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秀
1.正知、正念、正行是克己守正的“正能量”
人生一世,能不能有個好口碑、留下個好名聲,說到底看他一生是不是走得正、行得端,是不是正直、正派和正氣。怎樣才能守住內(nèi)心和骨子里的這份“正”,取決于能不能正知、正念和正行。一個人的想法最要命的是不切實際、脫離實際,或過高或過空或過大,于是好高騖遠、異想天開。更有甚者,內(nèi)心的念想囿于一己之利,基于一己之私,動“歪點子”,想“壞辦法”,出“餿主意”,卑瑣而渺小。社會的真正危機,不是金融危機或本領(lǐng)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誰的正能量越大,誰的成功率就越高。
2.公平、公正、公道是世道人心的“好聲音”
天下之事其難也易,其易也難,關(guān)鍵在于是否事公;天下之人其繁也簡,其簡也繁,關(guān)鍵在于能否奉公。古往今來,多少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因為不均而人群割裂、社會撕裂,因為不均而“揭竿而起”、烽火連天。對于一個人而言,“公生明,廉生威”。公,莫過于公平正義、平等和諧?!疤旃蕉鵁o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大小莫不載?!惫笥诠朗卣?、合理合法,“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公正則下易直矣?!惫y于出以公心、無私無我,“如是,則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權(quán)廢矣。”漢朝丞相陳平年輕時曾在鄉(xiāng)里祭祀完畢后負責分肉,他將難事易辦,得到鄉(xiāng)中父老稱贊,其秘訣就在于一個“公”字?!捌椒帧币?,易在公平公正公道也。
3.氣場、氣勢、氣度是凝心聚力的“強磁場”
氣場是成功者的必備能力,大凡氣場強的人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氣勢,鎮(zhèn)得住場面,穩(wěn)得住陣腳,大事來臨有靜氣,大場面上有定力,大難面前有主意。他們淡定從容、穩(wěn)健厚重,特別是在關(guān)鍵時、緊要處能轉(zhuǎn)危為安、化險為夷,有一種氣吞山河、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大凡氣場強的人還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氣度和氣量,心胸寬廣,“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如大海一般容納百川,似天空一樣浩瀚無垠。一個整天萎靡不振、優(yōu)柔寡斷、不敢擔當?shù)娜伺c氣場無緣;一個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小家子氣的人與氣場無關(guān)。人需要魅力,有氣場氣勢氣度,便是一個魅力四射的人。
4.慧眼、慧心、慧根是高人一籌的“硬功夫”
一個人憑什么技高一籌、脫穎而出?總得有“幾把刷子”,有過人“絕技”。首先得有一雙慧眼。為什么常有人“有眼不識泰山”,或“不識廬山真面目”?就在于缺了一雙“一眼識破天機”的慧眼。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因為伯樂獨具慧眼,察人之所未察、識人之所未識,能夠見微知著、落葉知秋?;垩蹃碜杂诨坌?,也就是有一顆聰慧的心靈和健康的心智,有時常表現(xiàn)出純凈的童心。人之可貴在于雖經(jīng)歲月洗練,但內(nèi)心深處的良知仍在,即所謂慧心未泯。通常情形下,那些純凈聰慧,具有感悟至理心智的人,往往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一下子能抓住事物根本和命脈,這種洞察力、穿透力,這種通達本質(zhì)的領(lǐng)悟力,來自人性中的慧根?;垩刍坌幕鄹呓詡?,人就能超凡脫俗、心明眼亮。
5.知責、履責、盡責是實現(xiàn)價值的“三境界”
知責、履責、盡責是實現(xiàn)價值的“三境界”。責任在肩則心生自覺,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責任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首先得清楚責任是什么、在哪里,這叫知責明責。一個不清楚責任的意義和邊界的人,守責擔責便無從談起。我是誰、為了誰?我能干什么、該干什么?只有知責方能履責擔責。人的價值是在擔責履責中實現(xiàn)的。歌德曾說:“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既有知責履責盡責之心,又有知責履責盡責之力,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6.共商、共建、共享是事有所成的“發(fā)動機”
