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偉
?
體育鍛煉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分析
申 偉
體育鍛煉不但能增進身體健康,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還能凈化心靈,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近年來,觸目驚心的“校園事件”在高校頻頻發(fā)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受到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關注。在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降低焦慮、清除心理障礙、提高積極情緒方面,體育鍛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選擇合理的運動項目和運動量,可以讓體育鍛煉更好的發(fā)揮作用,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鍛煉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開展,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來越受關注。首先,近年來大學生體質(zhì)測試結果得出:大學生體質(zhì)水平每況愈下;其次,大學生畢業(yè)后面臨的就業(yè)壓力和激烈的社會競爭以及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濟的加速發(fā)展,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對他們身心健康素質(zhì)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問題使大學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巨大,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查找翻閱近十五年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diào)查報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幾率在10%~30%左右,其中突出嚴重心理問題約占10%?!比绻@10%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后果不堪設想。從高校方面來看,大學生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更是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嚴峻考驗。所以,高校體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發(fā)現(xiàn)并認識體育鍛煉對學生體質(zhì)和心理健康之間內(nèi)在關系,全面提升我國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這也是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牢固根基。
《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按國家規(guī)定上好體育課程并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珍愛生命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1]?!彪S著科學的體育思想和觀念逐步被肯定和接受,人們對體育功能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在長期的實踐觀察中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各類特點對調(diào)節(jié)人的心理狀態(tài)是具有不可否認的積極作用。
2.1 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以及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的文章屢見不鮮,其中《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類似的文章與成果己經(jīng)有很多??墒蔷同F(xiàn)有的這些成果及結論而言,只能通過一些結論或經(jīng)驗得出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某種相關性,但是還不能從根本上發(fā)掘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之間到底是如何通過相關的介質(zhì)而產(chǎn)生的這種聯(lián)系。不難看出,關于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之間關系的探索還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2.2 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2.2.1 醫(yī)學、心理學有很多考究涉及心理對身體的作用,但關于身體活動對心理產(chǎn)生作用的科研成果卻不多。
2.2.2 受“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口號的影響,大多數(shù)人只了解參與體育運動對增強體質(zhì)有促進作用,但對體育運動對心理素質(zhì)的影響了解較淺。
2.2.3 能否通過體育鍛煉來調(diào)整并改觀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心理健康水準,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在探索如何化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熱點研究課題。
我國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的、發(fā)展的、積極的、能對社會作出良好適應,充分發(fā)揮身心潛能的心理狀態(tài)[2]。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條心理健康的標準,從認知、人格、人際關系、自我安全感、情緒等十個方面對其涵義進行了闡述。劉協(xié)和提出了5條心理健康的標準:(1)沒有心理異常;(2)正常發(fā)育的智力;(3)健全的人格;(4)充沛的精力;(5)豐富的情感生活等。祝蓓里和季瀏老師觀點中提出心理健康主要的準則有:(1)智力正常;(2)適當?shù)那榫w控制能力;(3)對自己能作出恰當?shù)脑u價;(4)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從上面相關說明可以看出,不同的層面對心理健康的界定有不用看法,一直沒有形成全面統(tǒng)一的觀點。一些專家反映心理活動對身體的生理影響是具體的、可通過生理指標測量的,相對來說,身體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比較空洞抽象的,往往難以用指標測量。
在《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中高丹娜提出:“大學階段是人一生中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3]?!贝髮W階段是人們接受學校教育體系的最后時期,也意味著他們即將走進社會。大多數(shù)學生告別了生活多年的家鄉(xiāng),父母和朋友都不在身邊,到了一個全新陌生的環(huán)境中要學著獨立學習生活,難免在生活中會遇到日?,嵤聨淼臒?、與同學交往產(chǎn)生矛盾的煩惱、學習中存在的挫折、因情感問題產(chǎn)生的郁悶與煩惱,還有面對選擇工作和踏入社會產(chǎn)生的極大壓力等。而很多大學生又不懂的如何主動調(diào)節(jié)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所以長時間下去難免形成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4.1 環(huán)境適應問題
一些大學生考入新學校,遠離父母,生活學習環(huán)境都有了很大變化,常常難以融入到新環(huán)境中;有的同學中學出眾身份被他人趕超,自尊心難以承受,有的大學生由自信走向自卑,對自己失去自信、情緒低落、萎靡不振、心灰意冷。一些大學生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中,缺少對學習生活的動力,無所適從,從而出現(xiàn)焦慮、氣餒、抑郁、消極,甚至產(chǎn)生了絕望的情緒。
4.2 學習問題
大學生常見的主要學習問題有:缺乏學習動機、沒有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以及學習成績不理想等。大學期間,大多數(shù)人對學習往往不再像中學階段那樣重視,產(chǎn)生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目標不夠明確、動力不夠、輕視學習的地位。
4.3 人際關系問題
大學生面臨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同中學階段相比,大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遠遠沒有對人際關系關注度高,人際關系問題也成為了造成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際關系問題一般表現(xiàn)為不能和同學愉快相處,常常孤身一人,遇到問題無人傾訴,不知道怎樣和他人溝通,人際交往恐懼等,并因此引起郁悶、孤立、被忽視等痛苦感受。
