A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methods of social work, The value, concept and methods of group social work worth for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The group social work's entrying into the college student work renders new connot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ly help solve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actual issues.
Social work; Group; Instructor; Student management
G807
A
2095-2813(2017)09(c)-02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224
楊茜(1990,3—),女,漢族,江蘇揚州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