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宜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游泳教學訓練中學生恐水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策略①
朱家宜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游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深受大家的喜愛。而在游泳教學訓練中,學生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現(xiàn)象,其中有一種很嚴重的心理就是恐水心理。而這種心理不僅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也會給游泳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該文首先對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水心理的成因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教學,提出了幾點在游泳教學中克服恐水心理的策略,旨在對以后的游泳教學帶來一定的幫助。
游泳教學 恐水心理 成因 克服策略
游泳運動會促進學生的身體發(fā)育,但是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心理障礙就是恐水心理,這種心理不僅會對學生學習游泳運動帶來困擾,也會給游泳教學增加一定的難度。所以,該文針對在游泳教學訓練中產(chǎn)生的恐水心理的成因進行分析,也提出幾點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可以對提高游泳教學的質量提供一定的幫助。
1.1 內(nèi)部因素
1.1.1 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會產(chǎn)生個體差異。有些學生身體素質較好,有很強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而一些學生由于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協(xié)調(diào)性較差,平時運動鍛煉較少并且也不熟悉水性,所以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不敢下水,容易嗆水,這就使他們產(chǎn)生恐水心理,抵觸游泳。
1.1.2 學生缺乏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某些學生沒有學習的動機,也不喜歡游泳這項運動,或是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游泳這項運動,這樣會讓他們?nèi)狈Ψe極性,從而影響游泳教學訓練。有些學生可能在以前游泳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些痛苦的經(jīng)歷,例如嗆過水或是因為受到過同伴的嘲笑,這樣就會讓他們在新的學習過程中有自卑心理,也會對游泳產(chǎn)生不自信,更會對水產(chǎn)生恐懼心理。
1.2 外部因素
1.2.1 游泳的技術要求
游泳的呼吸和動作是游泳教學中的重點。與其他運動項目不同,游泳需要在水下進行,所以在游泳教學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改變平時習慣的呼吸方式和運動習慣。在陸地上人們直立行走,在水中則要求仰臥或俯臥做動作,并且在游泳時對口鼻呼吸的配合要求也很高。
1.2.2 水的環(huán)境
在水下會產(chǎn)生一些外力因素,如重力、還有水的浮力和壓力,這些和在陸地的運動項目有所不同。這就讓一些學生,特別是初學者,剛進入水中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應或者是心理上的緊張,從而無法掌握技術要領。有些學生因為技術動作不熟練的原因,導致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無法用正確的游泳姿勢,甚至會導致嗆水、溺水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
1.2.3 場地因素
在游泳教學訓練中,游泳場地的環(huán)境也是造成恐水心理產(chǎn)生的一個原因。如,游泳場地環(huán)境過于嘈雜,或者游泳人數(shù)較多,學生在練習時,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動作練習,這就會對學生在學習游泳的時候帶來影響。其次是水質和水溫的影響,有些游泳場地的水質渾濁不清,水溫太低太高,這些因素不僅會造成學生身體上的不適,也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水難以預測和把控,產(chǎn)生恐懼感。
1.3 教師的教學行為
1.3.1 教師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運用正確的教學模式,沒有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在教授新知識的時候,單純地進行講解,語言枯燥。示范動作時,一些游泳技術的要領和難點不能夠完全地展示出來,這就會給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帶來一定的難度。導致學生不能夠掌握基本的游泳動作要領,出現(xiàn)心理恐懼,抵觸游泳。
1.3.2 教師的品德
在游泳教學訓練中,每個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老師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平等地對待每位同學,對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進行批評或是言語上的打擊,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 教學過程前的克服策略
(1)在教師教學前,首先,應該講解一定的自救知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比如在水下感覺到不適應應該怎么做、一旦嗆水應該怎么做,這樣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其次,教師不要讓學生急于下水,要讓學生在熟悉教學場地、教學環(huán)境、教學訓練需要用的器材之后再由專業(yè)人員陪同下水,以此來減輕因為環(huán)境的因素給學生造成的恐水心理。
(2)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鼓勵學生,告訴學生游泳的好處以及游泳給人帶來的積極改變。積極地看待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幫助同學們建立對學習游泳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對游泳運動強烈的興趣。
(3)加強“水感”練習。由于有些學生在學習之前并沒有接觸過游泳這項運動,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在水感方面的訓練。教師可以先不教授復雜的動作,讓學生先在水中進行行走練習,或是帶上游泳圈先在水里玩耍,減小對水的恐懼,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水性,這也可以為以后開展游泳教學訓練提供幫助。
2.2 教學過程中的克服策略
2.2.1 豐富教學方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在游泳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和特點,在學生熟悉水性后,適當?shù)卦诮虒W活動中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小游戲。例如群龍戲珠、水下?lián)鞂殻@些都可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在水里產(chǎn)生的恐懼感。
2.2.2 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
教師首先應該以身作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些身體素質弱、學習能力差的同學要細心指導,不能夠出現(xiàn)言語和人身攻擊。
2.2.3 詳細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
教師在游泳的訓練教學中,應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詳細的教學步驟。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游泳的動作時,應該注意將動作分解,抓住動作要領,找到一種讓學生有興趣的教學方法。
2.3 教學過程后的策略
2.3.1 觀察學生掌握情況
在完成教學之后,學生在游泳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看是否有學生不敢下水或者是游泳的過程中,動作掌握得不夠完整。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單獨的輔導,糾正其動作,并且?guī)椭鷮W生克服恐水心理。
2.3.2 總結教學經(jīng)驗
在每次游泳教學訓練后,應該及時反思此次教學訓練的優(yōu)點和不足,看是否將該節(jié)課需要講解的游泳動作要領完整地傳達給了學生,及時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為以后的游泳教學訓練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游泳教學訓練會對學生在學習游泳運動時提供幫助和輔導,但是學生也會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出現(xiàn)恐水心理,這種心理不僅會對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打擊,也會使學生無法掌握游泳的技巧所在。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游泳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實時地掌握學生情況。這樣才能夠在以后的游泳教學訓練中,更好地幫助學生克服恐水障礙,提高游泳水平。
[1]趙統(tǒng).兒童游泳教學中恐水心理成因及克服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4.
[2]黃元斌.游泳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形成原因及應對策略[J].新疆教育,2013(10):168.
[3]陳高平.游泳教學中如何克服學員的恐水心理[J].網(wǎng)絡財富, 2010(9):91-92.
[4]劉思岐.淺談如何克服游泳初學者的恐水心理[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4):158-159.
[5]劉春花.游泳初學者懼水的原因及克服對策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4(8):119.
[6]張夏雷,李西.游泳初學者怕水心理成因和克服方法[J].農(nóng)家科技,2011(4):98.
G8
A
2095-2813(2017)02(b)-006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69
朱家宜(1989—),女,遼寧大連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游泳、水球、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