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
靜思錄
□徐東
我想做的事很多。
我想得到的太多,有些是精神上的,有些是物質(zhì)上的,有些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也可以不需要的。
我不知足。我的心里和腦子里長了野草,葳蕤叢生,雜亂無章。
我想如一棵樹那樣自然生長,漸漸根深葉茂,成為棟梁之材,又覺得生錯了地方,缺少必要的條件。有些條件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有些卻難以做到。我認為人的出身,性格,命運等幾乎決定了一些人的成就的大小。我相信努力,又相信命運。
世界在加速旋轉(zhuǎn),變化太快,我總是不甘落在后面,默默無聞,而經(jīng)濟上也總是捉襟見肘。我缺少了改善生活,成就自己的智慧,也缺少了改變環(huán)景,改變自己的方法和行動。我想放下一些執(zhí)念,又覺得放下了又能如何?
人心無盡,因此才有了這樣一句勸慰人的話,知足常樂。
我不知足,我不快樂。
我反思自己,覺得未來還有很多可能,很多變化。
我放下了一些雜念,已經(jīng)有了一些知足。這么想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里已經(jīng)有了些喜悅,而那種喜悅的感受使我感到人生美好。
我會說某某人好,某某人不怎么好。這是正常的,很多人都會這么說。
如果我不再評價別人就好了,可在與人相處的時候,難勉會說到一些人。說就說吧,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問題是,我們對一個人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嗎?我對一個人的評價肯定帶著主觀感受與臆想,然而通常我會相信自己的判斷。與朋友說及某個共同認識的人時,我們的評價幾乎總是相近的。好的人給了我們好的印象,不怎么好的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我們是否有權(quán)力去評價別人?尤其是那種評價有可能會給別人帶來負面的影響時,有可能我們的判斷有可能是錯誤時。事實上,我們評價某個人不好的時候并非對他抱有真正的惡意,只是我們認為他應該得到那樣的評價——他在我們的眼里心里就是那樣的人。
我們的三觀在對別人的評價中呈現(xiàn)出來。一個我們認為不怎么樣的人,在對別人說及我們時大約我們也好不到哪里去。
評價別人時一定不要帶有惡意,帶有自私的目的。如果有人惡意中傷另一個人的話,我們要遠離那樣的人。
閱讀使人放松,聽音樂使人放松,和好朋友聊天使人放松,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去別處走走看看使人放松。喜歡唱歌的人唱上一首歌是放松,喜歡運動的出出汗是種放松。我喜歡喝點紅酒,紅酒也使我放松。有時我深呼一口氣,輕輕呼出來也是一種放松。寫作的時候使我全神貫注,寫作意味著表達,表達也是一種放松。娛樂活動的必要性就在于可以使人放松,放松使人的內(nèi)心漸生喜悅之情。想事想得太多使人沉重,因此不想事兒也是一種放松??吹缴袂榉潘傻娜宋視X得順眼,舒服,仿佛他在代替我輕輕松松地在活著,活得自由自在。
不要總是低頭走路,有時也要抬起頭來看天空。
藍天白云讓我放松。
顯然,最不現(xiàn)實的人也生活在無處不在的現(xiàn)實之中。顯然,虛構(gòu)的文學作品也來自于對現(xiàn)實的想象與描述。顯然,文學作品主要的功能不是改造社會結(jié)構(gòu)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使人相信人要過一種有靈魂的生活,使人相信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之外還應有另一些可能。顯然,種種現(xiàn)實使人很難投入地去過靈魂生活。顯然,在作家的想象中每個人的前程都令人堪憂。顯然,作家要穿越敘述的叢林,找到一條屬于他的新路,到達他的精神城堡。
你有效地利用時間了嗎?
我胡思亂想的時間過多,用于行動的時間少了。
你的寫作有效嗎?
并不是那么有效,我對待寫作的態(tài)度并不是那么認真投入。我認真投入地去寫了,但程度還遠遠不夠。那樣無效的寫作等于是浪費了自己和讀者的時間。
該怎樣運用時間使自己一生更加充實和精彩呢?