4.4 戀愛與性心理問題
青年中后期的重要特征是性發(fā)育成熟,大學生的戀愛與性問題是無法回避的。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打擊、戀愛與學習關系問題、戀愛失敗的報復心理等。而性心理問題常見的有:性好奇心理、校外同居帶來的意外懷孕等問題引起的緊張、恐懼、焦慮等。
4.5 性格與情緒問題
大學生心理產(chǎn)生問題的另一重要來源與性格障礙有關,它的產(chǎn)生與家庭環(huán)境、個人素質(zhì)息息相關,出現(xiàn)原因也較為復雜,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敏感、缺乏信心、自尊心過強、易感委屈、性格內(nèi)向、被動、退縮、多疑、偏執(zhí)等。
4.6 求職與擇業(yè)問題
面對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伴隨人才比例的不斷增長而越加強烈。選擇一份怎樣的職業(yè),怎樣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如何面對求職困擾等等問題,都會為大學生帶來許多困擾和憂慮。
4.7 家庭貧困等原因
家庭經(jīng)濟困難也是大學生心理發(fā)生改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家庭來自山村經(jīng)濟拮據(jù),很多大學生在其他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面前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同時當這些學生在面臨一些事情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猶豫不決、惶恐不安的神情,使得他們不能有效的做出決定或不敢做決定,這也就進一步加劇了其心理產(chǎn)生的困惑和憂慮。
5.1 國內(nèi)研究成果
汪穎、李傳冰在《體育鍛煉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會有較大的積極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人際關系”、“抑郁” 、“焦慮”、“偏執(zhí)”幾個方面[4]?!贝蠖鄶?shù)高中生對其研究設置的球類運動形式的內(nèi)容、負荷以及強度都感到恰當適中。鍛煉后出現(xiàn)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等積極生理狀態(tài),同時對個人情緒也會有一定改善。因此得出結論:“體育鍛煉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把體育鍛煉當作調(diào)控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唯一手段,還應該結合其他的調(diào)節(jié)心理的方法。
在《女研究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的研究中蔣海燕表明:在女研究生的社會地位背景條件下,得出體育鍛煉情況調(diào)查表進行比對與分析。得出在校期間女研究生的體育鍛煉情況與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并提出女研究生中體育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比非體育人群好;同時得出體育鍛煉在改善身體健康狀況的同時,對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也起到了良好作用。如健全人格、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挑戰(zhàn)精神等[5]。
5.2 國外研究成果
學者Mclnman等人(1993)對運動后的被測試者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顯示他們的焦慮、抑郁、緊張和心理紊亂等心理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精力和愉快程度產(chǎn)生了顯著性的提高[6]。但是,也有少數(shù)研究結果顯示:體育鍛煉并沒有短期的情緒效應,而是需要通過一個長期的過程來達到改善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7]。
Richman和Shaffer在2000年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中,請220名18一24歲女大學生回想了她們在讀大學之前的運動參與狀況,并作了對當前身體狀態(tài)、身體能力、性別認同、整體自尊和其他心理學變量的評價,和之前得出的男性、混合性別樣本的報告相一致。在該女性樣本中,讀大學前的運動參與越多,入學后的自尊自信水平越高?!洞髮W生參與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中,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通過身體整體素質(zhì)提高、達到自己喜歡的身材、性別適應性來提升女性對自我的評價[8]。并且,如果參加體育活動不能為人們帶來心理和社會性的益處,體育鍛煉參與度就會很大程度降低,更會影響整體自尊。
綜上所述,科研人員們都十分重視對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狀況關系的研究。但上述的研究都是從人體的心理機制出發(fā),得出體育運動對各項心理因子的影響,而沒有考慮到大學生實際的環(huán)境和生活狀況。換句話說,至今還很少有研究人員從大學生體育鍛煉日常與心理健康效益關系的層面來深入研究探索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水平的互動關系。因此,有必要對這些觀點進行系統(tǒng)地、詳細地深入探討?;诖朔N現(xiàn)狀,希望通過探討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效益之間的關系,期待得出能有效改善大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幾率的體育鍛煉方法。
[1] 《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J].時政文獻輯覽.1993.04.
[2] 歐曉霞.大學生心理健康.[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 高丹娜.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09:168.
[4] 汪穎、李傳冰.體育鍛煉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內(nèi)蒙古體育科技.2009.02.
[5] 蔣海燕.女研究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D].四川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2007.
[6] Folkins,C.H.,Sime.W.E.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J」.Allleriean Psyehologiest,1981,36:373-389.
[7] 畢秀淑,彭延春.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3):30-31.
[8] Biddles.Children,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Int.J.sport Psyehology.l993,24:200-216.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by Sport
Shen Wei
Sport exercise does not only enhance body fitness and chang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but also purify soul and keep healthy mentality. In recent years, shocking “campus accidents” occurs frequently, which make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n the spot and commonly concerned by family,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Spor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reducing anxiety, eliminating mental obstacles and enhancing active emotion. The choice of reasonable sports and exercise load could make sports better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leve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sport exercises
申偉(1993-),女,山東日照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方向。
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0 Sport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China.
G804.82
A
1005-0256(2017)08-0099-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