我們工作和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思想和多元的訴求使得工作難度大、矛盾多。戮力同心去做事,最重要的是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凝聚起共同的力量。凝聚這種力量的辦法在哪里?得靠“有事商量著辦”,無論大事小事難事易事,只要多聽意見,坐在一起商量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惫采炭梢跃壑?,集思廣益方可揚長避短。在取得共識之后,就得靠擼起袖子一塊兒加油干。一個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強,少了他人或團隊的幫襯,也同樣寸步難行,乃至一事無成。共建的動力從哪來?來自共享、共榮和共贏。凡事有利不可獨吞、有福不可獨享,否則就會失去人心。蛋糕做大了,就該人人有份。只有讓大家都得到好處,看到希望,才能奠定大家一起干事的基礎(chǔ)。
7.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是成長進步的“通天橋”
毛澤東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彼未S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比欢?,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并非人人都深諳其中的門道。有的人讀歪書、邪書,結(jié)果中毒中邪;有的人死讀書,不會“跳”出書本看世界,結(jié)果讀成了一個脫離實際、“百無一用”的書呆子;還有的人亂讀書,零敲碎打、支離破碎或無所用心地讀書,結(jié)果把書讀淺了、讀薄了,讀出個“半桶水”,等等。哲人告訴我們:“世界上有許多好書,但這些書僅僅對那些會讀它們的人才是好的?!卑褧x好、讀活,好讀書、讀好書,也就讀出了書卷氣、書香味,也就讀懂了大半人生。
8.專心、專注、專業(yè)是功業(yè)圓滿的“繡花功”
天下之事作于細,這種細致得靠專心致志的意志力,靠心無旁騖的工匠精神,靠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專業(yè)水準。專心、專注取決于心靜,取決于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坐得住冷板凳的心境。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當下,人們很容易“開小差”,成“花腳貓”,很難聚神、聚力,事事顯得焦慮,處處搞得著急,總是猴子屁股坐不住,常?!按蛞粯寭Q一個地方”,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樣是干不好事、干不成事的。
9.寡欲、寡染、寡言是固本培元的“救生圈”
清初思想家顏元說:“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庇?、太強、太大,會讓人心煩意亂,也會使人失身變節(jié),為了滿足內(nèi)心的欲望而突破底線、鋌而走險。人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欲望太盛、不知足惹來的,“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彼自捳f“無欲則剛”,寡欲,可以讓人活得輕松、自在而有尊嚴,甚至還可以讓人健康長壽,正所謂“清心而寡欲,人之壽矣”。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是于平淡和清靜中堅持和把握。寡染就是慎交友,凈化社交圈,守住“八小時之外”,特別是要謹防各色小人,去除那些“損友害友”?!敖煺叱?,近墨者黑”,寡染則能“不染色、不變色、無雜色”。寡言不是不發(fā)聲,而是謹言慎言?!吨芤住分v:“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彼畈徽Z,人穩(wěn)不言,守住嘴才不惹禍。
10.慎初、慎微、慎獨是潔身自好的“緊箍咒”
慎初,就是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道防線”,扼住苗頭?!暗谝淮巍奔仁顷P(guān)口,也是缺口,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線,一旦被打開或被突破,便會一瀉千里,變得麻木和無所忌憚?!扒Ю镏?,潰于蟻穴”,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慎微,就是小事不小視,小惡而不為,從細節(jié)入手,從小事做起,一頓飯、一瓶酒、一盒茶,貌似小節(jié),卻會“溫水煮青蛙”,日積月累毀了大節(jié)。慎獨,就是一人獨處時也能操行自守,謹慎自律。慎獨檢驗一個人的修養(yǎng),考驗一個人的定力和意志力。慎獨以存志,志高方長遠,長遠方成事。
(摘自《秘書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