我想到了一個沙漏,沙漏里的沙子沙沙地往下流,上端的沙子越來越少。
我陷入了沉思。
這個世界上我所怕的有很多。毒蛇,野獸,惡人,小人,欺騙,疾病,衰老,孤獨,別人的陰謀詭計,默默無聞,不期而遇的壞消息等等。我所怕的都是有可能給我所不喜歡的,有可能給我?guī)砺闊┗騻Φ?。那些我所怕的確確實實存在,我無法否認那些我所怕的事物不存在,我無法逃避,很難不在意那些事物。
當然我喜歡的也有很多,鮮花,可愛的小動物,好人,真誠,健康,青春,愛情,朋友,別人的贊美,名利雙收,好消息等等。我所喜歡和擁有的事實上也會變化,會失去。有時我怕得莫名其妙,想一死了之。
我佩服那些勇敢的,能夠坦然面對死亡的人。即使那樣的一些人,他們也會有自己所害怕的人和事。我們會害怕,這使我們有敬畏。有敬畏之心,有利于人活得肅穆而純正。
接受打賞是因為作家的作品可以產(chǎn)生價值,得到報賞。
打賞是讀者感謝作家寫出了那篇文章。
讀者享受打賞,那是付出的快樂。
打賞是一種自愿的,善意的流露。
不打賞的人隱藏自己的情感,有時并不是出于自私。
我接受打賞是因為我需要把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變成使我繼續(xù)生活和寫作下去的基金。
我最初為接受別人打賞而不好意思,后來認為對于作家來說那是件得不償失的事,再后來我認為這是無所謂的事兒。我讀到自己喜歡的作品也會打賞。
我對無私地打賞的讀者表示感激,但我通常并不直接向他們表示感謝,我并不想鼓動別人為我打賞。
寫作是種付出,打賞也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誰能做到這句話便是有道德的人了。
人有時難免對別人不利,犯錯誤,有些人錯了會反省,會改正,這樣的人還是講道德的人。有些人則會理直氣壯地犯錯,會一錯再錯,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缺少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人自然該被否定和批判,不然沒有道德的人會越來越多,天下要大亂了。不過,缺少道德的人有著真實本性,他們才不管天下亂不亂,人心壞不壞,他們主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人對別人缺少責任感。他們之所以還能繼續(xù)生存和發(fā)展,是利用了眾人的善意與忍讓。還有些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俯視一切,打著道德的旗幟反道德,他們反著反著覺得世間只有自己才是正人君子,別人都是有問題的無恥小人。他之所以變成不自知的無恥小人,認為是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那樣的人理論你是理論不清的。
有道德的人往往相信:上善若水。他們是謙虛卑微的好人,在意別人的感受,遵從自己和善的內(nèi)心。這樣的人雖然默默無聞,但卻清貧樂道。他們是大多數(shù),我為此感到慶幸。
諱莫如深。
如果作家對性與愛缺少認識,筆下的性與愛很容易變成骯臟不堪,虛假墮落。寫到性時許多作家繞道而行,不寫是難以把握,又怕讀者誤解。在庸俗的觀念中不少讀者把對性的描寫與愛脫離開來,強調(diào)感官刺激帶給人的作用,忽略愛對性的升華,對人性的升華。性與愛的關(guān)系如同物質(zhì)與精神的關(guān)系不可分割。作家寫到性與愛,不僅要給人帶來生理上的,重要的是帶給人精神上的純粹感,最終呈現(xiàn)人性的光輝。
人對性有種動物式的渴求,又有著人的情感與理性。性的發(fā)生本是不美不丑的,是種自然行為,我們以為那是丑陋墮落的,是我們以人的道德標準去懷疑性的正當性。我們把性看成是私秘的歡愉,說出來如同出賣了自己的秘密。人在替在的心里把自己當成了別人的主宰者,認為除自己參與之外的性都是不正當?shù)?,都是別人動了自己的蛋糕。愛是兩性關(guān)系的彌合劑,使性的發(fā)生具有了人性的光芒,變得合情合理。愛不一定是惟一的,那種道德上的約束強加在性與愛的關(guān)系是反人性的。人性是自然而自私的,性與愛也是自然而自私的。誰也沒辦法改變性與愛的自然而自私的本質(zhì),只能從理性上更客觀地去看待愛與性。
人不是動物而又有動物性的一面,人不是神也具有神性的一面。人從一片混沌中走向真理,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提升文化修養(yǎng),不斷遵從道德約束,又要適時敞開自己,打破道德禁令,獲得做為人的幸福感。人在對性與愛的不斷克制與滿足中尋求圓滿人生。好在人都會死的,死亡終結(jié)人對愛與性的困惑。
不要用死板的道德的評價標準去評價別人的行為,那是不道德的行為。對于那些談到別人的艷情逸事就壓低了聲音,瞇上眼睛,意淫和嘲弄別人的人,你要厭惡地轉(zhuǎn)身離開,因為他們才是猥褻無恥的人。
從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一個人的為人處世,一言一行上,也可以看出他的三觀。一個人的三觀正不正,別人會有看法。
人也可以試著對自己的三觀做些評價。
我大約是那種積極向上的,與人為善的,相信情義大于金錢,精神重于物質(zhì)的,希望世界和平,對世界懷著良好的祝愿的——這樣說來我的三觀還算是正的,但有時我會為自己的三觀太正感到?jīng)]意思。因為我知道,人也有悲觀消極,冷漠虛偽的時候,在種種現(xiàn)實的圍困下不得不妥協(xié)、不虛偽的時候。世界那么大,紛紛擾擾,熙來攘往,自己也會有一種鞭長莫及,軟綿無力之感。
