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曾定有 任曉輝
淺談領導講話稿的寫作
文/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曾定有 任曉輝
起草會議報告和領導講話,是政務服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魏文帝曹丕曾說過:“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事?!蔽恼麓_實是辦公室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重要載體與工具。筆者結(jié)合本人的實踐經(jīng)驗談談領導講話稿的寫作體會。
領導講話稿;寫作;體會
領導講話稿是政府或企業(yè)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在特定場合發(fā)表講話的一種書面文稿,是黨政機關包括企業(yè)經(jīng)常用到而又沒有固定模式的一種特殊文稿。會議報告應該說也屬于領導講話,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講話。報告是代表領導集體的講話,一般性領導講話既可代表集體也可代表個人。報告與講話相比,在內(nèi)容上更全面,形式上更正式,語氣上更莊重。作為文秘人員,經(jīng)常聽說:“弄清上頭,摸清下頭,兩頭一碰,才有寫頭”。所以,領會好領導意圖,收集好基礎素材,是寫好講話稿的關鍵。
起草領導講話稿是“授命而作”,可以說是“命題作文”,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命題作文。因為寫領導講話稿是“代言”行為,不能以起草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屬于被動型寫作。被動寫作的原則:“七分主人,三分匠人”。為此,起草領導講話稿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和高度來考慮問題。
一是要多學習上級文件和領導講話,吃透上級指示和精神。上級的精神,有會議、有文件、有批示、有報道,特別是上級領導講話,這些東西比較客觀、具體,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上級的精神。吃透了這些精神,就能基本保證給領導起草的講話稿符合上級政策和精神,不會偏離大的方向。
二是盡量多參加單位一些全局性的重要會議和調(diào)研,全面掌握單位的情況。同時也有利于掌握領導的動向,了解領導擬安排的重點工作和總體思路,有助于加深對領導意圖的理解,有助于把領導意圖具體化。特別是作為秘書,要及時記錄下領導在不同場合的講話,并及時整理成紀要或備忘錄,儲備觀點,逐步揣摩、掌握領導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形成系統(tǒng)的材料。
三是直接征求領導意見。對于一些重要講話,可主動向領導匯報起草情況,聆聽領導對講話稿的一些具體想法和重點安排,當面征求領導對一些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解決思路;對一些模糊問題要及時向領導請教,予以澄清,爭取較系統(tǒng)地掌握領導的思想、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是熟悉領導的講話習慣。報告起草人要熟悉領導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和語言習慣,讓講話稿同領導的思維習慣、講話風格和語言特點等有機吻合,以求達到生動的效果,讓領導滿意。有些領導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名言,有些領導喜歡說一些民間俗語,有些喜歡樸實無華的精悍語言……這就需要秘書人員注意觀察領導的講話風格,平時注意積累一些資料。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素材是寫作的基礎。作為文字秘書人員,必須準確掌握足夠有用的材料,才能寫出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文章。收集素材一定要豐富,包括綜合情況、上級材料、專業(yè)部門材料、基層單位情況、主要數(shù)據(jù)以及生動實例等;當然收集素材還包括注意收集書本上、報刊上、網(wǎng)上等一些好的文章、段落、句子、詞語等。積累的素材可能平時用不上,但關鍵時刻一定能用上,哪怕一個觀點、一個事例、一句話,平時做的積累肯定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特別是現(xiàn)在有些講話稿的起草很匆忙,時間緊,沒有很多的時間給你準備,如果沒有平時用心的積累,就不能很好地服務于領導。收集材料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取得。
一是跟隨領導下基層調(diào)研收集材料。這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難得的機會,通過調(diào)研了解基層情況,了解領導對基層的一些想法和要求。
二是通過參加會議收集材料。這是綜合性的、也是提煉性的材料,對于掌握全局性的信息和動態(tài)具有積極作用,對于寫作有更大的好處。
三是通過信息報送系統(tǒng)收集材料。主要通過基層單位上報的信息及新聞報道等方面掌握動態(tài)。并要加強與專業(yè)部門橫向的溝通,真正領會并全面掌握情況,做到不說外行話。
四是通過學習收集材料。對于看到的好文章、好句子等及時記錄收藏,作為備用。有時還要通過學習思考儲備觀點,要儲備那些有戰(zhàn)略性、哲理性的思想和觀點。俄國作家果戈理有個習慣,不管什么時候,去什么地方,總是隨身帶著筆和筆記本。如果聽到什么趣聞軼事、格言警句,或有什么心得體會等等,他都會立刻記錄下來。這些筆記成了果戈理寫作的“材料倉庫”。
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對于寫文章來說,也沒有固定的格式可言,但有基本的章法。關鍵在于我們悟道,悟出寫文章的一些基本技巧。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薄皫煾割I進門,修行在個人?!睂τ谖淖止ぷ髡邅碚f,要刻苦實踐,始終保持求索精神、不滿狀態(tài)、創(chuàng)作激情,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禁區(qū),創(chuàng)造精品。
一是要責任在肩。選擇了從事文字工作這條路,就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責任,意味著在若干年里,與同齡人相比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一些、工作更苦一些、壓力更大一些。時刻要有一份責任感、使命感。
二是要學習在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弊陨淼牟恍概κ浅晒Φ膬?nèi)因,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要多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便于寫出真正的材料。現(xiàn)代學科種類多,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知識都學完。但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是專才與通才的結(jié)合,精與博的結(jié)合。既要牢固掌握寫作的理論知識和實務技能,又要熟悉經(jīng)濟、管理、法律等相關領域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既要通曉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又要了解自然科學技術(shù)知識等。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知識結(jié)構(gòu),才能寫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文章。
三是要苦思求悟。要給自己一個相對獨立的思考空間,忘我、無我地思考,悟出寫作的思路與觀點。一個文秘工作者,如果沒有一段像達摩面壁、上天入地、“望盡天涯路”的思考過程,很難寫出好的文章來。有時苦苦思索不得,卻于枕上、路上、廁上偶然得之,那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那種“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味道,是每一個文字工作者經(jīng)常有的感覺。
四是勤記常改。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記錄并不斷修改,連續(xù)記、連續(xù)改、不斷完善,最后才能形成精品。我們都知道,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賈島和韓愈的“推敲”典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的認識是因時、因地、因勢不斷演進的。寫文章要按照事物的發(fā)展變化,不斷修正完善。
五是交流碰撞。《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币驗轭I導的講話稿是講給廣大群眾聽的,個人寫難免有失偏頗。必須敢于跟人交流碰撞,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完善文章,實現(xiàn)提高升華。
六是永葆激情。沒有激情,就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搞文字工作如果喪失了激情,沒寫幾天就嫌板凳冷、位置清貧,那么寫不出好的文章來。激情是一種嘔心瀝血的狀態(tài),是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腦力、體力成本的。著名作家路遙曾說過,寫作不僅是一種腦力勞動,而且是一種體力勞動。一旦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就如同進入茫茫沼澤地,前不著村,后不靠店,等于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稿紙上進行一場不為人知的長跑。這一點文字工作者都有感觸,有時一篇稿子趕不出來,通常茶不思,飯不香。一個通宵熬下來,就像剝了一層皮。但必須樹立“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清苦”的理念,以苦為榮、以苦為樂。