我曾經(jīng)時常為此感到矛盾和痛苦,事實上并沒有必要為此糾結(jié)。
我們需要一個好的世界,好的人間,過上一種理想的生活,擁有稱心如意的人生,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就是了。
我說的是些大道理,不痛不癢。
山坡是個神秘高度。
人在山坡上看著遠處的風景,他的存在不高不低,他的心情不喜不悲。那樣的狀態(tài)是好的,那樣的他遠離了在低處的噪雜,能夠享受一些平靜與安然。太高的地方不好,一眼看到太多太美的風景,容易對平凡的自己產(chǎn)生不滿。
斜坐在山坡上的人可上可下,有種自在自如的感覺。人活著需要感受,需要靠在山坡上想一想人生。
祝福你,我熟悉的,和陌生的朋友們。
這是我內(nèi)心里真實的聲音,我在渴望著你們的祝福。美好的祝福不用花一分錢,僅僅是一個人對另一些人的一片好意。作家和詩人用他們的作品來祝福大家,音樂家與畫家也用他們的演奏和繪畫來祝福大家。人在積極向上地生活著,他們也用實際行動使自己,使親人,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也是一種祝福。世上的每個人都需要祝福,祝福是人內(nèi)心里有的,也是能夠傳達給別人的一種無形的,純粹的,精神上的力量。人人都有那種力量,人人需要那種力量。
祝福不值一分錢,不花一分錢,祝福又是無價的,愛也是無價的。
祝福是對別人的愛。
確實,有一天你會明白,人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愛別人。
我有意無意間變成了喜歡說教的人,這令人討厭,我自己也不太喜歡總是喋喋不體地向讀者說教。我通過寫作來表明一些觀點,希望別人贊同,事實上我不該要求或希望別人如何如何去生活,去為人處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現(xiàn)實情況,內(nèi)心世界,我何德何能可以指導別人的人生?可我總是忍不住在說教。我想說給讀者的話總是很多,可事實上有很多話不必說,別人早就明白了。好在,我是善意地說教,并沒有欺騙別人的意思。
讓人感到安慰的是,這世界上之所以還能有不少好人,大約是緣于有些人堅持喋喋不休地說那些大道理。他們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使人厭煩,但他們的話確實會在別人打算做壞事的時候起到一點點作用。如果你身邊有喜歡對別人說教的人,你對他要耐心一些,他是你的貴人,你的福星。
對于要獲得大的成功的作家來說,他不能把發(fā)表太當一回事。發(fā)表如同把自己交給讀者評判,他怎能忍受讀者說自己寫得不好,寫得一般呢?他惟一要做的是寫出想要寫的佳作,把作品一改再改,不留遺憾。
我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可還是急于把剛寫好的作品交給編輯,想早些發(fā)表,與讀者見面,得到一些并不太多的稿費。我本來該是一個相當優(yōu)秀的,名滿天下的作家,可現(xiàn)在不過勉強稱得上還算是一位作家。我失去了一些讀者對我的信任,后悔極了,接下來只能竭力彌補。
人的素養(yǎng)可不是一下就能提高的,我明白這需要過程。
在生活的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是表演者,我想象著自己罷演了,帶著許多疑問走向遠處,尋求人生的答案。理由是我不想像別人那樣表演,像別人那樣生活。
后來我還是回來了,像別人那樣表演。
我對自己不滿,開始抱怨生活。我知道那沒有什么用處,可還是忍不住牢騷滿腹。我明白,我對所有人的不滿皆是對自己的不滿。我不能假裝對自己滿意,我總是在想,我該如何讓自己對自己滿意呢?
我通過寫作尋求答案時,答案漸漸出現(xiàn)了,盡管人生并沒有完美的答案,準確的答案。
我也在生活,在表演,我不能否認這一點。
我不必為自己不是神仙而不滿。
人的本質(zhì)是什么?人和一塊石頭,一顆樹,一只鳥有什么不同?人與人有什么不同?人和萬物的存在,是誰來命名的?人活過之后他的世界是否依然存在?人的本質(zhì)也像宇宙那樣運轉(zhuǎn)變化嗎?人真的掌握了真理嗎?人是否可以脫離其本質(zhì)而存在呢?人為什么要愛上別人?
人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人不能沒有思考。人不能沒有生活。人不會沒有疑惑。人不可能永遠正確。人現(xiàn)在的世界,也可能是天堂的初級階段。
人可能是神的影子。
左手與右手合作,搬起了一件重物,我把它放到了想放的地方。
左腳與右腳合作,我去見了一位朋友,聊得非常投機。
我與我的一個念頭合作,去了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身心愉悅。
我餓了,與飯菜合作,吃飽后很舒服。
我的一篇文章寫出來了,電腦沒有突然壞掉,非常給力。我把文章發(fā)出去了,編輯看后編發(fā)了,與讀者見面了。讀者又對他的朋友說起了,他看了我的文章,不錯,他的朋友也找來讀了。受到了讀者的好評,我與編者,與讀者都進行了一次愉快的合作。
我的內(nèi)心浮躁不安,念叨了幾句阿彌陀佛,漸漸平靜下來了。
合作無處不在,不管是人,是物,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所以我要感謝與我合作的一切,也要感謝自己主動地尋求了外界,我與自己合作還算愉快。
責任編輯 張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